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如图)的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灌木(根深)、草木(根浅)和苔藓(无根)四个层次,土壤呈酸性。该林区曾多次发生火灾。完成下面小题。


1.伊勒呼里山以北的典型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2.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火灾后,短期内林下植被生长条件受到的影响包括(     
A.光照条件改善B.养分短时骤减
C.土壤酸性增强D.地表夏温降低

2 .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
2.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     
A.10月上旬B.10月下旬C.11月上旬D.11月中旬
2024-03-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3 . 云杉有塔状树形和针状的树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云杉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亚热带硬叶林B.针状叶以抗寒抗旱
C.具有明显季相变化D.树干高大呈板状根
2.云杉塔状的树形能够(     
A.增加春季树枝挂果吸收阳光B.增加夏季枝叶雨水接收面积
C.减少秋季台风影响树干倒伏D.减少冬季积雪覆盖压断树枝
2024-03-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

4 . 三叶树的树叶奇特,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上的叶片圆润如杨、呈革质化,冬季落叶;根系发达,对水分感知敏感;能通过叶面和树干的皱皮、裂口将体内多余的盐碱排泄出来。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原生三叶树所属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B.热带荒漠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荒漠
2.下列关于三叶树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①大片的三叶树林可以调节气候②树叶奇特是为了减少水分蒸腾
③排出的盐碱加剧了土壤盐碱化④根系发达以利于吸收更多水分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4-03-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江西省南昌市厚田沙地位于赣江和锦江的交汇处西岸,沙地植物种类王安有蔓荆等灌木,图示意厚田沙地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从大尺度上来说,南昌市的自然植被(     
A.抗寒抗旱B.多革质叶片C.冬季落叶D.多板状根
2.导致厚田沙地以蔓荆等灌木为主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降水C.光照D.土壤

6 . 在黄土高原荒山顶部植树,最初几年生长良好,随后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后调整为山腰平缓地带植树,获得成功。荒地造林后地表温度有明显变化,森林的反照率和蒸散发(蒸腾和土壤蒸发)是影响地表温度的主要因素。图a示意黄土高原造林后地表温度的变化,图b示意黄土高原造林后在不同季节反照率和蒸散发的变化。


   
1.黄土高原造林后,地表温度(     
A.总体上升 白天升温幅度大B.总体上升 夜间升温幅度大
C.总体下降 白天降温幅度大D.总体下降 夜间降温幅度大
2.黄土高原造林后,白天地表温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地表吸收热量增加B.蒸散发吸热量增加C.植物反照率减少D.土壤储水量减少
3.黄土高原山丘顶部所植树木后期出现了大量死亡,主要是因山丘顶部(     
A.年降水量减少B.土壤肥力下降C.地下水位降低D.太阳辐射增强

7 . 人工草坪是美国农场庭院中常见的绿化。根据对气候的适应性,美国本土可划分为喜凉草坪区域、喜暖草坪区域和过渡带(如图)。过渡带中的甲地某庭院建成后曾经大规模种植喜凉喜湿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羊茅,翌年6月大量死亡。植物地理研究小组对过渡带的草坪进行机械打孔,通过机械打孔在土壤中形成孔洞,改善草类生长条件,但也会直接造成部分草的死亡。完成下面小题。

   

1.美国草坪类型过渡带的边界并非与纬线平行,体现出(     
A.区域特征具有多样性B.区域边界具有确定性
C.区域自然格局具有同质性D.区域地理要素存在整体性
2.甲地的高羊茅在6月份大量死亡,主要受制于(     
①高温②大风③渍水④干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秋季雨后是草坪打孔的最佳时期。推测打孔的作用是(     
A.积累有机质B.便于灌溉C.透气排水D.利于采光

8 .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根系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干旱B.湿润C.寒冷D.炎热
2.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     
A.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子B.生物是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
C.春季,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迅速D.生物风化使有机残体归还多
2023-03-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参大约起源于第三纪(新生代的最老一个纪)古热带山区的东亚植物区系,由于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其分布迅速缩减,最后只在中国、朝鲜等少数国家幸存下来,成为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人参喜阴,我国目前野人参生长于长白山脉森林中。长白山海拔2691米,水热组合差异大,从山麓到山顶集中了从温带到寒带丰富的植被景观。研究发现,因阔叶林中土壤营养成分更好,野生人参在针叶林里分布较少,阔叶林里分布较多。


(1)与第三纪人参同一时期生存的生物为(     
A.三叶虫B.恐龙C.哺乳动物D.人类
(2)长白山脉山麓植被主要为____
(3)阔叶林中土壤营养成分更好的原因是____;除了土壤,针叶林中野人参长势不佳的原因是____
(4)结合材料,分析长白山能够保留孑遗植物的原因。________

10 . 下图为世界某地甲乙两种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乙树种分布地区在欧洲对应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2.甲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下列地区中的(     
A.黄淮海平原B.两广丘陵C.大兴安岭北部D.藏北高原
3.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南下,风力较大B.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C.春季寒潮多发,低温影响明显D.气温回升,蒸腾作用增强
2023-01-2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