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6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桑树喜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桑蚕自孵化至吐丝结茧,24~25℃下约需24~26日,26~28℃下约需21~23日。桑蚕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大。浙江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优势产区。21世纪初,随着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发布实施,浙江蚕茧产量呈下降趋势,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一些相关产业如蚕桑丝绸业也从浙江向广西转移。表1为广西不同年份蚕茧产量统计数据。

下表广西不同年份蚕茧产量的统计数据

年份19801990200020102020
蚕茧产量
(万吨)
0.180.742.9521.4037.65
(1)根据上表数据绘制统计图,概括广西蚕茧产量变化特征,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与浙江相比,分析广西更有利于种桑养蚕的气候条件。
(3)从浙江或广西任选其一,评价蚕桑丝绸业转移可能带来的影响。
2024-04-01更新 | 54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代沟村地处四川盆地东部,紧靠嘉陵江,地广人稀,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该村用地类型以耕地、林地、草地为主,但面临着乡村衰败、土地抛荒及无产业发展等诸多问题。针对代沟村土地资源与农业发展优势,结合都市人群的乡愁情节,把握乡村旅游消费特征,在保护地方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景村融合为主。有效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带动乡村不同资源要素联动发展的突破口,规划该村产一村一景一体化发展。图示意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1)推测“产一村--景”一体化发展要具备的关键条件。
(2)从产业、景观和村庄融合的角度,简述推动该村发展的意义。
(3)运用人地协调观,请从生活、生产、生态三方面评价该村“产一村一景”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合理性。
2024-02-29更新 | 204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6 四川盆地-2024年6月高考地理考前预测之综合题(全国通用)
3 . 锂是制造电池的主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自然界中锂资源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存在于以锂辉石和锂云母为主的火成岩中,另一种是存在于以盐湖卤水、地热水和油气田水为主的含锂天然水中。南美地区多为盐湖型锂矿,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三国交界处的“锂三角”地带,储量约占世界卤水锂资源的85%。阿根廷是世界锂资源生产和出口大国,锂矿探明储量约650万吨,约占拉美地区的41%,集中分布在普纳高原区多个盐湖、盐沼中,常伴有钾、硼等。目前阿根廷盐湖周边的土著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锂矿资源仅有一小部分被勘探、开采,锂矿资源潜力巨大。下图示意普纳高原主要盐湖分布。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1.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1)(易)请对下列说法,进行辨析
①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相同。(     )
②农业社会中土地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③工业社会中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小。(     )
④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
⑤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
⑥有的区域矿产资源贫乏,但是矿产资源不是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
⑦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平衡(     )
(2)(中)与矿石锂开发相比,指出阿根廷盐湖型锂矿开发的优势。
(3)(难)从气候条件的角度评价阿根廷普纳高原盐湖锂矿资源的开发条件。
考点2.区域发展的关键
(4)(易)优越的区域自然要素及其组合会极大地____区域发展。____的气候、____的地形、____的土壤是发展农耕的优越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会为人类生存提供宜居之地。多样的自然环境会为____发展提供适宜的活动场所、多种经营的便利。优越的水文环境可为区域发展提供丰富的____资源、____资源及运输、养殖、旅游等方面的便利
(5)(中)阿根廷是世界锂资源生产和出口大国的主要原因是(     
A.锂矿丰富B.市场广阔
C.交通便利D.经济技术水平高

(6)(中)分析目前阿根廷盐湖周边的土著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原因。
(7)(难)分析阿根廷普纳高原盐湖锂矿开发可能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4-01-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2.1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以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的工业重心。为全面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三地比较优势,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承接,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链有机衔接、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发展格局。

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

(1)从转移部门和转移方向两方面说出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
(2)分析北京、天津两市产业转移的原因。
(3)评价河北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
(4)简述京津地区产业转移对河北省的影响。
2023-12-25更新 | 31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新区川沙新镇江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湟水谷地局部地区。每年夏季,湟水谷地会形成一片油菜花海,湟水、大通河的水量也逐渐丰盈。



(1)评价湟水谷地种植油菜的区位条件。
(2)指出大通河的主要水源补给形式并简述其水文特征。
(3)推测图示引水路线的流向并分析采用明渠引水的优势。
2024-03-18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质量检测地理(河北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阜平县北流河流域地处太行山东麓,流域内沟谷纵横,中下游坡度相对较缓。某研究团队综合评价了该流域内耕地的各类功能,并将其划分为若干功能主导区(图),以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中,生态农业主导区宜发展生态农业种植;文化教育主导区内的村庄保留较为完整的先民耕作遗迹以及传统农具(如犁、石碾、石磨、水车等)、丰富的农事风俗活动,农业文化教育功能较为突出;农业生产功能主导区宜发展相对规模化的作物种植,提高粮食产量。

(1)说明该流域生态农业主导区发展生态农业种植的优势条件。
(2)依托该流域文化教育主导区的优势资源,设计两项适宜开展的农旅融合项目。
(3)与其他主导区相比,简述该流域农业生产主导区生产功能较高的原因。
2024-01-24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宁夏中卫市位于宁、甘、蒙三省区交会处,春季多大风。旱沙地广布,十年九旱。2002年以来,当地农民在山区和河漫滩上采石,把石块压在沙地上,约10-15cm厚,改善种植条件,并充分利用土壤富含硒等微量元素优势,塑造了品质独一无二的宁夏硒砂瓜。当地种植面积超过了100万亩,但20213月,当地政府强制规定广大种植农户一律不得擅自种植硒砂瓜。

(1)分析当地“十年九旱”的自然原因。
(2)相比香山种植区,评价红堡寺种植区种植西瓜的条件。
(3)从当地硒砂瓜种植业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角度,说明当地政府禁止农民种硒砂瓜的原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海县位于滇中杞麓湖畔,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县城。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通过发展蔬菜产业,成长为云南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县和中国西南地区蔬菜集散地。这里依山傍水、日照充足,年均气温保持在16℃;蔬菜种植规模大,品种多样。本地兼具规模与精致的种菜模式,被称之为“软规模化”模式——政府引导和支持,统建沤肥池等基础设施;龙头企业负责种苗供应,统一生产物料、种植技术、包装和销售;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农民按标准自主种植。据史料记载,通海县种植蔬菜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

在通海,活跃着约60户出口企业和2000人左右的“蔬菜经纪人”队伍,蔬菜销售网络庞大,当地蔬菜不断销往中国各大城市和泰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约20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通海坝子蔬菜的大量种植,截止2022年,杞麓湖水质为劣五类。“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通海县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优化,通过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推进全县蔬菜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材料二:杞麓湖地处云南山字形构造前弧内缘,由环湖平坝、中山丘陵、河谷三种地貌组成。湖盆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其地貌受到断裂带影响,以纵向为主要特征,受小江断裂带、曲江断裂带、楚雄—建水断裂带控制,历史上地震多发且强度较大。杞麓湖流域四周高、中部(湖区)低,湖盆区内地形平坦。湖盆分布于溶蚀台面上,周围石灰岩、砂岩裸露地表,岩溶地貌发育,渗透性较好,保水能力较差。



(1)评价云南通海成为“国际菜港”的优势区位条件。
(2)论述通海杞麓湖形成的地质过程。
(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通海蔬菜产业发展提出对策。
(4)通海某中学师生计划开展“杞麓湖水污染源头调查”研学活动,完成杞麓湖水污染源调查报告及杞麓湖污染源分布图,你认为需要查找准备什么资料?
2023-12-27更新 | 2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卷文综地理试题(08)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陆港是指地处内陆无水地区,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或空港有便利的运输通道,具有物流、报关、报检、增值服务等一切港口、口岸功能的物流节点,是沿海港口或沿边口岸功能在内陆的延伸地。2008年西安成立西安国际港务区(如图),设立中国首个国际陆港。2013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开通中欧铁路班列“长安号”,2020年开行突破3000列,国际间运送货物总重超过230.9万吨,已连续11个月蝉联中欧班列质量评价指标全国第一,成为全国著名的国际物流通道之一。截至目前,依托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已聚集外贸类企业360余家、物流企业300余家,2020年西安港进出口贸易额预计将达95亿元,较上年增长7.7倍。东南沿海产业转移企业已投产11家,正在落地15家,达成落户意向30家,积极构建发展新格局。


(1)与海港相比,说明陆港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条件。
(2)简述西安陆港等内陆港区吸引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入的有利条件。
(3)(发散性思维)指出西安陆港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023-10-08更新 | 28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行唐县启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达30.8%,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该省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重低,坡地石漠化现象较严重。下图为贵州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近年来,贵阳已建成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成为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高科技中心之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电商龙头和知名高技术企业的巨额投资。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70%,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需要的空调费。


   
(1)指出贵州土地贫瘠的表现。
(2)评价贵阳能成为新崛起的科技中心的条件。
(3)简述众多电商龙头和知名企业集聚贵阳的成本优势。
2023-09-07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