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51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深洼地”又称峰丛洼地,是喀斯特地区的典型地貌。七百弄为岩溶平原,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我国“深洼地”集中分布地区之一。下图示意七百弄“深洼地”剖面及形成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七百弄地区地表形态的变化趋势及其地质作用最相符合的是(     
A.地表起伏加剧堆积作用B.地表逐渐破碎搬运作用
C.洼地扩大加深溶蚀坍塌D.岩层裂隙增多流水下切
2.近一万年以来,七百弄地区地壳无明显抬升,这导致“深洼地”(     
①流水侵蚀、切割能力减弱②流水汇聚,沉积物增多③岩石崩解、风化作用增强④岩石溶蚀,加速垮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则形成火山岛。图甲是某海区的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乙为火山岛和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图甲中的热点位置及与图乙所示阶段的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A.①—阶段ⅠB.②—阶段Ⅱ
C.③—阶段ⅢD.④—阶段Ⅰ
2.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
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青藏高原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高原出现冻融荒漠化现象,人类活动和高原鼠兔增多也加剧了冻融荒漠化。下图示意藏西-藏北冻融荒漠化的主要分布区及其形成过程。

   

(1)据图说明造成冻融荒漠化的过程。
(2)推测高原鼠兔增多对冻融荒漠化的影响。
(3)针对藏西-藏北冻融荒漠化加剧的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3-11更新 | 1484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棱角突出部分风化作用更强,导致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这样的风化过程称为球状风化。黄山在距今5亿~2亿年处于海陆交替状态,期间覆盖了大量沉积物,后经地质作用形成了如今以花岗岩为主的山体。右图为黄山“猴子观海”景观。



(1)简述黄山的形成过程。
(2)推测“猴子观海”景观的演化趋势。
(3)相较于沉积岩,花岗岩更易被球状风化,分析原因。
5 . 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大洲西部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若此山脉变为平地,试分析其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3)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的降水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其原因。
2022-01-1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甲部)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1999年底黄河中游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水沙治理成效更加显著,促进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下图分别为1975~2015年汛期(7-10月)与非汛期(11-6月)黄河下游径流量(下左图)和输沙量(下右图)变化过程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后黄河下游年际变化最稳定的水文特征是(     
A.汛期径流量B.非汛期径流量C.汛期输沙量D.非汛期输沙量
2.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拓宽,变深B.拓宽,变浅C.缩窄,变深D.缩窄,变浅
2021-11-18更新 | 1015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丘地貌是风沙堆积的产物,由于有悖对传统风积地貌的理解,侵蚀型沙丘被长期忽视。研究表明,侵蚀型沙丘常处于沙源供应不充分的发育环境,对已有的沙丘形态进行侵蚀改造,单一风况环境下常发育新月形沙丘。在风况、沙源供应、沙土黏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柴达木盆地发育多种类似于火星表面的侵蚀型沙丘,备受学者关注。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某侵蚀型新月形沙丘景观。



(1)分析图中侵蚀型沙丘的形成过程。
(2)推测新月形侵蚀沙丘形态的演化趋势。
(3)同在风力强劲、物理风化强的干旱区,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却形成了茫茫戈壁而非侵蚀型沙丘,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021-11-01更新 | 39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南方地区人口向少数大城市迁移趋势更加显著。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分析南北方地区人口的空间分异规律及机理,能更为全面地把握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演进过程。表为1982~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人口密度统计表。

研究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年份人口密度
最小值
(人/km2)
人口密度
最大值
(人/km2)
人口
平均密度
(人/km2)
人口密度
最小值
(人/km2)
人口密度
最大值
(人/km2)
人口
平均密度
(人/km2)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6
6
8
9
8
3382
3972
4783
5630
8793
227
253
280
302
327
3
3
3
4
4
1675
2045
2564
4212
7579
208
236
256
271
276

(1)据表描述1982~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我国南方地区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原因。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人口分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
2022-09-0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某河流降水及径流年内变化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河流最可能分布在(     
A.东南亚B.西欧
C.中亚D.地中海沿岸
2.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B.冰川融水
C.地下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
3.观测发现,1995年之后,该河流径流量呈不断减少趋势,分析其自然原因是(     
A.气温升高,蒸发加剧B.冰川融水增加
C.降水量起伏变化大D.人类过度引水灌溉
2022-08-12更新 | 702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10 .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下题。

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