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1 . 融雪漏斗是指积雪在消融时,以植物主干为中心先开始融化,形成的漏斗状融洞。融雪漏斗的形成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相关,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的保温能力也随之提高。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胡杨树周围融雪漏斗地表形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胡杨树南侧融雪漏斗距离树干中心较远的原因有(     
①积雪厚度小 ②枯枝落叶少 ③日照时间长 ④风力侵蚀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图示胡杨林林冠的主要延伸方向是(     
A.西南B.西北C.东北D.东南
3.早春季节,融雪漏斗的形成,会导致胡杨树主干周围(     
A.积雪厚度变大B.植被数量减少C.虫害概率减小D.地下水水位上升
2024-01-26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4-16题原题及变式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萨河位于西藏中南部,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南麓,在拉萨南部汇入雅鲁藏布江,是雅鲁藏布江最大的支流,其生态环境的退化影响着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拉萨河谷天然植被多数为灌丛草甸;从河谷向山坡依次出现灌丛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寒漠土带;与河谷南坡相比,河谷北坡同一类型土壤分布位置较高。

(1)简析拉萨河谷天然植被多数为灌丛草甸的主要原因。
(2)说出影响拉萨河谷南北两坡土壤类型分布高程范围的主要因素。
(3)影响山坡上的土壤形成垂直带状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
2024-01-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州质检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分布着以栎属高山栎组为主要建群种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它们的叶片具有典型的旱生构造,常绿且硬,是分布区主要的薪柴来源,砍伐后其萌生能力很强。该森林类型既有由高大乔木构成的森林,又有由小乔木构成的矮林,还有灌木林,其分布范围可从海拔1200米,一直到4200米的林线附近。

研究发现,硬叶常绿阔叶林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前分布广且连续,其目前分布状况与青藏高原隆起有直接关系。左图示意我国目前硬叶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右图示意硬叶常绿阔叶林中高山栎植株平均高度与海拔的关系。



(1)简述我国目前硬叶常绿阔叶林的纬度分布特点,并指出该纬度我国大陆东部地区的自然带名称。
(2)指出海拔3.2km以下我国高山栎林植株平均高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形成原因。
(3)说明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对我国西南地区硬叶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影响。
2023-02-2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某研究团队研究了林火对我国长白山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图示意林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动态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针叶林区火灾发生的月份最有可能的是(     
A.2月B.5月C.7月D.9月
2.林火后的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水平迅速升高的原因有(     
①土壤酸性增强②有机质降解变慢③土壤温度升高④林下光照增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物质被固定在灌丛植物根部的沙丘称之为灌丛沙丘,是半固定沙丘中普遍而常见的沙丘。灌丛沙丘往往呈带状分布于绿洲边缘。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下图示意灌丛沙丘景观。



(1)描述灌丛沙丘分布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2)简析灌丛沙丘呈带状分布在绿洲边缘的原因。
(3)简述保护灌丛沙丘的具体措施。
2023-02-1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京市某校组织学生利用清明节(4月5日)假期到南方研学旅行,期间参观了深圳市的“手拉手”学校。在参观教学楼时,同学们发现教室外有开放、宽阔的走廊(如下图),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有的同学提出学校新建教学楼可以借鉴这种形式,也有的同学认为不适宜。

材料二:下左图是同学们参观学校“地理园”时拍摄的照片,大家在地理模型上看到不少落叶,从标识牌得知旁边的树木是樟树。某同学制作了樟树生长条件的资料卡片,如下右图所示。

(1)分析北京市学校不适宜采用这种走廊设计的自然地理原因。
(2)说明樟树在我国适宜生长地区的某一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理由。
(3)根据材料一和二推测此时樟树大量落叶的原因。
2023-03-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构成,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的美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某科考队发现某大陆回归线附近西海岸没有红树林分布,其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量极少B.副高控制时间长C.太阳辐射强D.海水水温偏低
2.红树林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的美誉,主要是因为红树林可以(     
A.净化海水、改良土壤B.固岸护堤、固碳储碳
C.保护农田、防风固沙D.沉降污染、降盐排碱
3.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主要体现在(     
A.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阻止陆地泥沙入海洋
C.为生物群落提供养分和场所D.为候鸟提供食物补给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地处纳斯卡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随着板块运动,安第斯山脉隆起,秘鲁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为秘鲁位置及其太平洋沿岸某地植被分布示意图。


(1)指出纳斯卡板块与美洲板块在图示区域的运动方向。
(2)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秘鲁的地貌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变化对秘鲁陆地生物区域差异的影响。
(3)发菜是一种耐高温及干旱的藻类植物,喜湿润的空气,但降水太多反而不易存活。说明秘鲁太平洋海岸存在发菜种群的自然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此地常受台风影响。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内一块样地的地形及该样地内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cm)的有机碳密度(单位:kg/m2)。

(1)指出该样地山脊与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该地森林固碳能力比长白山更强,请说明理由。
(3)森林固碳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重要途径,提出增强当地森林碳吸收能力的主要措施。
2022-06-15更新 | 12496次组卷 | 51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南卷地理真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拉斯加是世界著名寒区,考察中发现南部沿海存在较多石灰岩质的冰川漂砾。10万年以来,受气候变化和冰川进退等因素影响,阿拉斯加植被景观处于动态变化中。现今,阿拉斯加常见的植被有云杉、灌木、苔原,它们对土壤水分和热量需求依次降低。在中南阿拉斯加沿海年降水量可超过1900m,山麓地带云杉广布。图上示意中南阿拉斯加的位置,图下是阿拉斯加近10万年来气候和植被的演化。



(1)判断冰川漂砾所属的岩石类型,并描述该类岩石的主要特征。
(2)指出2万年以来阿拉斯加山麓植被演替的先后顺序,并分析其原因。
(3)说明中南阿拉斯加沿海降水较多的原因。
(4)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推测阿拉斯加植被类型与分布的变化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