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4 道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1 . 长白山区森林环境受外界强烈干扰后,原有森林植被组合逐渐被能够适应这一环境变化的长白松等喜光程度较高的新物种组合取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白松混交林和小块长白松纯林。目前,长白松数量越来越少,自然演替问题逐渐凸显。下表示意不同区域的长白松样木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高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样木分布区域海拔(m)样木高度(m)
10年30年50年70年90年110年130年
长白松纯林区6903.610.615.219.820.321.022.0
长白松混交林区11001.06.512.415.516.316.917.5
1.影响样木甲和样木乙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风力C.温度D.水分
2.林区中长白松物种自然更新迟滞,长白松幼苗和幼树很少,原因可能是(     
A.土层较薄,土壤结构差B.树冠遮挡,郁闭度较高
C.物种丰富,种间竞争弱D.环境变化,生长条件差
3.若长白山区气候无明显变化,长白松纯林区植被的变化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增加,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
B.物种多样性减少,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
C.物种多样性增加,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
D.物种多样性减少,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
昨日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01
2024·江西·二模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天山某谷地地形剖面及其植被分布,Ⅰ、Ⅱ、Ⅲ为该山地的三个草甸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山地植被变化较大。

(1)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阐述云杉林对稳定Ⅱ、Ⅲ草甸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2)与Ⅰ、Ⅱ草甸区相比,阐述Ⅲ草甸区植物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山谷植被的演化趋势。
7日内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2024·贵州贵阳·模拟预测

3 . 近几十年来,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林,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土壤干燥化现象,下表为不同退耕还林植被类型和撂荒草地的土壤干燥化强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植被类型林龄/年土壤含水量/%土壤干燥化强度
刺槐106.57严重干燥化
156.61严重干燥化
253.65极度干燥化
杏树2011.33轻度干燥化
306.58严重干燥化
503.76极度干燥化
柠条254.67强烈干燥化
303.78极度干燥化
503.36极度干燥化
沙棘108.48中度干燥化
157.89严重干燥化
187.36严重干燥化
撂荒草地409.29中度干燥化

1.关于不同退耕还林植被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各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随林龄增加而逐渐降低B.各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均小于撂荒草地
C.刺槐土壤干燥化强度大于同龄柠条D.杏树土壤干燥化强度大于同龄柠条
2.造成黄土高原严重土壤干燥化的直接原因是(     
A.降水较少B.蒸发旺盛C.植被蒸腾多D.土壤裂隙多
3.为实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可持续性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加大种植密度,减少土壤蒸发B.停止退耕还林,增加撂荒草地
C.增加灌溉用水,促进林木生长D.选择合理树种,提高物种多样性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2024·安徽合肥·三模
名校
4 .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盐城南部滨海湿地潮沟密集、独特,潮间带宽广,潮滩地区主要植被有碱蓬、芦苇等,碱蓬喜高盐环境,多分布在潮间带;芦苇喜低盐环境,多分布在潮上带,部分无植被滩区为光滩。2000年前后,该地引进促淤保滩的互花米草,由于其植株密度大、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导致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碱蓬与芦苇的分布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图为2002~2012年该地沿海潮间带高程变化情况。

(1)从互花米草的生长特点说明其促淤造陆的作用。
(2)据图描述2002-2012年芦苇滩和碱蓬滩面积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江西萍乡·二模

5 . 城市绿地是提高碳汇、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新加坡城市绿地模仿本土天然林结构,单位面积年固碳量大,布局合理,碳汇效率高。相比之下,我国北京城市绿地碳汇效率有限。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京相比,新加坡城市绿地单位面积的年固碳量大,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土壤肥力②水热条件③群落结构④叶片面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为提高城市绿地的碳汇效率,北京城市绿地应(     
A.集聚于市中心B.均衡排列布局C.集聚于远郊区D.构建网络体系
7日内更新 | 26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整体性与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广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6 . 煤矸石山由煤炭开采废弃的煤矸石堆积而成,堆积高度一般约为60m左右。某科研团队在考察辽宁省阜新市某废弃矿区煤矸石山时发现,该煤矸石山植被演替经历了一年生草本阶段、多年生草本阶段、灌草阶段、灌木阶段、灌木与乔木混合阶段,且南、北坡因水分差异导致植被演替的速度差异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煤矸石山植被演替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
2.该煤矸石山南、北坡植被演替速度的差异及原因(     
A.南坡速度较快,热量比北坡好B.南坡速度较慢,蒸发比北坡强
C.北坡速度较快,降水较南坡少D.北坡速度较慢,光照较南坡弱
3.如果自然环境稳定且无人类活动干扰,该煤矸石山植被的变化趋势为(     
A.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物种都趋向于增多
B.草本植物物种增多,乔木植物物种减少
C.落叶阔叶乔木物种减少,常绿阔叶乔木物种增加
D.落叶阔叶乔木物种增加,植被群落逐渐趋于稳定
7日内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7 .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垂直地带性规律明显。某学者在庐山南坡选取一些测试样地,进行植被、土壤以及林地郁闭度(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调查研究,发现铁船峰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下图示意此次调查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1.为保证此次调查研究的准确性,选取的测试样地中阔叶林面积较针叶林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树冠大小B.地形坡度C.根系深浅D.土壤类型
2.从保障林地郁闭度测量精度的角度推测,此次调查研究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与五老峰相比,铁船峰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是(     
A.面积小,风速大B.林下枯落物多C.降水少,淋溶弱D.人类活动较少
7日内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8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植被覆盖度越好,NDVI值越大,中亚地区NDVI值普遍偏低,与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中亚地区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北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中亚地区NDVI值普遍偏低的根本原因是(     
A.距离海洋远B.地势起伏小C.植被盖度小D.河流数量少
2.影响中亚北部地区NDVI值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A.森林B.草原C.荒漠D.苔原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2024·陕西宝鸡·三模

9 . 贺兰山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西坡约75%的区域坡度<15°,东城近半区域的坡度>15°,最大坡度达76°。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并将其固定为有机物质,称为植被固碳,研究植被固碳对改善生境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下图示意贺兰山东、西坡植被单位面积固碳随海拔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贺兰山低海拔地区植被单位面积固碳量小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B.光照C.热量D.水分
2.贺兰山山地植被单位面积固碳能力强弱的时空分布规律为(     
A.夏季弱,冬季强B.西坡强,东坡弱
C.阳坡弱,阴坡强D.夜晚强,白天弱
3.研究发现,贺兰山西坡植被固碳总量多于东坡,主要因为西坡(     
A.植被固碳能力强B.整体面积大
C.植被生长季节短D.植株密度小
7日内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最后一卷(江苏卷)-【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卷(江苏专用)
2024·河南三门峡·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兰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湿、怕强光,喜腐殖质含量高、透水性强的肥沃土壤,集中分布于显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珠三角东部地区唯一的森林生态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留了较完整的地带性植物资源,也为该区域兰科植物的世代繁衍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栖息地。图示意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海拔段兰科植物物种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兰科植物物种数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①光照②降水③土壤④坡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兰科植物在海拔100~200m高度区内种类较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A.生态环境恶劣B.生态系统脆弱C.适生种类过少D.人类活动强烈
2024-05-25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冲刺卷二(广东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广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