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近几十年来,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林,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土壤干燥化现象,下表为不同退耕还林植被类型和撂荒草地的土壤干燥化强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植被类型林龄/年土壤含水量/%土壤干燥化强度
刺槐106.57严重干燥化
156.61严重干燥化
253.65极度干燥化
杏树2011.33轻度干燥化
306.58严重干燥化
503.76极度干燥化
柠条254.67强烈干燥化
303.78极度干燥化
503.36极度干燥化
沙棘108.48中度干燥化
157.89严重干燥化
187.36严重干燥化
撂荒草地409.29中度干燥化

1.关于不同退耕还林植被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各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随林龄增加而逐渐降低B.各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均小于撂荒草地
C.刺槐土壤干燥化强度大于同龄柠条D.杏树土壤干燥化强度大于同龄柠条
2.造成黄土高原严重土壤干燥化的直接原因是(     
A.降水较少B.蒸发旺盛C.植被蒸腾多D.土壤裂隙多
3.为实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可持续性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加大种植密度,减少土壤蒸发B.停止退耕还林,增加撂荒草地
C.增加灌溉用水,促进林木生长D.选择合理树种,提高物种多样性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一中等学校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植被覆盖度越好,NDVI值越大,中亚地区NDVI值普遍偏低,与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中亚地区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北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中亚地区NDVI值普遍偏低的根本原因是(     
A.距离海洋远B.地势起伏小C.植被盖度小D.河流数量少
2.影响中亚北部地区NDVI值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A.森林B.草原C.荒漠D.苔原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3 . 贵州省盘州市石桥镇妥乐村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素有“世界古银杏之乡”的称号,秋季最美时分莫过于金黄的银杏叶撒落成毯。下表为我国各地银杏观赏推荐指南。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地点规模树龄推荐程度
10月底~11月初辽宁省沈阳市铁西森林公园300多株最长一百多年★★★★
10月底~11月中北京五塔寺100多株最长六百多年★★★★
11月中下旬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八都岕3万余株最老株一千多年★★★★
11月中~12月初贵州省盘州市石桥镇妥乐村1000多株一千多年★★★
1.银杏林属于(     
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
2.导致各地银杏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B.降水C.地形D.热量
2024-05-2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左图是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的一条研学线路,该线路从甲地开始,一路向北,途经乙地,在终点长白山海拔1800-2000米之间发现一种岳桦树,此树林树木稀疏低矮,枝干呈匍匐状生长(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研学旅行,沿途可以看到的自然植被类型有(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热带雨林—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2.导致图中甲、乙两地自然植被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地形
3.岳桦树的生长形态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降水充沛,光照弱B.坡度较大,土层薄
C.气候寒冷,多大风D.纬度较高,气温低
2024-05-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纺锤树又名酒瓶树、瓶子树,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最粗的地方直径可达5m。纺锤树疏松柔软的木质部是一个特殊的“储水室”,一棵大树可储水2吨左右。雨季时,纺锤树体内水分增加明显;旱季来临,纺锤树绿叶纷纷凋零,红花竞相绽放。下图为纺锤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纺锤树所在区域的植被群落主要为(     
A.热带雨林B.温带荒漠C.热带草原D.温带落叶阔叶林
2.纺锤树所在区域(     
A.植被群落无季相变化B.树冠全年郁闭度高
C.植被垂直结构较差D.藤本、附生类植物多
2024-04-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紫果云杉能够适应高寒干旱的环境,是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北坡,且多呈斑块状分布。图示意祁连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紫果云杉最可能分布的海拔范围(     
A.2000~3000米B.2700~3300米
C.3000~4000米D.4000~5000米
2.紫果云杉在山地北坡局部地区呈斑点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较高B.蒸发较小C.降水较多D.光照较强
3.若紫果云杉林带的上限上升且下限下降,可知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2024-04-07更新 | 40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广西贵州省高三“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模地理试题

7 . 生态位宽度又称生态位大小,是指一个生物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利用资源的多样化程度。它反映了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和适应能力,可以用来衡量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研究发现增加生态位宽度有助于农业发展,确保农业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生物的生态位宽度的直接因素是(     
①环境变化②竞争对手
③个体数量④地形障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增加生态位宽度的措施是(     
A.专一化作物种植B.高密度水产养殖
C.使用化肥和农药D.土地间作和套种
3.近年来,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态宽度拓宽的自然因素最可能为(     
A.技术进步B.气候变化
C.市场需求D.自然灾害
2024-04-07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广西贵州省高三“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模地理试题
2024·黑龙江吉林·二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植被覆盖度为地面植被垂直投影占统计区总面积的比例,主要受气温、降水、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且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图示意2001-2020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异常B.全球变暖C.过度放牧D.生物入侵
2.不同的人类活动会使植被覆盖度产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草原、草甸地区超载放牧,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
②高海拔地区通过生态工程建设,可提高植被覆盖度
③城市面积的扩张,导致局部区域植被覆盖度下降
④环青海湖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植被覆盖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4-02更新 | 625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23-24高三下·江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水青冈是欧洲森林重要树种,树体高大、枝叶繁盛。地质历史时期我国贵州省梵净山地区整体海拔较低,广泛分布有水青冈,但现今贵州省水青冈连片分布区仅在梵净山山体海拔1400~1900米区域有分布。下图示意梵净山水青冈林连片分布区。完成下面小题。

1.梵净山水青冈林下生物群落稀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土壤D.光照
2.梵净山水青冈主要分布在(     
A.地势较高的湿润地带B.河流谷地的平缓地区
C.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D.海拔相对较低的山麓
3.与现今相比,广布水青冈的地质历史时期梵净山所在区域(     
A.气候环境温暖湿润B.海域面积较为广阔
C.地表起伏相对较小D.山地垂直分异显著

10 .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演化历史既是理解过去区域碳循环过程的基础,也是预测未来陆地碳库(即陆地上碳的储存库,包括土壤碳库、植被碳库等)变化趋势的重要参照。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其流域内现代主要自然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下图示意距今10000年以来渭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距今6000—5000年渭河流域的气候较目前明显(     
A.偏暖B.偏冷C.偏干D.偏湿
2.与土壤碳储量变化相比,植被碳储量变化幅度较大,主要是因为植被条件改善时(     
A.土壤淋溶作用会显著增强B.微生物分解作用加快
C.更多养分储存在植物体内D.凋落物数量变化不大
3.推测距今1000年以来,渭河流域植被碳库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显著恶化B.人类活动加剧C.植被持续演替D.水土流失加重
2024-03-21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