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8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源区面积近3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年均气温低于3.5℃,年均降水量300—400毫米。该区域冻土广布,处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向季节冻土的过渡区(如下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黄河源区冻土退化及其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简述黄河源区冻土广布的气候条件。
(2)分析黄河源区地形与当地冻土类型分布之间的关系。
(3)在黄河源区的部分冻土分布区,夏季强烈的冻融作用往往使表土形成海绵状多孔层,试解释其形成过程。
(4)如果未来黄河源区气温呈上升趋势,推测黄河源区冻土退化的可能表现形式。
2019-09-22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2 . 读“我国东部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在A、B、C、D四处发展小麦、乳牛、水果、花卉生产,与字母顺序相对应的是(       
A.水果、乳牛、小麦、花卉
B.花卉、乳牛、小麦、水果
C.乳牛、花卉、水果、小麦
D.花卉、水果、小麦、乳牛
2.如果规划在D处修梯田,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不适宜修梯田,因为坡度大,所得梯田的面积小
B.不适宜修梯田,因为坡度大,耕作难度大
C.适宜修梯田,既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保持水土
D.适宜修梯田,因为坡度较小,便于大型机械化作业

3 . 哥伦比亚安第斯山区有平行于山脊线的纵向河流和垂直于山脊线的横向河流,该区域水系的演化是通过东分水岭向西迁移实现的。东分水岭的迁移是东坡的横向河流溯源切穿原分水岭,导致分水岭后退。下图示意该区域地形和水系形态的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有利于东分水岭迁移的地质构造包括(     
①背斜②向斜③地堑④地垒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该区域地形和水系形态演化的顺序是(     
A.地壳隆升—横向河流发育—东分水岭迁移—纵向河流形成
B.地壳隆升—纵向河流形成—东分水岭迁移—横向河流发育
C.纵向河流形成—地壳隆升—横向河流发育—东分水岭迁移
D.纵向河流形成—东分水岭迁移—横向河流发育—地壳隆升

4 . 格尔木河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内流河之一。下图示意格尔木河的主要支流昆仑河某一河段的地质横剖面,T1—T5为不同时期的河流阶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处地貌最可能是(     
A.洪积扇B.古河道C.冰斗D.湖盆
2.据图推测三岔河组砂砾石、纳赤台沟组砂砾石和昆仑河砾岩的岩层由新到老的顺序是(     
A.三岔河组砂砾石—纳赤台沟组砂砾石—昆仑河砾岩
B.纳赤台沟组砂砾石—昆仑河砾岩—三岔河组砂砾石
C.纳赤台沟组砂砾石—三岔河组砂砾石—昆仑河砾岩
D.昆仑河砾—纳赤台沟组砂砾石—三岔河组砂砾石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渤海海水盐度为28‰~31‰,低于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35‰)。据估算,在气温低于或等于-4°时,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一部分来不及排出冰体的高浓度盐水会被包裹在冰块内部。淡化海冰技术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将高浓度盐水从海冰中分离出来,以符合淡水标准。如果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加以利用,可以缓解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下图为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1)解释渤海海水盐度较低的原因。
(2)推测辽东湾与莱州湾海冰可开采次数差异,并分析原因。
(3)淡化海冰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但有人认为目前通过淡化海冰缓解环渤海地区的淡水缺问题并不合适。请为该观点提供依据。
2024-03-02更新 | 14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德雷湖位于墨西哥湾沿岸(下图),帕德雷岛分割了该湖和外海。在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处,通常表层水流动方向为由外海向湖。马德雷湖水体较浅,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外海盐度约为35‰),最低时可至2‰。


   
(1)马德雷湖与外海相通但盐度通常远高于外海,解释其原因。
(2)有人认为马德雷湖盐度最低值出现在夏季。请为该观点提供依据。
(3)如果未来海平面保持稳定,推测马德雷湖及其水环境的变化。
2023-09-15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地理试题
7 .           读世界某海域示意图和南半球赤道附近大气、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③洋流名称为________,按性质分类属于________
(2)图中B处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A处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A处该气候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易形成渔场的是________,该渔场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
(4)推测④洋流所经过海区的等温线向________凸,导致图乙中同纬度海域东西两侧水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5)如果图中右侧水温异常升高时,形成的现象叫________,该现象发生时会导致澳大利亚东北部森林火险等级________(上升或下降)。

8 .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下图为种植单位面积X、Y、Z三种农作物的收益随距城镇的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距城镇OJ的范围之内,为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G、IB.F、GC.E、HD.F、H
2.在图示地区OJ的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作物收益居第三位B.Y作物收益对距离最敏感
C.Z作物在HJ收益最高D.Y作物在EH收益居第二位
3.如果只按经济效益布局作物,则此地区农作物的空间结构最可能形成(     
A.同心圆结构B.条带状结构C.扇形结构D.多核心结构
2023-04-22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明在查阅海岸地貌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珊瑚礁海岸是一种特殊的海岸地貌,从全球来看,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但是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有珊瑚礁分布。针对珊瑚礁的形成,小明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到,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且在较硬的基底上生长较好,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四个阶段。



(1)简述图示火山体对珊瑚礁形成的促进作用。
(2)推测Ⅲ阶段所示珊瑚礁形成期间的海平面变化过程,并说明依据。
(3)针对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有图示发育模式的珊瑚礁分布这一现象,小明准备从下列两个方向着手探究其成因。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帮助小明完成该探究,如果多选,则按方向①计分。
方向①:海水运动方向②:海底地貌
10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请简述判断理由。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