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8 道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桉树属于常绿植物,生长速度较快,45年就可以长成可供使用的大树。桉树的用途十分广,是造纸、造船、造家具等的主要原料之一。成年的桉树树干高大,需要的水量大约是其他树种的45倍,在桉树大量生长的地区,其他植物很难生长。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颁布实施了《桉树丰产林经营技术规程》《桉树中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等,虽然现在很多国家已经明文禁止种植桉树,但我国的广西依然种植着大量桉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很多国家禁止种植桉树的主要原因是桉树(     
A.经济效益差B.种植难度大C.生态效益差D.适种区域少
2.在很多国家禁止种植桉树的状况下,我国广西仍大量种植桉树,这主要得益于(     
A.当地土壤肥力高B.劳动力成本较低C.科学有效的管理D.国际市场的需求
2024-03-26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06)

2 . 气候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亚热带山地海拔达到2200—3600m时才可能发育气候林线。但有调查发现,我国亚热带东段山地在海拔2000m以下的山顶部位也出现了林线景观,因其成因与气候林线不同,称之为假林线。我国广东M自然保护区内部分山顶或山脊处,分布有斑块状草地,林线海拔介于700-1200m,呈现出南坡低于北坡的特点。完成下面小题。

1.“假林线”所在山地山顶部位的自然环境是(     
A.植被低矮,草类少B.山顶风大,云雾多C.土壤贫瘠,多冻土D.气候干燥,蒸发强
2.广东M自然保护区内的林线比气候林线低的原因是其山地(     
A.纬度低B.距海近C.海拔低D.相对高差小
3.M自然保护区南北坡在林线高度上存在差异,与之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太阳高度B.大气降水C.土壤水分D.日照时数
2024-03-25更新 | 94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23-24高二下·湖南·阶段练习
名校

3 . 热带云雾林指的是热带地区有持续性云雾覆盖的森林。其形成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持续的充沛水汽和足够低的凝结温度。热带云雾林一般植株矮小,附生植物较多。海南岛是我国热带云雾林的主要分布区。下图示意海南岛尖峰岭植被类型垂直分布。完成下列小题。

1.尖峰岭热带云雾林最可能分布在(     
A.①B.②C.③D.④
2.此山的热带云雾林一般树木矮小、附生植物较多的原因是(     

①热量不足 ②土层较薄 ③风力强劲 ④光照不足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4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微专题21生物与环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4 . 研究人员在研究全球变暖对某类植被影响时,选取了甲乙两地进行研究。下图分别为甲乙两地近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乙地逐渐增多的植被可能是(     
A.硬叶林B.针叶林C.落叶林D.草丛、灌木
2.自然带明显异于同纬度广大地区的地方及主导因素是(     
A.甲地地形B.甲地距海远近C.乙地距海远近D.乙地洋流
3.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甲地的发展方向是(     
A.适当发展大棚蔬菜B.适当种植橄榄树
C.建立生态保护区D.大力发展旅游业
2024-03-24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精品解析:广西南宁、柳州等地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23-24高一下·湖北·阶段练习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地区的植被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例如梭梭依靠嫩枝进行光合作用,当气温过高时,梭梭嫩枝会自动脱落,同时关闭气孔。灌木植物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土壤温度和小气候,将营养物质集中在自己身边,对养分的分布和循环产生影响,称之为“沃岛效应”。下图示意“沃岛效应”现象景观图。

(1)请从适应干旱方面推测灌木植被的典型特征。
(2)试从土壤组成角度,分析灌木植物是如何改良土壤的。
(3)调查发现,随着气候变化,在荒漠地区灌木比草本植物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请解释其原因。
2024-03-24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微专题21生物与环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23-24高一下·江西·阶段练习
6 . 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读加拿大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加拿大森林和草原的类型。
(2)推测加拿大北部和南部土壤肥力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试分析加拿大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广的原因。
2024-03-23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2 北美与美国-2024年6月高考地理考前预测之综合题(全国通用)

7 . 法罗群岛位于冰岛、挪威与苏格兰之间的北大西洋海域(62°N附近),岛上几乎没有一棵天然树木,下图为法罗群岛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法罗群岛传统民居用草皮铺设屋顶,用石头砌墙,这样建造主要是(     
A.取材便利,防寒保暖B.涵养水源,通风防潮
C.供给饲料,防御海浪D.美化环境,预防洪水
2.岛上几乎没有一棵天然树木,其原因可能是(     
A.冻土广布B.气候严寒C.风力强D.降水过多
3.该群岛被誉为“世界最美群岛”,能欣赏到的主要景观有(     
A.草原、冰原B.羊群、海鸟C.极昼、极光D.峡湾、石林
2024-03-22更新 | 98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8 . 鄱阳湖(28°24'N29°46'N115°49'E116°46'E)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由湖口注入长江。作为典型的吞吐型湖泊,鄱阳湖每年4-9月为丰水期,10月一翌年3月为枯水期。草洲是鄱阳湖水位下降后形成的特色植被景观,既是植物群落形态和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植物群落的重要陆生生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湖泊水位的上升,鄱阳湖草洲斑块(     
①面积不断萎缩②形状趋于复杂③密度明显增大④景观连通度降低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枯水期,鄱阳湖成为越冬候鸟和许多特有物种觅食和栖息的主要生境,其主要得益于(     
①湖水漫滩,气候温暖②水落滩出,湖滩食物丰富③水进草退,受人类活动干扰少④草洲面积广袤,栖息地空间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受季风影响,鄱阳湖水位发生变化,最终会导致湖区草洲(     
A.斑块周期性变化B.植物多样性演替
C.生境承载力稳定D.生境破碎化加剧
2024-03-22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9 . 风化壳是指地表岩石风化后,仍残留覆盖在原来母岩之上的风化产物。不同植被类型区的降水量、蒸发量与气温相差较大,风化壳厚度也有很大的不同。下图示意不同植被类型区的相关数据,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植被类型是(     
A.①为热带草原B.②为温带草原C.③为热带森林D.④为温带森林
2.图中从①到③风化壳厚度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变厚植被多少B.变薄风速大小C.变厚流水快慢D.变薄人类活动
2024-03-21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演化历史既是理解过去区域碳循环过程的基础,也是预测未来陆地碳库(即陆地上碳的储存库,包括土壤碳库、植被碳库等)变化趋势的重要参照。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其流域内现代主要自然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下图示意距今10000年以来渭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距今6000—5000年渭河流域的气候较目前明显(     
A.偏暖B.偏冷C.偏干D.偏湿
2.与土壤碳储量变化相比,植被碳储量变化幅度较大,主要是因为植被条件改善时(     
A.土壤淋溶作用会显著增强B.微生物分解作用加快
C.更多养分储存在植物体内D.凋落物数量变化不大
3.推测距今1000年以来,渭河流域植被碳库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显著恶化B.人类活动加剧C.植被持续演替D.水土流失加重
2024-03-21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03)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