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3 道试题
1 . 北京城坐落在永定河冲积扇上,北京城市发展与永定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中学开展主题为“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的调研,同学们实地考察永定河石景山段并搜集归纳了相关资料。图14为某同学撰写的考察调研笔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考察点①麻峪村:该村历史悠久。村中老人为我们讲述解放前本村与周围村落共同组建“水利会”,协商共同利用永定河水的故事。村南原有废弃古河,元代郭守敬在此基础上重开金口,修建车箱渠向京城引水,首钢建成时的引水渠也在村落附近。
考察点②新首钢大桥:是一条连接石景山区和门头沟区的过河通道,横跨永定河,是长安街西延工程的关键节点。曾经的天堑如今三分钟即可驾车通过,河对岸门头沟新城拔地而起。河东桥头伫立着雍正御制碑,传承清代盛世时治河之功,祈盼永定河永保安澜。
考察点③永定河森林公园:该处原是永定河边堆放马口柴的地方,马口柴是明宫御膳房用柴,产自永定河上游支流,采集后置于河中顺流而下,漂流至此取上岸晾晒后再运往京城。如今已建成森林公园,很多市民在此休闲锻炼。
结合实例,从不同时空视角论述永定河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
2024-04-16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2 . 2023年9月10日飓风“丹尼尔”在利比亚东部地中海沿岸登陆,24小时带来400多毫米降水量,使德尔纳河形成高含沙洪水,下游德尔纳市损失惨重。图(a)为利比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图(b)为德尔纳市及周边地区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利比亚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明暴雨后德尔纳河形成高含沙洪水的原因。

科学家认为此次暴雨洪水灾害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而温室气体增多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

(3)阐释温室气体增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024-04-16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3 . 非洲人口第一大国尼日利亚(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支持者。2021年6月10日,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尼日利亚拉伊铁路(拉各斯-伊巴丹)举行通车仪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尼日利亚(     
A.地处热带、亚热带的临海国B.稀树草原分布面积广
C.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起伏大D.几内亚湾有寒流流经
2.拉伊铁路(     
A.缩短了两大城市的空间距离B.有助于提升港口与内陆货物运输效率
C.促进了热带经济作物的东运D.利于全面提升尼日利亚的城镇化水平
3.近年来,中国部分皮革产业向尼日利亚转移,主要原因是(     
①当地有充足的原料②当地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③该国基础设施完善④当地皮革产业发展潜力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4-16更新 | 124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4 . 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图为我国2018-2022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土地利用类型最有可能是(     
A.交通用地B.住宅用地C.商业用地D.农业用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持续增加B.2022年各种用地供应占比均增长
C.工矿仓储用地面积较大,地价高D.基础设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4-04-16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5 . 图为我国某河流两处河谷横断面,两处河谷之间发育有瀑布,乙河谷崩塌堆积物为砂岩物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位于(     
A.黄土高原B.太行山区C.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
2.两处河谷(     
A.甲河谷位于乙河谷的下游B.甲河谷处的水流速度较快
C.砂岩形成的地质年代最晚D.乙河谷流水下切侵蚀更强
2024-04-16更新 | 3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6 . 图示意2023年12月我国东部部分城市气象站最低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是香港,全年高温B.乙地可能是成都,冬季温和
C.丙地12月中下旬有极夜现象D.三地最低温温差可达65℃以上
2.关于图中现象说法正确的有(     
①12月份我国经历多次寒潮过程
②站点间温差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③12月15日广州发布寒潮预警
④12月份受寒潮影响最大的是丙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4-16更新 | 28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十二使徒岩”是2000万年以来,来自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而形成,位于某国东海岸。目前,原来的“十二使徒”只余下七个。下图为“十二使徒岩”景观和“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材料推测“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是(     
A.海蚀洞穴——海蚀拱桥——拱桥倒塌B.海蚀拱桥——海蚀洞穴——拱桥倒塌
C.拱桥倒塌——海蚀洞穴——海蚀拱桥D.海蚀洞穴——拱桥倒塌——海蚀崖
2.原来的“十二使徒岩”现在只余下七个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与海水发生化学反应溶解石柱B.强烈的海风吹倒石柱
C.海浪侵蚀石柱根基倒塌并破碎D.海平面上涨淹没石柱
2024-03-06更新 | 126次组卷 | 3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元江河谷位于横断山区边缘,山高谷深。河谷两岸植被常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现象:谷底几乎寸草不生,而山顶却有少量森林分布。为缓解水土流失问题,当地农民在河谷10°~20°的坡面上种植剑麻。剑麻是一种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叶片及其枯落物均较多,根系发达。如图示意云南省元江河谷位置和剑麻景观。



(1)元江河谷植被常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现象,试推测其原因。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填表说明剑麻具有良好水土保持效应的机理。
叶片多_____
枯落物多_____
根系发达_____
2024-02-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淀为浅湖,白洋淀湿地是华北平原上的天然大型洼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白洋淀从南、西、北三面接纳了9条入湖河流,通过湖东北的赵王新河流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各条河流上游陆续修建水库134座,入淀径流和淀内蓄水都发生了根本变化,1983年到1988年曾出现连续五年的干淀,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人工调控才较好地解决了干淀问题。图1示意白洋淀流域,图2为白洋淀水量平衡示意图。



(1)据图1描述白洋淀从古湖淀到现代湖淀的空间变化特点。
(2)运用水循环原理简析造成20世纪80年代白洋淀干淀危机的原因。
(3)列举维持白洋淀水体平衡、防止干淀的措施。
(4)为保护白洋淀湿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有人提出修水坝截断赵王新河。你是否赞成,说出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4-02-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如图为20229281000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     
A.甲控制下泥石流灾害多发B.乙控制下气温日较差较小
C.①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大D.②地受锋面气旋影响降温
2.此时北京出现了轻度雾霾,其原因为(     
A.晚高峰,汽车尾气排放量大B.大气运动弱,污染物不易扩散
C.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回升快D.冷锋过境,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2024-02-1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