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我国民间有很多农业谚语蕴含科学道理,如“瑞雪兆丰年”。降雪是固态降水,雪中含有丰富的氮化物,适时、适量的冬雪对作物越冬、春耕播种以及冬小麦返青等都有好处,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图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B.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太阳辐射D.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2.“瑞雪”有利于作物越冬是由于(     
A.增强①B.减弱②C.阻挡③D.增加④
3.“瑞雪”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①雪水中的氮化物可增加土壤肥力
②积雪融化,可以增加土壤水分
③积雪覆盖,可以改善土壤的质地
④冬雪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土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1-19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仅10km。该地断层发育,此次地震与板块挤压作用强烈有关。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连夜奔赴现场,立即展开救援。图为震中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AB线绘制地形剖面图,并说明自然环境对救援行动的不利影响。

临夏州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震发生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发生砂涌。砂涌源于一种砂土液化现象,即在地震作用下,地下水使土壤颗粒失去摩擦力而呈现液态的现象。图为砂涌形成过程示意图。

(2)简述砂涌的形成过程。
2024-04-21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3 . 垃圾岛也被称为“大太平洋垃圾带”,它是由大量固体漂浮物组成的。图为垃圾岛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垃圾岛形成的主要洋流是(     
A.北大西洋暖流B.秘鲁寒流C.南赤道暖流D.北太平洋暖流
2.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有上升补偿流携带营养物质上涌,形成渔场
B.乙地气候受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影响,寒冷干燥
C.洋流可以从低纬向高纬地区传输热量,减小温差
D.船只从甲到乙可以顺北赤道暖流航行,节省时间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2月5日为世界土壤日,2021年、2022年主题分别是“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生产力”、“土壤:食物之源”。

材料一图为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



(1)不同的土壤质地存在差异,决定土壤质地最主要的形成因素是____;上图中理想土壤组成物质中,其中①为____,②为____

材料二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下图左是不同气候条件下(湿润、半干旱、干旱)土壤剖面示意图。图右是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示意图。



(2)图左甲、乙、丙土壤剖面中,对应湿润气候的是____
(3)图右土壤剖面①②③和植被对应正确的是(     
A.①-草原②-荒漠③-森林B.①-荒漠②-森林③-草原
C.①-草原②-森林③-荒漠D.①-荒漠②-草原③-森林


(4)上图说明____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其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又会转化为____及简单的无机物。

材料三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水的运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也称盐渍化。土壤盐渍化,使土壤板结,阻碍作物根系生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农作物养分不足等。下图为土壤盐渍化形成过程示意图。



(5)受降水、气温和农业灌溉的影响,华北地区____季最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现象。
(6)华北地区在治理土壤盐渍化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多选)
A.修建排水管渠,降低地下水位B.大量种植水稻,吸收多余盐分
C.覆盖秸秆麦草,抑制水分蒸发D.农田大水漫灌,冲刷土壤盐分
12-13高三上·北京石景山·期末
5 . 建立模型是研究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读图回答问题。

1.若该图为大洋环流示意图,且E、F两地附近全年昼夜等长,受③洋流影响形成自然景观是
A.B.C.D.
2.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G、H表示地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 处代表海洋
B.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
C.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D.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
3.若该图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部分过程,H表示岩浆,F表示沉积岩,则图中数字及字母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A.G为岩浆岩,③为岩浆活动
B.①为重熔再生作用,E为变质岩
C.E为岩浆岩,④为外力作用
D.②为变质作用,G为岩浆岩
2019-01-30更新 | 4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6 . 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天气与空气质量情况表,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三天中,从该城市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B.
C.D.
2.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
A.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B.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C.气温日较差小光照强D.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
3.这三天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受云层厚薄变化影响B.与气流方向和性质有关
C.与风力大小变化相关D.暖湿气流地形抬升导致
2018-01-2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地理期末试题
7 . 2022年12月7日,习近平主席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沙特阿拉伯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原因。

近年来,沙特阿拉伯发起“绿色沙特倡议”,计划未来几十年里种植100亿棵树和灌木,恢复4000万公顷退化土地,将现有植被覆盖率提高12倍以上,以便实现更多的碳捕获。同时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化石燃料影响,降低碳排放量,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从碳循环的角度,说明“绿色沙特倡议”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中国是沙特阿拉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沙特阿拉伯也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长期以来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两国签署的协议涉及能源、水资源和农业、通信和信息技术、交通和物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环保、气候变化和文化交流等多领域合作。

(3)简述该协议签订对沙特阿拉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023-03-20更新 | 76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一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