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东省淄博市早在公元前5100年,当地就以陶土、瓷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制成各种陶瓷品。2008年底,淄博地区已有陶瓷企业400多家,500多条生产线,但长期以来,淄博陶瓷产业整体“大而不强”。经过多轮调整, 目前全市仅有48家陶瓷企业,78条生产线。左图为淄博市交通和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2023年度最火的美食之城,疫情结束之后,五一期间“淄博烧烤”成为顶流,短视频的传播促使淄博烧烤持续走红。随着“淄博烧烤公交线路”、“淄博烧烤节”等话题陆续发酵,凭借烧烤频频出圈的淄博,五一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上涨800%。餐饮圈“地摊经济”, 以“地摊、地桌、街头、路边”的形式不断涌现, 大有“万物皆可地摊”的趋势。


材料三 拥有1800余年历史的新疆烧烤可谓是我国烧烤鼻祖,以当地新鲜的羊肉为主要食材,尉犁罗布羊更是肉质紧致、营养价值高。罗布羊适合于在荒漠、半荒漠草场放牧(上右图),盐碱草地的罗布麻、甘草、肉苁蓉等野生中草药是罗布羊的主要食物来源。


(1)分析淄博市陶瓷产业大规模缩减的原因。
(2)分析“淄博烧烤”地摊经济一般发展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
(3)分析罗布羊肉质紧致、营养价值高的原因。
2024-01-16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黑龙江、吉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圈。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3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左图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右图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中生乔木主要是(     
A.硬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②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④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3-07-27更新 | 142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4 . 表碛的厚度对冰面消融起着加速或抑制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用。科其喀尔冰川位于西天山托木尔峰南部,其末端海拔3000m左右,地势相对开阔,6~9月平均气温6.8℃,地形上利于消融、理论上也应该是冰川消融最强烈的部位。但实际的观测表明,冰川末端并不是消融强度最大的区域。冰面湖是由差异消融在冰川表面形成的湖泊,当封闭的冰面湖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冰面湖会出现溃决。图表示科其喀尔冰川冰舌区不同海拔表碛厚度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推进过程中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使周边地区的气候变暖B.形成独特的流水地貌
C.摧毁沿途地区的植被D.促进土壤发育过程
2.科其喀尔冰川末端不是消融强度最大的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A.表碛厚度大B.冰层厚度大C.太阳辐射弱D.地形坡度大
3.推测冰面湖形成和消亡的过程是(     
①冰面湖溃决,引发冰面湖消亡②冰川表面的消融速度存在差异③高出湖水面的下游冰体不断融蚀出现缺口
④冰面湖的岸边不断融蚀⑤融消速度快的冰面形成洼地,积水成湖⑥冰川表面覆盖的表碛厚度存在差异
A.①②⑤⑥④③B.⑥②⑤④③①
C.⑤①④③②⑥D.④①⑤⑥③②
2023-11-28更新 | 1021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考试(八)地理试题
2023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2022102日晚,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石老人”与海蚀崖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变近B.逐渐变远C.先变远,后变近D.先变近,后变远
2.“石老人”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     
A.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B.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
C.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D.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
3.下列不是造成“石老人”坍塌的原因可能是(     
A.常年风化B.地壳运动C.风雨侵袭D.海水侵蚀
10-11高一下·云南德宏·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
2023-01-24更新 | 152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4-2015学年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开学考试地理试卷

7 . 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2022年10月2日晚,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老人”与海蚀崖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变近B.逐渐变远
C.先变远,后变近D.先变近,后变远
2.“石老人”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     
A.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B.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
C.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D.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

8 . 下左图为“12月24—27日某城市天气预报示意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左图中某天气系统过境后,该城市的天气变化趋势是(     
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B.气温降低、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C.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阴D.气温升高、气压升高、天气转阴
2.该城市12月26日昼夜温差变小,是因为上右图中的(     
A.①变大、②变小B.①变小、③变大C.②变大、④变小D.③变小、④变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口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也称中位年龄或中数年龄.国际上通常用年龄中位数指标作为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标准.年龄中位数在20岁以下为年轻型人口;年龄中位数在20~30岁为成年型人口;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年龄中位数向上移动的轨迹,反映了人口总体逐渐老化的过程.

材料二:2017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年龄中位数

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 巴西 德国 尼日利亚 中国大陆 韩国 世界 
 人口年龄中位数 42.8 28.9 44.3 15.2 35.2 37.9 28.4
(1)表中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  ;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2)目前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有向上移动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结合人口增长现状,分析我国的应对措施.(至少3条)
2020-10-01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比重为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
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2.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赢利高、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利用高新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D.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