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7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一环路B.二环路C.三环路D.环城路
2.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
2024-04-10更新 | 187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三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阶段考地理试题
12-13高一下·广东佛山·期中
名校

2 . 据报道,新疆每年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提到的季节工现象属于(     
A.国内人口迁移B.人口流动
C.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2.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C.文化教育因素D.政治因素
2024-04-08更新 | 432次组卷 | 44卷引用:河北省文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8年北京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表

省份比重(%)省份比重(%)
河北22.1湖北6.2
河南10.3四川5.9
山东8.7陕西5.6
安徽7.3贵州5.2
黑龙江6.5云南4.6

材料二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获批,明确要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实施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相较2017年末的2170.7万人,减少了16.5万人。

(1)分析河北省在北京外来人口中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2)阐述河北省人口大量流人北京对本省的影响。
(3)试分析近年来北京常住人口减少的原因。
2024-03-15更新 | 20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文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4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岭南地区古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作为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秋季受台风带来的降水影响大。

(1)推测图中池塘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2)岭南古村落建筑承载着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试提出对其保护的有效措施。
2024-03-15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文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百度人口热力图是对手机用户地理位置数据进行密度分析处理后,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热力度并在地图上可视化,某区域热力度越高,表示人口越密集。某课题组对20194月某一周武汉市中心城区的百度人口热力图进行赋值得到热力值最大的区域(高热区),绘制了该周中心城区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高热区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工作日9:00-10:00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快速增大,主要是因为人口(     
A.从工业区向商业区聚集B.从休闲区向办公区聚集
C.从商业区向住宅区聚集D.从住宅区向办公区聚集
2.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变化表明,工作日较休息日(     
A.高度聚集时间更短B.高热区面积峰值出现时间更早
C.晚出晚睡特征明显D.商业娱乐功能中心使用强度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地域形态是指城市地域总体上的外部形状或形态,类型有集中式(团块状)、组团式、条带式、放射状。下图为我国某城镇发展现状和规划示意图。

(1)该城镇欲规划采取组团式发展模式,简述与集中式相比,该发展模式的优点。
(2)指出甲功能区类型,并说明该功能区规划布局在此地的原因。
(3)简述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7 . 读世界距海岸200km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距海岸200km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的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小的是(     
A.非洲B.南美洲C.亚洲D.欧洲
2.欧洲距海岸200km范围内的陆地面积比重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岸线曲折,多海湾B.山地少,平原占比高
C.纬度跨度大,面积广D.人口密集,填海造陆多

8 . 武汉因江得名,依江而兴。“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是武汉特有的城市格局,但缺乏代表城市形象的规模化亮点区块。2017717日,武汉市政府确定长江新城项目落户湖泊环绕、开发程度低的谌家砚,包含有“长江绿谷”之称的武湖等区块。下图为武汉长江新城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将长江新城定位为“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A.科技发达,产业基础好B.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
C.政策扶持,劳动力充足D.地价较低,基础设施完善
2.未来武汉将四镇隔江鼎立,功能分工上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好处主要是(     
A.避免同质竞争,便于分工协作B.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
C.分散城市职能,降低服务范围D.扩大城市面积,提高城市等级
3.长江新城地址敲定后,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     
A.热岛效应减弱B.内涝频率下降C.地下水位下降D.生物数量增加

9 .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有(     
A.增加下渗量B.减少蒸发量
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
2.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2-27更新 | 336次组卷 | 60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廊坊华一传媒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km2
东北地区10510023000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8860022000395
青海、西藏1000010004
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水平B.开放程度C.自然资源D.消费水平
2.下列关于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大
③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可增大环境承载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2-23更新 | 879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文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