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每年8-9月,是新疆胡杨树种子成熟的时节,彼时枝头上挂满了具有坚硬外壳的种子,其外侧雪白蓬松,带有冠毛。下面为新疆胡杨树生长的局部区域地图。据统计,胡杨林的密度在沙雅县、新和县比塔里木河沿岸小得多。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可知,胡杨林(     
A.喜阴B.耐涝C.耐盐碱D.生命脆弱
2.沙雅县、新和县胡杨林密度比塔里木河沿岸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沙雅县、新和县的土壤颗粒较大②塔里木河沿岸地下水埋藏浅
③沙雅县、新和县的水质含盐量较低④塔里木河沿岸降水较多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有人认为,新疆胡杨树种子成熟时节也是塔里木河沿岸胡杨繁育最好的时节。其理由最可能是(     
A.动物啃食活动减少B.冰雪融水量大C.气温逐渐升高D.植被覆盖度增加
2024-03-1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评估植被状况的有效参数之一,它与植被生产力呈正相关关系,可以较好地表征大尺度范围内植被生长状况。NDVI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气温、降水、地形、土壤、人类活动等。下图示意太行山东坡植被NDVI与海拔的关系,太行山NDVI值冬、夏季差异较大。



(1)分析太行山东坡海拔600m以下地区NDVI值较低的原因。
(2)分析太行山东坡海拔2200m以上地区NDVI值降低的原因。
(3)分析太行山NDVI值冬、夏季差异的原因。
2024-03-13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地理试题

3 . 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就开始生长了。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风力强弱B.水热条件C.海拔高低D.土壤肥力
2.在自然界,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023-11-11更新 | 1071次组卷 | 31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地理试题

4 . 种子雨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母株上散落的种子量,对群落更新有着重要影响。如成熟的油松在合适的条件下果鳞开裂,种子脱落。下图为某年秦岭子午岭林场油松林林内和林缘种子雨强度的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林内种子雨强度的峰值滞后于林缘,主要是因为林缘(     
A.对流较强B.光照较强C.降温较慢D.风速较大
2.相比于林内,林缘种子雨强度更大,主要得益于林缘(     
A.种内竞争较弱B.昼夜温差较大
C.人类活动影响较小D.降水强度较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冰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2.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收集大气降水B.获取更多光照C.抵抗冬季寒冷D.吸收地下水分
3.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人工播种B.降水减少C.气候变暖D.冻土增厚
2022-10-02更新 | 650次组卷 | 40卷引用:必刷卷04-2021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课标全国卷)

6 . 草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干扰的响应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将变得稳定。在生物多样性的表示方法中,“重要值”是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了某种植物在该区域生态环境中所占的地位,数值越大,数量越多,区域主导性越强。通常认为,施肥能导致植物重要值的改变,进而引起草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我国一环境研究小组在温带某水分条件较好的天然草场连续两年进行人工施肥实验,该草场主要由甲、乙、丙、丁四类牧草组成。下图示意施肥后引起的草类重要值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施肥前该天然草场的优势物种是(     
A.甲B.乙C.丙D.丁
2.高浓度施肥产生的结果是(     
A.四类牧草的生长都很旺盛B.丙类牧草受施肥浓度影响最大
C.甲、乙类牧草生存空间受到挤占D.该草场生物多样性减少
3.该实验结果表明(     
A.天然草场的牧草不需要施肥B.天然草场应保持中高浓度施肥
C.该草场施肥后优势物种发生明显改变D.中浓度施肥丁类牧草区域主导型增强
2022-08-07更新 | 125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2021学年高三3月第一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7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常用于反映植被覆盖度及生长活力。蒙古高原位于亚欧大陆中部,随着区域气候变暖变干,不同植被生长对环境变化同步响应。下图示意蒙古高原1982一2013年平均生长季(3一11月)累积NDVI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高原东北部较西南部NDVI指数高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肥力B.年均气温C.年降水量D.地势起伏
2.在蒙古高原气候暖干变化的背景下,推测高原NDVI指数生长季的变化特征是(     
A.春秋下降,夏季上升B.春秋上升,夏季下降
C.生长季节均上升D.生长季节均下降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刺沙蓬多生于河谷沙地、沙漠、砾质戈壁、沿海和河岸的沙滩或路旁。秋天刺沙蓬的绿叶褪成枯叶,大风一刮,除了根系以外的植物部分就随风飘荡,形成风滚草。一株风滚草就可以携带大约25万个种子,一旦到达合适的土壤,就可以生根发芽,它们四处播种,繁盛生长,枯萎后再借风扩散。1870年,美国人误将风滚草种子带入美国本土,当地牛羊等,牲畜吃了风滚草会中毒。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风滚草几乎入侵了美国的所有地区。在中国辽宁、山东等地都发现了风滚草的痕迹,但没有大规模扩散。下列左图示意美国本土山地地形和种植业主要分布区,右图示意风滚草扩散景观。



(1)美国中部平原区风滚草扩散快,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2)在中国辽宁省、山东省都发现了风滚草的痕迹,但没有大规模扩散。试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3)简述风滚草给美国土壤、植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4)列举美国应对风滚草危害可采取的措施。
2022-02-2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壳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喜温热湿润气候,是中性喜光树种,幼树较耐荫,根深,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两百多年。大巴里尔岛(如下图)原是无人荒岛,贝壳杉林十分茂密,后来毛利人登陆大巴里尔岛,毛利人对贝壳杉怀有特殊的敬意。当欧洲殖民者踏上大巴里尔岛之后,大肆砍伐贝壳杉,将贝壳杉通过漂流的方式从森林运到沿海港口,用贝壳杉建造房屋、修造船舶,并将大量原木出口海外。殖民者还用贝壳杉木修筑了一座贝壳杉大坝以输送木材。贝壳杉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后半期,当地政府重视贝壳杉林的生态恢复。



(1)与新西兰大部分地区相比,简述历史上大巴里尔岛贝壳杉十分茂密的原因。
(2)推测殖民者修筑贝壳杉大坝的原因。
(3)在贝壳杉林恢复工程中,有人对混交引入其他树种持反对意见,请说明理由。

10 . 塔里木河沿岸生长着高大乔木胡杨林,其种籽随风飘落、快速发芽,幼苗扎根于无水流的淤泥表土而生长。胡杨林随河曲的发展、变迁而发育演替。据此完成问题。

1.胡杨树种籽发芽、幼苗生长最适宜在(     
A.高处台地上B.低处阶地上C.河漫滩地上D.河边浅水区
2.塔里木河沿岸胡杨树幼苗成活的最佳时期是(     
A.两次洪峰之间B.最后一次洪峰后
C.每次洪峰后D.第一次洪峰过后
3.远离河道的胡杨树易枯萎死亡,其原因是(     
A.根部缺水,盐分加重B.降水减少,蒸腾加剧
C.河水减少,缺水灌溉D.缺少种籽,无法下种
2021-12-27更新 | 1709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