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1 . 近期,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出台,继续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等方面加强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跨境河流之一,流域内林业、水利、渔业等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大米、橡胶、水果等作物,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近年来,澜湄国家的多边贸易不断增强,我国很多企业入驻湄公河流域各国,行业涉及服装、箱包、木地板、电器连接线、家具等。

(1)澜湄合作“因水而兴”,流域内水资源丰富,季节变化大,下游区域河流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3-4月份,主要原因是______。(单选)
①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 全球变暖
③正值旱季,降水量少                                        ④ 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其他澜湄国家承接我国产业转移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单选)
①工业基础较好               ②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③流域沿岸国家市场需求大
④国家政策支持               ⑤交通越来越通达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④⑤
(3)水稻是澜湄各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这里主要受______气候影响,水热充足,为水稻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下游区域各国冬半年主要盛行______季风,降水______,气温高,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影响粮食产量,严重时可能引起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发生______等现象。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中老铁路(昆明-万象)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5)从能源矿产、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等方面,分析我国与其他澜湄国家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2024-04-01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飞地经济”是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方式之一。

材料一:“飞地经济”是指在行政上互不隶属的两个及以上地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目的,合作建设开发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池州市地处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海拔主要在500-1700m,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这里是我国首批国家生态经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与上海等发达城市开展以康养产业为主的“服务业飞地”探索,发展医、养、游、健、学等服务业功能;承接新材料、半导体、电源管理芯片等制造。

池州市2020年2010年
常住人口总数134.28万140.25万
0-14岁(%)15.5816.32
65岁以上(%)16.7410.03
城镇人口80.14万62.28万
三大产业结构比10.2:44:45.815.2:46.6:38.2

(1)池州市山地面积较广,地势有______特点,境内有两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其中九华山地质公园内广泛分布着矿物晶体颗粒较粗,结晶充分的岩石,这类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______
(2)2010年-2020年间,池州市城镇化过程(       )。(不定项选择题)
A.处在起步发展向快速发展的阶段B.第三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C.存在劳动人口明显减少的现象D.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3)近期,池州市与上海市松江区合作,创建了该市最大的“创新飞地”, 作为科创产业的______(单选:A.飞出地;B.飞入地),制约该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单选:A.人才技术;B. 资金劳动力)
(4)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分析池州作为上海“制造业飞地”对两地产业发展的影响。
(5)评价池州市发展为上海等发达城市以康养产业为主的 “服务业飞地”的合理性。
2024-04-01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3 . 2019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见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它与恐龙易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完成下面小题。

1.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B.新生代C.中生代D.元古代
2.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成于该地质年代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2024-02-28更新 | 68次组卷 | 39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条件D.稳定的太阳光照
2.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     
A.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
B.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
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D.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
2024-01-24更新 | 87次组卷 | 78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2.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A.春季晚上B.夏季午后C.秋季早晨D.冬季傍晚
2023-12-19更新 | 267次组卷 | 107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现代社会已经出现的人口过快增长,可能引发严重的问题。下列问题中,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①就业困难 ②污染物排放增加 ③住房紧张 ④自然资源的短缺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7 . 如图示意我国传统民居。根据传统民居的景观特点,能够体现的地域文化是(     

A.海派文化B.草原文化C.旅游文化D.中原文化
2023-11-14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复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合格考)
8 . 人口合理容量(     
A.小于环境人口容量B.等于环境人口容量
C.等于环境承载力D.大于环境人口容量
9 . 上海某学校的学生,于2021615日至815日到左图区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地理考察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某日2030到达A地时天空依然明亮,而自己的家乡已华灯初上。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此现象。
(2)简述615日至815日考察期间,A地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3)同学们在A地与当地学生交流时,其中一位学生为A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画了一张示意图(右图)。请判断该图是否合理,并用图中信息举两个例子说明理由。
2023-09-20更新 | 25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11-12高一上·云南红河·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中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23-08-02更新 | 280次组卷 | 140卷引用:上海市复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等级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