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如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2.某班同学为天津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B.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C.跨流域调水,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2022-08-14更新 | 747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2 .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为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某班级分小组在教师带领下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请根据各小组提供的相关资料,帮助他们完成探究任务。

活动一:实验组探究

按照下图所示,准备好“模拟海陆间水循环”实验装置,将蒸馏瓶里水加热。



(1)图b为未完成的模拟实验过程简图,请填写箭头旁的方框内数字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1:____;2:____;3:____
(2)小组成员观察冷凝管的水滴落到沙板上,沙板上的沙堆可能产生哪些变化____?该现象能模拟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什么____
(3)小组成员指出实验并未完全准确展示海陆间水循环过程,请尝试指出此探究实验的一项缺陷:____

活动二:实践组探究

小组成员利用所学水循环的相关原理,为建设“海绵社区”献计献策。小组成员收集相关资料,列举出建设“海绵社区”可以采取下图中所示各种措施。



(4)请你选择上图c、d、e其中一项措施,从水循环环节角度说明它的作用。
3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
(2)下列现象中,具有图中②环节作用的是_______ (选择填空 )
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B.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C.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D. 高山冰川融化
(3)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当前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主要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
(4)按水循环原理,可以使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发生明显改变的措施是______(选择填空)
A.拦蓄和利用雨水       B.跨流域调水          C. 修建水库          D. 铺设防渗膜
(5)图中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_____循环,简述该类水循环的主要意义。
(6)请为天津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两项的可行措施。
2020-03-1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海绵城市”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既包括河湖水系、湿地、蓄滞洪区,也包括城市配套设施,如绿地、花园、集雨池、可渗透路面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①增强城市供水能力                    ②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③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④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我市某校某班同学为天津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治理水污染                  ②扩大绿地面积                    ③减少开采地下水                    ④地面铺设透水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对“海绵城市”的主要贡献是(       
A.涵养水源B.净化空气C.美化环境D.吸烟滞尘
2.“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雨水下渗B.增加地下径流
C.减少地表蒸发D.加快径流速度
3.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①增强城市供水能力
②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③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④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某班同学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B.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C.跨流域调水,减少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19-20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塔吉克斯坦是位于中亚地区的内陆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其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是该国的主要工业部门之一。目前该国积极吸引外资对本国矿产资源进行开发。

材料二 下图为塔吉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简图。

(1)该国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水资源短缺是限制该国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试分析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3)为加强该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2021-08-09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2023-2024学期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城市符号是一座城市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下图是基于近九年主流搜索引擎数据统计绘制的天津代表性城市符号演变二维分析示意图。其排布规则为城市符号关注度因公共事件发生突变的频次越高,越靠近“边缘层”;符号关注度发生规律性波动填入中间层,反之填入核心层。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图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①水平纬度上看,核心层、中间层、边缘层的城市符号个数依次增多
②政治符号、经济符号、文化符号分布结构呈现出依次增强的稳定性
③狗不理包子位于“边缘层”,因其不断更新制作工艺、营销策略等
④天津之眼位于“中间层”,是因其游览具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波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下列表述中,主要针对神话打造核心层城市符号的对策措施是(     
①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承办展览、体育赛事等,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
②深度挖掘、传承及创新发展“地域分化”,持续推进“文化”融合发展
③加大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实现知名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发展
④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人才供给和就业匹配,激发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0-06-25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图。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左起第一位为水分资源,中间一位为热量资源,右边一位为光资源,数字1~4分别表示资源的质量等级。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分析青藏高原、西北内陆、四川盆地气候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各区域农业发展的策略。

(2)从图中看出,华北平原并不十分缺水,请你具体分析一下华北平原缺水的原因。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3)填表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及其理由。
2017-11-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地理(文)试题
11-12高二上·天津·期中
综合题 | 较易(0.85) |
9 . 结合资料回答:
资料一:“珠三角”东部的东莞号称“世界制造业名城”年吸纳外来民工500万人以上,东莞从2003年考试遭遇缺工问题,据统计,2004年全市缺工至少20万人,2005年据政府调查,缺工的确切数字是30万左右,严重缺工的有电子、玩具、制衣、电脑、制鞋等行业。
资料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正式发布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规划》中提出,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型机械和大型成套装备制造业基地。
资料三:东北地区图

(1)“珠三角”出现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受冲击最大的工业类型是_____
(2)为了使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珠三角”地区应该采取________措施来应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双选).
A.进行产业转移,近几年内把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转移到劳动力丰富的
B.推动产业调整,增加技术型产业和重工业的比重
C.推行积极的人口政策,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减少对外来人口的依赖
D.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改造,用机器替代人力,可以缓解对劳动力的需求压力
(3)东北地区图中以A山为界,甲、乙的农业类型分别为_______业、______业。
(4)东北地区土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填写下表)
问题对策
耕地耕地破坏__________
土壤___________增施有机肥料;植树造林
林草比重下降,利用失调__________
2016-12-12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3)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2023-08-04更新 | 78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项02 期中测验:重难提升专练(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