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00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泰加林,主要由兴安落叶松构成。因林间透光性好,被称作“明亮针叶林”。林中有许多倒木,个别地方甚至一小片兴安落叶松都横躺在雪地中,当地人把这种成片的倒木称为“倒木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空中俯瞰明亮针叶林”,其最为明亮时可以看到(     
A.百花争艳B.枝繁叶茂C.硕果累累D.千里冰封
2.倒木圈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A.病虫害多难以存活B.纬度较高气温过低
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D.冻土层厚难以扎根

3 .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下图示意我国秦岭各生态功能分区植被覆盖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针阔叶混交林区相比,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区植被覆盖度较低,其可能的原因是(     
A.地处背风坡,降水稀少B.树木高大挺拔枝叶少
C.土壤贫瘠,植物生长慢D.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大
2.引起2600米以上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B.热量C.光照D.风力
2023-02-2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垣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干旱B.湿润C.寒冷D.炎热
2.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2023-02-22更新 | 874次组卷 | 65卷引用:河北承德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A.幼树B.中龄结实树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
2.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A.降水稳定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结实线稳定
2022-11-19更新 | 75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

6 . 草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干扰的响应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将变得稳定。在生物多样性的表示方法中,“重要值”是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了某种植物在该区域生态环境中所占的地位,数值越大,数量越多,区域主导性越强。通常认为,施肥能导致植物重要值的改变,进而引起草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我国一环境研究小组在温带某水分条件较好的天然草场连续两年进行人工施肥实验,该草场主要由甲、乙、丙、丁四类牧草组成。下图示意施肥后引起的草类重要值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施肥前该天然草场的优势物种是(     
A.甲B.乙C.丙D.丁
2.高浓度施肥产生的结果是(     
A.四类牧草的生长都很旺盛B.丙类牧草受施肥浓度影响最大
C.甲、乙类牧草生存空间受到挤占D.该草场生物多样性减少
3.该实验结果表明(     
A.天然草场的牧草不需要施肥B.天然草场应保持中高浓度施肥
C.该草场施肥后优势物种发生明显改变D.中浓度施肥丁类牧草区域主导型增强
2022-08-07更新 | 125次组卷 | 22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河北专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树高一般能达到15~20m,侧根发达。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东西走向山脊的南、北侧泰加林在覆盖率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图1示意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图2示意泰加林根系发育。



(1)大兴安岭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山脊北侧泰加林覆盖率比南侧高。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说明泰加林直根较短但侧根发达的原因。
2022-06-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晋州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植物对环境有指示作用,华北民间“枣发芽,植棉花”的谚语体现了(     
A.植物对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用B.植物对干旱环境的指示作用
C.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D.植物对水湿环境的指示作用
9 . 从世界植被分布上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地区都是热带雨林B.北回归线经过地区都是荒漠
C.地中海周围多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澳大利亚森林植被面积最大
2022-02-15更新 | 19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文)

10 . 研究人员在研究全球变暖对某类植被影响时,选取了甲乙两地进行研究。下图分别为甲乙两地近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乙地逐渐增多的植被可能是(     
A.硬叶林B.针叶林
C.落叶林D.草丛、灌木
2.植被类型明显与同纬度广大地区不同的地方及主导因素是(     
A.甲地地形B.甲地距海远近
C.乙地距海远近D.乙地洋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