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300~800mm(如图乙)。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m,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

材料二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mm,年均温约21℃。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


(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
(3)有不少游客准备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请你为之推荐合适的季节(当地)并分析原因。
(4)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11-29更新 | 711次组卷 | 18卷引用: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重点练)-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新教材湘教必修第一册)

2 . 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就开始生长了。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风力强弱B.水热条件C.海拔高低D.土壤肥力
2.在自然界,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023-11-11更新 | 1073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9-20高一下·浙江·期中

3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00卷引用:1.3 地球的历史-高一地理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0-2021同步课堂帮帮帮》
18-19高二上·湖南长沙·开学考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情境]下面为某同学在野外使用某软件拍摄植物叶片查询植物信息时截取的三幅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判断,该同学的拍摄地最可能位于(     
A.太行山区B.长白山区C.昆仑山区D.武陵山区
2.一个植物群落往往由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组成,它们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分享着阳光雨露,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由上层到下层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①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
2023-09-20更新 | 162次组卷 | 15卷引用: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索科特拉岛(1800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索科特拉岛地带性植被类型为(     
A.热带雨林B.热带季雨林
C.热带草原D.热带荒漠
2.“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     
A.储水B.散热
C.耐寒D.防沙
2015·四川德阳·一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干旱B.湿润C.寒冷D.炎热
2.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2023-02-22更新 | 874次组卷 | 65卷引用:2.3.1 生物圈与植被 练习题(鲁教2019版必修一)-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

7 .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2.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C.寒带苔原D.热带草原
2023-01-22更新 | 332次组卷 | 29卷引用:第二单元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鲁教2019版必修一)

8 .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针C.针阔叶混交林D.针叶林
2.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
2022-12-31更新 | 667次组卷 | 49卷引用: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9 .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冰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2.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收集大气降水B.获取更多光照C.抵抗冬季寒冷D.吸收地下水分
3.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人工播种B.降水减少C.气候变暖D.冻土增厚
2022-10-02更新 | 650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九次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10 .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
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反映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2-09-08更新 | 309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5月) 地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