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典型动物及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盆地内,其东部紧邻南北走向的日月山,湖区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下图)。湟鱼是青海湖独有的鱼类,主要分布在青海湖中水域较浅的西北部。青海湖湖区盛行西北风,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的风沙堆积地貌,其沙源主要来自西岸和北岸几条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青海湖盐度高的原因。
(2)试分析青海湖湟鱼主要分布于湖泊西北部的自然原因。
(3)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而西岸少的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蚊子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对温度敏感,其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前三个时期生活于相对静止的水中,成蚊生活于陆地,一般在20~30℃、相对湿度80%左右时最活跃。冰岛气象条件极其不稳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是世界上没有蚊子的国家,下图为冰岛的地形图。

   

(1)分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并说明形成原因。
(2)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解释冰岛没有蚊子的原因。
(3)冰岛未来是否会有蚊子,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争论不休,请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2023-07-06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18-19题及变式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白海豚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海洋哺乳动物。珠江口伶仃洋水域是中华白海豚重要的栖息地。1999年,广东省政府划定珠江口伶仃洋中460平方公里水域为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伶仃洋水域内中华白海豚的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种群数量保持总体稳定。下图示意不同调查阶段伶仃洋中华白海豚分布和核心栖息地范围。

(1)简述伶仃洋中华白海豚核心栖息地的变化特征。
(2)说出伶仃洋海域内可能影响中华白海豚分布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
(3)有专家提出当前有必要对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作出一些优化调整,请说明理由。
2023-07-05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长短B.天敌数量C.太阳辐射D.食物数量
2.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     
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
3.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6-13更新 | 10012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藤壶(左图)是一种附着于海边岩石上的有着石灰质外壳的节肢动物,常形成密集的群落,几乎分布于世界上任何海域的潮间带至潮下带浅水区。藤壶具有能够闭合的开口,并能分泌粘合力极强的胶液。大量藤壶附着在轮船底部,会增加航行的损耗和风险。右图示意工人在清理粘附在船底的藤壶。


      
(1)分析藤壶的形态特征对潮间带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2)说明大量藤壶附着在轮船底部对航行的影响。
2023-06-0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冲刺训练题(一)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北长1300多公里。比斯卡伊诺沙漠纵贯南、北下加利福尼亚两州,沿岸雾气时常弥漫于此,为这里的干旱生活带来一丝润泽。在这片大沙漠里生活着2000多种植物、550多种脊椎动物和许多无脊椎动物,包括种类奇多的特有物种,尤以仙人掌家族为最,地理上的封闭状态和多样的气候塑造出一派奇异的风光。图左示意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地区,图右为当地植物景观图。



(1)分析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气候干旱的成因。
(2)说明比斯卡伊诺沙漠物种丰富、独特的原因。
(3)指出比斯卡伊诺沙漠植物的形态特点。
2023-03-29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在南极的雪坡上经常出现一抹红晕或一片“绿菌”,这主要是由可适应低温、贫营养、高光辐射强度环境的微藻所致。微藻多爆发于动物栖息地附近的冰面,尤其是企鹅聚集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微藻多爆发在企鹅聚集地附近,是因为该地(     
A.气温较高B.光照较强C.降水较多D.养分较足
2.可用于动态监测南极微藻生长范围的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遥感D.全球定位系统

8 . 中华哲水蚤是小型海洋浮游动物,其生存繁殖一般要求水温低于27℃。经研究发现,中华哲水蚤每年2月出现在南海水域,9月份消失。左图示意南海北部海域海流的分布,右图示意海南岛东侧海域夏季表层水温随距离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海水温度分,图中冬季海流和夏季海流分别属于(     
A.寒流、暖流B.寒流、寒流C.暖流、寒流D.暖流、暖流
2.夏季,海南岛东部海域中华哲水蚤的数量变化及分布规律是(     
A.数量增多,集中于近海B.数量减少,集中于近海
C.数量增多,集中于远海D.数量减少,集中于远海
3.导致中华哲水蚤每年在南海水域发生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水盐度B.海水密度C.海水温度D.海水深度
2023-02-1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非洲野犬目前处于濒危状态,仅剩25个种群。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人和非洲野犬冲突加剧,部分保护区通过加装栅栏来限制动物活动范围,但有约30%的非洲野犬能够越过破损的栅栏威胁聚落。图左示意非洲野犬的分布范围,图右为南非保区典型的栅栏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非洲野犬的主要栖息地(     
A.冬夏温差大B.全年风沙多C.树木密度低D.太阳辐射弱
2.造成保护区栅栏破损的原因可能有(     
①风力侵蚀②地壳运动③流水冲刷④生物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5月,原来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群一路北上,开启了“北漂”之旅,亚洲象“离家出走”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持续关注。直到2021年8月,云南北移亚洲象群才平安回归原栖息地。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孕期长600天左右,食草动物,食量惊人,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亚洲象生活范围和人类活动范围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重叠,人象矛盾日益突出。40年来,亚洲象栖息地出现明显变化(见下图),且种群数量稀少。

(1)描述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亚洲象种群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
(3)针对亚洲象“离家出走”提出保护亚洲象的措施。
2022-09-05更新 | 655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高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