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2 道试题
2024·湖北·三模

1 . 苔藓是一种结构简单,外形小巧的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这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在北极和高寒山地的苔原带中也有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北美大陆东西两岸苔原带分布纬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B.洋流C.水分D.光照
2.我国最大的半固定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表广泛分布着一种由苔藓植物等类群与土壤形成的生物结皮。有关该地苔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根系深,能广泛吸收地下水②覆盖地表,维持地表稳定性
③耐干旱、耐低温但不耐强光④可以从空气中直接吸收水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长白山苔原植物的根系通常粗壮发达,长度可达地上茎干的8-10倍,其所适应的环境条件是(     
A.水分少B.气温低
C.风力大D.光照强
2024-02-07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1-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西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棕喜高温、湿润环境,要求生长期长,原产自于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后被广泛种植于热带区域,印度尼西亚为世界最大的油棕种植国。我国也在海南、云南、广东和广西等地引种油棕,但产量低。由于油棕四季常青、高大挺拔,是城市及小区园林常见树种。下列左图为我国南方部分省区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区域图,右图为某油棕种植园景观图。

      

(1)分析我国油棕总产量低的原因。
(2)农民一般会选择在油棕林下方套种经济作物,试推断此类经济作物的习性。
(3)调查发现南昌种植的油棕只开花、却无法长出成熟的果实,试解释其原因。
2024-02-06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选课走班调研检测(期末)地理试题

3 . 吉林省吉林市的松花湖湖面平均海拔266米,丰满水电站下游65千米江段冬季景观奇特,除赏雾凇外,江滩上还聚集着来自西伯利亚的野生赤麻鸭,它们的越冬地原是鄱阳湖地区。表为松花湖湖岸到矮山的三类植被分布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植被类型海拔(m)坡度(度)土壤含水率(%)
2670.720.7
落叶阔叶林2764.516.3
针叶林3049.813.6

1.推测甲植被的类型及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A.针阔混交林   气温B.草甸   土壤C.常绿阔叶林   降水D.荒漠   海拔
2.赤麻鸭能够在丰满水电站下游的江滩上越冬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电站下游气候温暖,利于越冬②当地人们保护野生物的意识增强
③水电站下游含沙量少,水质良好④江水不冻,江滩宽阔,食物丰富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结皮是由土壤颗粒与藻类、苔藓等生物混合形成的有机复合体,会增加土壤穿透阻力,影响草本植物的生物量。藓结皮比藻结皮的盖度、厚度大。下图示意黄土高原两种土壤样地中生物结皮对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1)概括黄土高原两种土壤样地中两种生物结皮对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2)说明藓结皮土壤上草本生物量较少的原因。
(3)推测生物结皮对土壤穿透阻力的影响因素。
2024-02-06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7月,小明同学前往非洲进行为期15天的研学旅行,他从甲地出发,沿着图中研学线路旅行,而后返回中国。小明在沿途各地都拍摄了代表性照片,并对当地地貌、植被、土壤等要素的特点进行了部分描述。如图为非洲部分地区地理要素示意图。


(1)在甲地,小明发现该地天气____(湿热/干热),植被茂密(图A),地下土层(图B)____(深厚/浅薄),颜色呈____(红色/棕色),由此推断土壤中腐殖质含量____(多/少)。
(2)当小明到达乙地时,草原一片____(葱绿/枯黄),少量的猴面包树树干粗大,直径可达9米,高约20米,内部组织中贮水量大(图C),经研究发现,其作用主要是____
(3)小明到达丙地时,发现当地多____(流动/固定)沙丘,植被稀疏,有少量骆驼刺等低矮植被(图D),据当地人讲,这些植被根系发达,有些根系可达20米深,主要原因是____
(4)当小明到达丁地时,沿海晴朗无风,海岸地貌十分壮观(图E),图中地貌景观称为____,是受____作用形成,此季节海水对该地貌的影响较____(大/小)。随着时间推移,该地突向海洋的岩石可能成为____地貌景观。
(5)小明从戊海域到达庚海域时,发现轮船的吃水深度变____(深/浅),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
2024-02-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上·江西·专题练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人员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某一研究区域(下左图)进行了调查,发现该湿地植被分布规律:从海岸向河岸的演替顺序是盐地裸地种群盐地碱蓬种群柽柳种群草生种群,不同种群香农-维纳指数(指数越大,生物多样性越高)差异大。黄河每年一次历时20天左右的调水调沙增加了草生种群数量的波动性。下右图示意研究区域植被香农-维纳指数调查结果。



(1)分析该湿地草生种群和碱蓬种群香农-维纳指数产生差异的原因。
(2)分析草生种群生物数量季节波动性大的原因。
2024-01-14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江西专用)(16+4题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
23-24高三下·浙江·开学考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大四铁路位于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南缘,长期受风沙危害。当地采用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措施,效果良好。下图为某研学小组绘制的“大四铁路某路段风沙防护条带布局平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四铁路沿线不同路段植物防护带的植被类型不同,分别为“乔木及灌木林”“灌木林”“种草”三种类型,防护林带植被类型设置主要考虑当地的(     
A.水分B.日较差C.光照D.气温
2.大四铁路两侧中间隔离带内各设一条通道,纵向每300m左右交错设置横向通道,其目的是(     
A.便于排水B.旅游观光C.运输货物D.植物养护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七连屿(左图)位于西沙群岛东北部,由分布在珊瑚礁礁盘(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的碳酸钙骨骼堆积在一起形成的巨大礁体)之上的系列砂岛组成。研究表明,在海水和季风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砂岛在礁盘上逐渐形成并扩大;植被在砂岛的形成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右图示意七连屿诸岛发育过程。

(1)推测潮间带沙丘的沙源。
(2)结合潮间带沙丘演化为初始砂岛的过程,说明陆生植被出现的前提条件。
(3)说明植被在砂岛面积不断扩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024-01-11更新 | 37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9 . 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森林茂密,其森林中常年可见大面积倒木(死亡木的形态之一)。下图分别示意大兴安岭地理位置及倒木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兴安岭倒木主要的树木类型是(     
A.阔叶林B.硬叶林C.灌木林D.针叶林
2.推测大兴安岭倒木多出现在(     
①夏季的东南坡②夏季的西北坡③冬季的东南坡④冬季的西北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倒木被清理后的平坦地区往往容易形成湖塘,其原因是(     
A.地表升温快B.灌木生长茂盛C.降水异常多D.地表下渗减少
2024-01-09更新 | 36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12-13题原题及变式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蘑菇是一种喜温湿、具有向营养性的可食用真菌。蘑菇圈,也叫仙人环,是由地下蘑菇菌丝辐射生长,圈内菌丝逐渐死去,外圈菌丝生长发育出蘑菇,造成蘑菇呈环状分布的一种现象。蘑菇圈形成初期圈内往往牧草生长茂盛,随后蘑菇圈会逐年向外扩展。图示意蘑菇圈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蘑菇圈形成初期圈内牧草茂盛的原因是(     
A.土壤水分含量高B.圈内光照条件好
C.土壤肥力较高D.热量条件较好
2.蘑菇圈逐年向外扩展的主要动力是(     
A.圈外地势更加平坦B.圈内种内竞争激烈
C.圈外植被稀疏D.圈内环境恶化
3.除草原外,还可能出现蘑菇圈的地区是(     
A.落叶层较厚的森林B.沿海红树林
C.基岩裸露的荒石滩D.高山苔原带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