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8 道试题

1 . 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上部(海拔约为2000~2500m),主要以灌木苔原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原先位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的草本植物不断入侵,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如图为草本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变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草本植物入侵前,其所在的位置最可能是(     
A.较低海拔的缓坡地带B.较低海拔的陡坡地带
C.较高海拔的缓坡地带D.较高海拔的陡坡地带
2.草本植被入侵后,导致当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及原因分别是(     
A.减少 气温降低,枯枝落叶分解慢B.增多 地表植被覆盖率提高
C.减少 灌木萎缩退化,枯枝落叶量减少D.增多 草本植物生长消耗的有机质少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2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塔里木河流域,分布有世界面积最大、分布最密、存活最好的“第三纪活化石”40余万亩的天然胡杨林,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下图为新疆胡杨林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胡杨林景观图中出现的地球圈层有(     
①岩石圈②地幔③水圈④地核⑤生物圈⑥大气圈
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
2.胡杨林景观的形成,说明地球各圈层(     
A.存在着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
B.呈现连续而不规则分布
C.处于彼此独立的发展变化中
D.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能
3.干旱地区胡杨林群落的存在,起关键作用的圈层是(     
A.大气圈B.岩石圈C.生物圈D.水圈
2024-05-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

3 . 生态脆弱区是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水库消落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三峡水库采取蓄清排浊的运行方式,形成总面积达349平方千米的消落带。消落带内原有植被逐渐消亡,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减弱。完成下面小题。

1.每年长江三峡水库开始“蓄清”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1月B.4月C.6月D.10月
2.消落带植被逐渐消亡的原因是(     
A.长时间水位过高B.长期反复干湿交替
C.长时间水位过低D.水土流失肥力下降
3.消落带植被是消落带生态功能的主体,其主要功能体现在(     
①拦截入库泥沙和固态污染物②涵养水源,防风固沙③利用自身根系生长固土护岸④改善景观,美化环境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2024-04-2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某河流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下图)。每年711月,河水会呈现五彩斑斓的景象,被称为“彩虹河”。河流中的河苔草在不同的光照和水体环境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在荫蔽处为绿色。该草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要求水体洁净、透光、透气。近几年,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河苔草的数量正在减少。完成下面小题。



1.每年7~11月,河苔草转为艳丽的红色主要是因为(     
A.雨季泥沙多,营养丰富B.雨季转旱季,光照充足
C.旱季转雨季,光照减弱D.旱季降水少,热量充足
2.为了保护河苔草,当地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是(     
A.关闭附近工厂,消除河流污染B.下游修建水库,减少河流泥沙
C.限制景区客流,减少生态破坏D.上游修建大坝,降低河流流速
2024-03-28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避难所通常是指在气候变恶劣的条件下动植物能够存活的区域。生物避难所能在冰期保护原有及迁入物种免遭劫难,受保护物种在冰期后以此为起点,借风力、流水、动物等媒介扩散并演化出亚种和新物种。第四纪冰期长白山和朝鲜半岛是温带针阔混交林最重要的两个避难所。下图示意中国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植物的避难所与扩张路线。

(1)推测第四纪冰期温带针阔混交林树种在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扩散的有利条件。
(2)分析温带针阔混交林在第四纪冰期由长白山大规模向朝鲜半岛扩散的原因。
(3)第四纪冰期结束后温带针阔混交林树种多样性显著提高,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024-02-06更新 | 142次组卷 | 25卷引用:热身卷02 -【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6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塔里木河流域,分布有世界面积最大、分布最密、存活最好的"第三纪活化石"40余万亩的天然胡杨林,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下图为新疆胡杨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胡杨林景区,能够看到的地球圈层有(     
①岩石圈②地幔③水圈④地核⑤生物圈⑥大气圈
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
2.新疆胡杨林群落的存在,起关键作用的圈层是(     
A.大气圈B.岩石圈C.生物圈D.水圈

7 .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不同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
2.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A.群落结构简单B.种类繁多C.植被稠密D.叶面宽大
8 . 研学旅行可以在相同的环境下学到很多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暑假期间,上海某中学在全国各地开展以“植被与土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进行,各小组拍摄了其研学地的典型景观照片,还观察了研学地的典型土壤剖面。返校后,各小组整理好研学中获取的素材,并进行成果研讨交流活动。

材料二:图1是研学地位置分布简图,图2是各小组拍摄的研学地典型景观照片。



(1)写出各小组在研学地拍摄的对应景观图。
甲—____,乙—____,丙—____,丁—____
(2)制作、观察土壤剖面并采集土壤标本时,需要用到多种工具,在铁锹、锤子、罗盘、相机、标本盒、自行车、望远镜、袖珍秤、手电筒等工具中选择三种可能用到的工具:____________
(3)返校后,同学们对各研学地拍摄的典型植被进行了探讨,得出影响①、②两地植被不同的主要因素是____,影响③、④两地森林疏密状况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____。列举森林对大气环境的主要生态价值____
(4)土壤的发育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从植被角度举例说明其发育环境。
2024-01-1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江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冬季风强劲,属半干旱区到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历史上塞罕坝曾开围放垦,原始森林几乎绝迹。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的风沙紧逼北京城。为了抵御风沙南侵,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塞罕坝的条件比同纬度的大部分地区都更不适宜林木生长,树木生长缓慢。但是几十年来,塞罕坝人还是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从荒原到林海的绿色奇迹,同时也发展了经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1)塞罕坝地区生态脆弱主要是因为(     )。
A.地势起伏较大B.土壤差异显著
C.位于气候过渡带D.处于海陆交界处

(2)塞罕坝地区生态脆弱的表现有哪些?
(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塞罕坝林场树木生长缓慢的原因。
(4)分析塞罕坝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风沙紧逼北京的原因。
(5)简述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恢复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意义。
2024-01-1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新区川沙新镇江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为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区域位置示意图,以及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图左中A山脉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物种丰富、独特,是欧洲独特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

材料二影响天气的系统是十分复杂的。图右为某时刻世界局部气压示意图。



(1)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指出甲乙的气候类型:甲是:____气候,乙是:____气候。图右中此时M地的风向是____风;据图右指出此时控制日本天气系统主要是____
(2)根据所学知识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及成因。
(3)根据图左以及所学知识,描述图左中的半岛地势的总体特征是:____。试说明图左中A山脉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物种丰富的原因___
2024-01-1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考(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