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某科研团队对某河湾变迁研究发现,河湾凸岸自西南到东北依次分布着甲、乙、丙三种植被,且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有淤泥。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该河湾变迁,推测砾石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为(     
A.灌木植被→草本植被→湿生植被B.草本植被→湿生植被→灌木植被
C.湿生植被→灌木植被→草本植被D.湿生植被→草本植被→灌木植被
2.该区域甲→乙→丙植被分布变化呈现(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D.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
2023-06-23更新 | 31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考点卷)-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地理单元精讲·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 . 北极草苔原植被群落多出现在水源充足、气候寒冷地区。其根系较浅,也被称为“多草苔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多草苔原植被根系较浅的原因是(     
A.土壤肥沃B.风力较大
C.冻土埋藏浅D.地上植株小
2.在寒冷季节积雪较浅的环境下,多草苔原在雪面之上少植物残留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较弱B.温度过低
C.流水侵蚀D.风和雪的磨蚀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草苔原植被群落的演化趋势是(     
A.逐渐被灌木和森林代替B.逐渐被荒漠代替
C.草苔原植被群落获得明显优势D.寒冷季节草苔原植被长势喜人
2023-05-14更新 | 882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纳马夸兰位于南非偏远的西北角,地形多样,多沙漠。该地降水稳定,每年有150天左右是雾天。这里是被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为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原生态多样化干旱地区,仅植物就有3500多种,其中多肉植物超过1000多种。多肉植物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贮藏着大量水分。

材料二:左图为纳马夸兰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纳马夸兰周边气候资料图。



(1)绘制纳马夸兰沿岸洋流流向并简述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简述纳马夸兰成为地球上唯一的原生物生态多样化干旱地区的原因。
(3)有人建议我国新疆大规模引进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请提出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
2023-01-12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四章 水的运动(单元考点卷)-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 . 北京某学校学生在校园及附近公园展开植被与土壤综合实践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校园植被探究

该校园的梧桐树为同批次栽种,同学对该校三片梧桐树生长状况开展探究,以树围作为植株生长状况的主要指标。同学用皮尺在相同高度对校内梧桐树的树围进行了测量,并分类整理(图左)。图右为校园梧桐树景观照片。


梧桐、银杏、杨树等是北京常见的行道树种。


(1)说出北京常见行道树所属的植被类型。
(2)结合观察数据,概括该校梧桐树长势差异,分析主要自然原因。

活动二:郊野公园土壤肥力探究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不断供应和调节植物生活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同学们为了探究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在公园不同地,点设置若干个1米×1米的样方,观察、记录植物信息,并采取土样。土样首次称重后,在教室静置一天再次称重,计算土壤出水率(表)。

采样组1采样组2采样组3
周边环境位于垂柳林中,地上覆盖着一层枯枝落叶,虫子较多,土壤松软好采集。距路旁约10米的地方,以草本植物为主,土壤十分干硬,很难挖掘。公园人造湖边小树林中,地上有小草和松果,偶有小昆虫出没。
植物记录植物10种,约364株植物2种,约139株植物5种,约44株
土壤出水率6.8%1.6%5.78%
(3)经化验,采样组1的土壤肥力最高,推测其原因。
       同学们认为采样组3的“土壤出水率”数据可能存在误差,进而讨论了整个实践方案的可能误差来源。
(4)说出土壤肥力探究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并提出改进建议。

5 . 泰加林就是寒温带针叶林,主要生长在≥10℃积温2000℃以下的地区,冷而湿是其生长的必要条件。在我国,泰加林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以及新疆阿尔泰山。下图是气候与植被相关性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上面气候与植被相关性示意图中,代表泰加林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泰加林可分为“暗针叶林”和“明亮针叶林”。暗针叶林常绿,往往阴暗郁闭;明亮针叶林往往落叶,林间透光性好,林下种群相对丰富。下面最容易找到紫貂、驯鹿、人参、乌拉草等名贵动植物的是(     
A.兴安落叶松分布的明亮针叶林地带B.云杉、冷杉分布的暗针叶林地带
C.新疆阿尔泰山的暗针叶林地带D.大兴安岭的所有明亮、暗针叶林地带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自然景观独特,常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材料二1980-2021年,位于横断山区的高黎贡山发现新物种达627种,成为我国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区域。高黎贡山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了天然物种走廊带,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之称。1986年国务院设立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图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图。


   
(1)请运用相关自然带分布规律原理,解释“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法地理依据。
(2)说明高黎贡山成为天然物种走廊带的原因。
(3)分析高黎贡山近40年来能够发现大量新物种的原因。
2022-09-15更新 | 56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检测-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7 . 位于天山西段伊犁州新源县吐尔根乡、海拔约1300米的伊犁河支流巩乃斯河北岸的沙土斜坡上,有一大片野杏林,杏树都是倾斜的,当地人称“醉汉林”(如图)。这是一片中世纪遗留下的最大的原始野杏林,最佳游览时间在4月初到5月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醉汉林”形成的主要要原因是(     
A.强烈地震,地面滑坡B.强劲的冬季风C.沙土斜坡,土壤冻融D.水土流失严重
2.这片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最大的原始野杏林,能保留至今的最重要原因是这里(     
A.灌溉水源充足B.沙土土壤肥沃C.地形平坦开阔D.气候温暖湿润
3.游客4月中旬到此看到巩乃斯河水位上涨,分析其原因是(     
A.坎儿井引水量大B.当地春雨绵绵C.季节积雪融水量大D.冰川融水量大
4.游客4月下旬来到吐尔根乡,还能欣赏到(     
A.辽阔草原B.大漠风光C.千里冰封D.水乡风貌
2022-08-05更新 | 52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综合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8 . 下图示意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及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泰加林形态特征相符是(     
A.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B.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C.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D.全年深绿色常有板根、茎花现象
2.导致泰加林南界在大兴安岭东、西坡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B.光照C.水分D.热量
3.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于南坡。推测其原因是(     
A.北坡是阴坡,蒸发较弱B.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
C.南坡是阳坡,光照较强D.南坡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1.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2.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②水分③热量④土壤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1-09更新 | 10067次组卷 | 64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尖子生选拔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0 .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图甲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图乙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水分条件最好的坡向是(   )
A.东南坡B.东北坡
C.西南坡D.西北坡
2.该地林树下线的海拔(   )
A.随坡度增加而降低B.随坡度增加而升高
C.聚落区较低D.非聚落区较低
3.1999~2009年,该地林树下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樵采B.毁林开荒
C.修建梯田D.人工育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