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69 道试题

1 . 贵州梵净山(主体为变质岩)因其特殊的地质成因保存着多种野生动植物,被称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下图为梵净山主峰之一红云金顶,整座山体呈柱状,在石柱上端又自然裂开为两个峰顶,直刺云天。完成下面小题。

1.梵净山成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主要得益于(     
A.丰沛的降水B.崎岖的地形C.肥沃的土壤D.难溶的岩石
2.推测“红云金顶”的形成过程最可能为(     
A.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岩层断裂—风化、侵蚀
B.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层断裂—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变质作用—岩层断裂—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D.沉积作用—地壳运动—风化、侵蚀—变质作用—岩层断裂
2024-05-2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确保粮食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下图表示湖北省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等级分区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湖北省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等级划分的首要依据是(     
A.气候资源B.耕地条件C.灌溉水源D.人口密度
2.鄂东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粮食安全保障功能较20年前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     
A.长江黄金水道地位下降B.农业受灾面积增多
C.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D.农业科技水平落后
2024-05-2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江苏省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多为淤泥质海岸,滩涂广阔,开发历史悠久,其土地利用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图为“元明时期以来江苏海岸线变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沿海北部岸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B.河道变迁C.地壳运动D.风暴侵扰
2.自元明时期以来,江苏沿海滩涂主要利用方式的演变顺序是(     
A.垒灶煮盐、垦荒植棉、围海养殖、临海工业
B.垦荒植棉、垒灶煮盐、临海工业、围海养殖
C.垦荒植棉、围海养殖、垒灶煮盐、临海工业
D.垒灶煮盐、垦荒植棉、临海工业、围海养殖
2024-05-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隐含土地是指在产品的生产与交易过程中所需的土地资源,反映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土地资源状况。不同用地类型的隐含土地流向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差异,下图为我国农业隐含用地最大流出省份的土地流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我国农业隐含用地的总体流向是(     
A.由西向东B.由南向北C.由沿海向内陆D.由城市向农村
2.我国隐含土地的省际流动有利于(     
A.增加输入地的就业机会B.输入地产业结构升级
C.改善输出地生态环境D.减少运输系统碳排放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岙山岛,其储备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拉美和俄罗斯,以中东为主。岙山有良好的深水岸线资源,是首批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库址之一,另外3个分别位于宁波镇海、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岙山和镇海均位于长三角地区,且舟山岙山油库与镇海油库已实现管网互联。下图是岙山岛位置示意图。

(1)简析在岙山岛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有利条件。
(2)简析首批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两个建在长三角的原因。
(3)请你为保障我国石油安全提出可行性建议。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大理是大理岩的命名地,自古就有下关风、上关花(四季鲜花不断)、苍山雪、洱海月四大美景的美誉,西侧剧烈抬升,形成海拔约4000米的苍山。苍山山体有大量混合花岗岩和大理岩出露地表,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入湖口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此处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东侧洱海属于断陷湖,下图为苍山洱海及其周边事物分布示意图。

(1)运用地质作用原理,推测苍山大理岩的形成过程。
(2)说明泥石流多发生于点苍山东麓地带的原因。
(3)分析洱海西岸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的原因。

7 . 2020年位于黄河三角洲湿地的300口油水井生产设施完成关停拆除,为生态环境保护让路。下图示意2000年和2020年黄河三角洲部分县、区湿地生态安全状况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20年该地生态安全状况变化正确的是(     
A.安全区的区县数量增加B.不安全区域总体面积减少
C.预警区的区县数量减少D.非常不安全区域面积减少
2.该区域关停部分油水井,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维护生态安全②利于粮食安全③保障能源安全④保障水资源安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流水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河流袭夺对地貌发育以及人类迁徙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等成岩作用相对较弱。下表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

距河源的距离(km)测量点水位高程(m)
甲河乙河
0.0192190
0.5180179
1.0172172
1.5171169
2.0167167
2.5164166
3.0163162
3.5161155
4.0157154
4.5151153
5.0142152

(1)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

(2)科研小组预测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由。
(3)分析河流袭夺后对村镇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
2024-05-01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稳定和适当提升水稻种植面积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路径之一。江苏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苏北推行“旱改水”耕作制度改革,将旱地改为水田。如图为“1992~2021年江苏及省内三大区域水稻种植面积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代表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曲线依次为(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2.近年来,苏南地区出现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其主要原因是(     
A.水稻种植技术提高B.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
C.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
3.制约苏北水稻生产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经营规模D.机械化水平
4.苏中地区进一步扩大稻田面积的有效途径是(     
A.缓坡修筑水田B.改良滨海盐土C.开垦河湖滩地D.复垦矿区土地
2024-05-01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嘉陵江的某支流位于我国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地区,自汇水口向上依次形成V型谷、U型谷、瀑布等地形,其中“V型谷”河段河床泥岩(岩性较软)发育;“U型谷”河段河床砂岩(岩性较硬)盖顶于泥岩(岩性较软)之上。瀑布丰水期的水落差可达30m以上,下方形成巨大的岩腔和深度超过3m的水潭,水潭周围堆积着大量的崩塌巨石。如图为该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及瀑布纵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汇水口处向上依次形成V型谷、U型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流量、植被B.岩性、流速C.流量、地形D.岩性、流量
2.在现有变化趋势下,未来瀑布的位置和落差变化是(     
A.位置向上游移动,落差变小B.位置向下游移动,落差变小
C.位置向上游移动,落差变大D.位置向下游移动,落差变大
2024-05-0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