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2023年9月26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合肥市(北纬31°52')园博园举办。合肥园博园选址于骆岗公园,用地面积约323公顷,在建设过程中,不砍一棵大树,不种名贵树种,不搞大树进城,保留乔木近万株,全园乡土树种占比超70%。完成下面小题。

1.属于合肥园博园乡土植被的是(     
A.胡杨B.桂花树C.枫树D.椰树
2.合肥园博园乡土植被的特征是(     
A.树下多藤本植物B.叶片小且有尖刺
C.树叶四季不脱落D.垂直结构较简单
2024-01-26更新 | 51次组卷 | 4卷引用:【同步产品化】5.1植被-课后作业(A层基础练)人教版(2019)必修一

2 . 骆驼刺是落叶草本植物,茎上长着刺状的坚硬小绿叶,如图为骆驼刺。完成下面小题。



1.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日较差大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2.骆驼刺所在区域的主要植被是(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C.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草原
17-18高二下·山东德州·期中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就开始生长了。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风力强弱B.水热条件C.海拔高低D.土壤肥力
2.在自然界,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023-11-11更新 | 1073次组卷 | 31卷引用:2.7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中图版2019必修1)

4 . 在菲律宾中部的保和岛上有一处奇观:1200多个海拔在40~120米的圆锥形石灰岩小山丘上只长草不长树(下左图),每到干季,草色由绿变黄渐至褐,山丘犹如-排排巧克力摆放于大地,被称为巧克力山。下右图示意保和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保和岛的气候特点是(     
A.终年高温,降水分配不均B.终年高温,降水分配均匀
C.四季分明,降水分配不均D.气候温和,降水分配均匀
2.观赏巧克力山景色的最佳时段是(     
A.12月~次年2月B.9~11月C.6~8月D.3~5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森林主要是由树木组成的植物群落。森林类型多样,某中学地理野外考察小组拍摄了两组照片,分别是不同森林全貌及其树叶照片。
   
(1) 图中两类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2)如果夏季走进某阔叶林,如何判断其是常绿阔叶林还是落叶阔叶林?

6 . 小海坨山地处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海拔2199米,属于半湿润的温带气候区。从山麓随海拔升高,植被类型呈现森林、灌丛、草甸的变化。小海坨山森林地带所对应的土壤类型为褐土。下图示意自然环境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小海坨山森林植被的主要特点(     
A.有茎花、板根现象B.可能为樟树、桦树
C.树冠浑圆、四季常青D.叶片呈纸质、宽而薄
2.小海坨山褐土分布区域(     
A.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B.可通过增施熟石灰进行改良
C.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分解较慢D.是在人类长期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7 . 木质密度能反映植物的生存适应策略,木质密度低的植物生长速率更快,但碳贮藏能力弱。已有研究表明,木质密度高的物种更多生长在光照少、土壤贫瘠、干旱等环境中。在藏东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植物的木质密度呈减小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木质密度高的物种相比,木质密度低的植物往往更(     
①耐寒冷②喜阴凉③怕强风④忌湿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藏东高海拔地区的植物的特征一般是(     
A.叶小B.粗壮C.枝少D.低矮
3.影响藏东地区不同海拔间植物木质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2023-09-27更新 | 418次组卷 | 4卷引用:5.1植被(分层练习)-【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8 . 读植被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植被叶片退化为________________,是为了适应________环境。
(2)②植被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3)③、④两类植被叶片的显著区别是

植被类型

叶片特点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我国茶树分布区往往多________(填图中代号)植被景观。
2023-09-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2章第0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9 .        材料 迎客松在黄山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0.75米,枝下高2.5米,是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条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
(1)黄山山麓地带的植被是什么?它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2)尝试探究迎客松形态的主要成因。
2023-09-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2章第0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0 .        材料 银杏是一种“色相”树种,春夏是“绿油油”的,秋天是“金黄黄”的,冬天是“光溜溜”的,非常适合城市绿化。进入秋季,金黄黄的银杏叶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中国有六处“银杏之乡”最具盛名,它们分别是湖北省安陆市、江苏省泰兴市、江苏省邳州市、山东省郯城县、广东省南雄市、浙江省长兴县。影响树叶变黄的因素主要有气温、光照、风力和树龄等。
(1)(区域认识)银杏树属于哪一类森林植被?
(2)(综合思维)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你能判断哪一个城市的树叶先转黄吗?说出理由。
2023-09-1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5章第01节植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