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林火作为森林土壤碳积累和流失的重要干扰因子之一,通过影响土壤表层有机质的组成和质量,进而改变了土壤碳的输入和输出过程,在短期或者长期内对土壤碳循环产生深刻影响。为了避免森林火灾释放温室气体造成的严重后果,计划烧除被应用到森林管理实践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计划烧除能避免森林火灾释放大量温室气体的原因是(     
A.减少了林下可燃物的积累量B.计划烧除规模小、频次高
C.森林火灾强度大D.计划烧除具有选择性
2.低强度火烧除短时间内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其原因是(     
A.火烧后土壤肥力得到提升B.未完全燃烧的有机物质进入土壤中
C.地表覆盖物减少,土壤温度下降D.林火强度低,土壤温度低
3.计划烧除半年内,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使其含量下降的作用有(     
①侵蚀作用②沉积作用③淋溶作用④淀积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2024-01-26更新 | 447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地理试题

2 . 图左灰色部分为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右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破坏生态平衡。自1999年该区域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但坡面林地土壤出现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生长带来威胁,目前环境需要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所示不同地形部位植被空间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水分D.土壤肥力
2.该区域坡面林地干燥化过程是(     
①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
②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水资源短缺
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
④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④②③①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 NPP)是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积累的有机物数量,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质总量减去呼吸消耗后的剩余部分。乌江流域植被 NPP 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植被的 NPP 量在时空上的增多或减少,大多由所处区域内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决定。图1为乌江流域植被NPP 随海拔变化图,乌江流域植被NPP 在时间变化上增幅明显,图2显示乌江流域植被 NPP 在20002021年,整体上表现为一种波动上升的状态。

(1)描述乌江流域植被 NPP 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植被 NPP 总量与海拔之间存在“单峰型”变化特征的原因。
(3)近年来,乌江流域NPP 总量在时间上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请分析其原因。
2024-04-15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4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通过遥感技术反映植被覆盖度的指数,NDVI值越大,表明植被覆盖度越高。祁连山南坡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形复杂多变,海拔2286至5218米。图1为祁连山南坡1998年至2017年NDVI值变化趋势,图2为祁连山南坡不同海拔生长季NDVI均值的变化图,图3为祁连山不同坡向(P为平地)生长季NDVI均值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祁连山南坡1998年至2017年NDVI值变化会使该地区(     
A.地表径流增加B.水土流失加剧
C.昼夜温差减小D.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2.祁连山南坡海拔小于2700米区域NDVI值低于2700至3700米区域,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气温C.降水D.人类活动
3.与南坡(S)相比,祁连山北坡(N)的NDVI值较高,主要是由于(     
A.北坡风力较大B.北坡蒸发较少C.南坡降水较多D.南坡坡度较大
2024-05-1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林分密度是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影响林下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下图示意广西凭祥市青山实验场不同密度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不同密度林下灌木层总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增加趋势呈现(     
A.波动变化的“W”字形B.波动变化的“M”字形
C.先增后减的“∧”字形D.先减后增的“V”字形
2.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对不同林分密度响应最敏感的是(     
A.草本地上B.草本地下C.灌木地上D.凋落物
3.杉木人工林间伐强度增大对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带来的影响是(     
A.表层土壤有机质增多B.表层土壤有效磷增多
C.表层土壤凋落物减少D.表层土壤淋溶性减弱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6 . 某科研团队以内蒙古高原的草地和大兴安岭的林地为对象,研究其物候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图为该科研团队绘制的1980—2015年林地和草地生长季始期、末期的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0-2015年林地生长季(     
A.较草地长,且逐渐变短
B.较草地长,且逐渐变长
C.较草地短,且逐渐变长
D.较草地短,且逐渐变短
2.推测1980—2015年研究区域春季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
C.冷湿D.冷干
3.1980-2015年,草地生长季末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降低B.降水增加
C.光照减弱D.蒸发加剧

7 . 林火是森林群落演替的重要驱动力,大兴安岭重火后第二年,人工种植兴安落叶松,也影响着群落物种演替。下图为大兴安岭火后不同年限各物种数及变化趋势线(后部分数据为模型推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区植物物种说法正确的是(     
A.火灾发生后几年内,物种数量较灾前减少
B.随着火后年限的增加,生态系统趋于不稳定
C.总物种数变化趋势主要受草本影响
D.火灾前当地优势物种为草本类
2.草本类物种数随灾后年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B.光照C.热量D.土壤
3.据研究,火烧后3年,兴安杜鹃成为当地优势种群,这说明兴安杜鹃(     
A.是该地区稳定的优势种群B.属于乔木类物种
C.根系深,对冻土层适应性强D.耐干旱、喜阳
2023-12-2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岗山(武夷山主峰)海拔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该山海拔1900米以上,自然带为山地草甸带,该区域植被的主要特点是草本植物分布面积大,并且生长茂盛;木本植物低矮,胸径大,分布少,树木枝条弯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表现为暖湿化),近二十年来,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图1为黄岗山位置、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图2为黄岗山不同海拔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图。


   
(1)根据黄岗山山地草甸带的植被特点,推测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
(2)据图描述黄岗山山地草甸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近年来山地草甸带地区土壤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9 . 林火是森林群落演替的重要驱动力。大兴安岭重火灾后第二年,人工种植兴安落叶松,也影响着群落物种演替。下图为大兴安岭火灾后不同年限各物种数及变化趋势线(后部分数据为模型推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区植物物种说法正确的是(     
A.火灾发生后几年内,物种数量较灾前减少
B.随着火后年限的增加,生态系统趋于不稳定
C.火灾后,总物种数变化趋势主要受草本影响
D.火灾前当地优势物种为草本类
2.据研究,火烧后3年,兴安杜鹃成为当地优势种群,这说明兴安杜鹃(     
A.是该地区稳定的优势种群B.属于乔木类物种
C.根系深,对冻土层适应性强D.耐干旱、喜阳
2024-03-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0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与气候、植物、人类活动等因子密切相关。贵州省安顺市花江大峡谷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土壤中有机碳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下图示意当地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完成下面小题。

   

1.花江大峡谷山麓地带性森林植被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主要适应的环境是(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B.地势高,紫外线强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石漠化严重,土层薄
2.花江大峡谷1100米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达最大值的原因是(     
A.土壤透气性好B.有机质分解慢
C.高山草甸广布D.季节性冻土多
3.调查发现,重披绿装后大峡谷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降水增多,水土流失严重B.温差减小,微生物活性减弱
C.气温升高,分解作用增强D.植物生长,消耗有机碳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