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1 道试题

1 . 秋天的红叶极具欣赏性。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红叶的最佳观赏区。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九寨沟与栖霞山观赏时间不同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大气环流
2.红叶谷欣赏红叶最佳月份在(     
A.9月B.10月C.11月D.12月
2024-05-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2)图中规划中的铁路在甲、乙、丙、丁四处的布局是否合理?若有不合理之处,请说明理由。
(3)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在该区域进行野外考察,发现①地的植被比②地的要茂密高大,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2024-05-1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海拔约1500~1940米。自1962年建场以来,一代代塞罕坝人将这片曾经林木稀疏风沙肆虐的荒僻高岭,变成115万亩人工林海,成为新时代文明建设的范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植被类型属于(     
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D.常绿硬叶林
2.与塞罕坝高岭北坡相比,南坡造林不易成活的主导因素是(     
A.风力B.热量C.水分D.土壤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减轻风沙危害B.除尘降噪C.缓解热岛效应D.美化环境

4 . 气候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亚热带山地海拔达到2200—3600m时才可能发育气候林线。但有调查发现,我国亚热带东段山地在海拔2000m以下的山顶部位也出现了林线景观,因其成因与气候林线不同,称之为“假林线”。我国广东M自然保护区内部分山顶或山脊处,分布有斑块状草地,林线海拔介于700-1200m,呈现出南坡低于北坡的特点。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亚热带东段山地“假林线”附近的植被低矮、侧枝扭曲,其原因主要是该地(     
A.风力强劲B.太阳辐射强烈C.气候干冷D.土层厚
2.广东M自然保护区内的林线比气候林线低的原因是其山地(     
A.纬度低B.距海近C.海拔低D.相对高差小
3.广东M自然保护区南坡林线低于北坡,主要原因是南坡(     
A.日照时数少B.降水少C.土壤含水量小D.热量条件差
2024-05-1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周至县周至中学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兴趣小组在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开展地貌、植被、土壤考察活动,并对考察情况进行了记录(如下图)。

(1)调查结果显示,当地植被类型主要为____,植被特征主要是____(填“耐旱”或“喜湿”)。
(2)在山坡、冲积扇、冲积平原中,____的植被更加茂盛,原因是____
(3)调查实验发现山坡上的砂和粉砂来源于冲积扇,实现两地间物质迁移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填“风力作用”“流水作用”或“冰川作用”)。
(4)试从土壤和地形角度,指出冲积平原比冲积扇更利于农业生产的原因。
2024-05-1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6 . 片麻岩属于变质岩。与其他类型岩石相比,片麻岩易风化、松动和破碎,未成土的半风化片麻岩层厚度可达30~60cm。特殊的自然环境导致片麻岩山区微地形类型多样,不同微地形的植被盖度存在差异。植被盖度指植被(包括叶、茎、枝等)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下图示意河北省平山县(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某片麻岩山区微地形分布。该片麻岩山区的天然植被以耐旱灌丛、草本群落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片麻岩山区在夏季降水后,水分的主要输出形式是(     
A.下渗B.地表径流C.蒸发D.地下径流
2.该片麻岩山区植被盖度最高的微地形是(     
A.背阴陡坎处B.向阳坡顶C.阴坡U形沟D.巨石背阴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卜列要求。

红柳是新疆地区常见的防风固沙植物,其叶针形,枝条软,枝生根,根系发达,最特殊的是其根系能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并通过落叶将盐分排出。红柳沙包由红柳与风沙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多年的红柳沙包像树木年轮一样呈层理状,高度一般在3~10m,在塔里木盆地中分布广泛。地质专家调查发现,红柳沙包的科学研究价值高。左图示意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及周围地理事物分布,右图示意红柳沙包形成过程。

(1)指出红柳对当地自然环境适应性的具体表现。
(2)在下图中用曲线画出红柳沙包从表层到地下土壤盐度的变化曲线。

(3)指出红柳沙包的最终发展趋势,并解释缘由。
2024-05-1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冲刺卷(三)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在该地石炭纪地层中发现大量蕨类植物的化石。因河谷两侧山坡土壤水分条件的差异,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岩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沉积岩1形成晚于石炭纪B.二叠纪生物都生活在海洋里
C.沉积岩1形成早于二叠纪D.三叠纪岩层中有三叶虫化石
2.导致该河谷两侧土壤水分差异的主要因素和植被茂盛的一侧是(     
A.蒸发①B.降水①C.风速②D.坡度②
2024-05-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法罗群岛位于冰岛、挪威与苏格兰之间的北大西洋海域(62°N附近),岛屿由覆盖冰川堆石或泥炭土壤的火山岩构成,地势高耸崎岖,岛上几乎没有天然树木。图为法罗群岛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法罗群岛传统民居用草皮铺设屋顶,用石头砌墙,这样建造主要是(     
A.取材便利,防寒保暖B.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C.供给饲料,防御海浪D.通风防潮,预防洪水
2.岛上几乎没有天然树木的主要原因是(     
①面积较小,缺乏淡水资源②火山岩构成,土壤发育程度较低
③频繁的强风和大风的影响④纬度较高,气候严寒,冻土广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0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林因由红树科植物组成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红树林植物具有支柱根(自树干基部生出,逐渐下伸,最后插入土中,形成弓状的稳固支架,纵横交错)、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便于通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可贮藏空气)、胎生(没有离开母树的果实时就开始萌发,长出1330厘米绿色棒状胚轴,下端粗大顶端渐尖,脱离果实时坠入淤泥中,数小时内即可扎根,生长成为独立的植株,胚轴组织疏松含有空气。可长期漂浮海上而存活)、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的特点。海南岛是我国红树植物分布最丰富区。左图为海南岛位置图,右图为红树林景观图。

(1)推测红树林的根对潮间带环境适应的表现。
(2)说明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3)分析海南岛成为我国红树植物分布最丰富区的原因。
2024-05-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