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60 道试题

1 . 伦敦泰晤士河南岸旧城核心地带的某片区,19世纪初期工业繁荣、交通便捷。20世纪30年代开始,该片区工业快速衰落。后经持续更新改造,该片区现已建成国家剧院、艺术中心和电影院等文化场馆,成为伦敦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创意片区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更新改造初期,选择该片区布局文化场馆的最有利条件是(     
A.失业工人数量多B.工业闲置用地多
C.功能分区较完善D.生产技术水平高
2.更新改造后,泰晤士河该片区河段功能提升最明显的是(     
A.休闲游憩B.水源供给C.物流运输D.生态保育
7日内更新 | 736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安徽专用)
2 .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简要列举陆源有机碳进入北冰洋的途径。
(2)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和汇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3)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4)从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3 . 山东荣成地处沿海,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当地居民以厚石砌墙,屋顶呈50°角的“人”字坡形,用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的海草覆盖,外面紧绷着渔网,建造出海草房(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海草房建筑工艺及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草为天然建筑材料,废弃后容易降解②海草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可防虫蛀、防火
③外面紧绷渔网,可防风、防鸟④屋顶呈50°角的“人”字坡形,整齐美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海草房数量减少的原因及最合理的保护性开发方向是(     
A.海草产量大幅减少;融入现代化生活B.遮风避雨功能减弱;建立民居博物馆
C.城镇化水平提高快;开发民俗旅游业D.海草房知名度提高;争取国际性合作
7日内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4 . 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图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图2示意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该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A.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
B.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下降
C.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上升
D.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
2.碳足迹系数为某类食物产生的碳足迹与该类食物的消费量之比。下列食物中碳足迹系数最大的是(       
A.粮食B.蔬菜C.禽肉D.畜肉
3.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行的饮食方式有(       
①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将动物源食物消费保持在合理范围
②保持动物源食物占比,由水产品消费大幅度转向畜肉消费
②减少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增加畜肉消费
④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减少畜肉消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456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安徽专用)

5 . 福建省2024年调查了水稻土,对于水含量高的土壤,土壤中的铁元素容易被溶解,可以向下渗漏,也可以向两侧渗漏,铁元素容易转化为容易溶解的价态。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不断翻种,需要周期性排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④含水量较高且大致相同,甲剖面最可能出现在图中①-④地中的哪一个(       
A.①B.②C.③D.④
2.研究人员想找到乙土层的土壤,除了地形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       
A.植物蒸腾B.河流远近C.植被覆盖D.岩层厚度
3.①-⑤最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壤剖面是乙,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土壤温度较高B.有机质含量少C.底层沙砾较多D.土壤空气不足
7日内更新 | 446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安徽专用)

6 . 2023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百年一遇的热浪肆虐欧洲,作为“欧洲生命线”的莱茵河中游水位下降至34厘米的危险水平,并重创欧洲经济。同期,我国华北、黄淮地区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极端高温热浪事件。分析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大气环流异常是此次我国极端高温形成的直接原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莱茵河中游34厘米水位即为危险水位,是因为其(     
A.城市供水不足B.通航能力下降C.流域水质变差D.河道淤积严重
2.莱茵河水位急剧下降会重创欧洲经济,主要表现在(     
①激化能源危机 ②危及用水安全 ③增加工业成本 ④破坏流域生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此次我国华北、黄淮地区极端高温热浪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全球气候异常增温B.西太平洋副高增强
C.季风环流异常增强D.热带气旋频次增多
2024-05-12更新 | 45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高三质量联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7 . 我国华北某地的蔬菜大棚农业高度发达,但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棚内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连作5年,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B.连作8年,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
C.连作5年,底层土壤盐碱化严重D.连作8年,表层土壤酸化严重
2.连作8年时,为减缓大棚内土地退化速度,可以(     
A.采取滴灌技术B.及时深耕土壤C.种植耐盐作物D.适量增施化肥
2024-05-10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8 .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物品在生产、贮藏、销售一直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设定的低温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中主要采用冷库贮藏,下图为2020年中国冷库容量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中、华东及华南七大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表华东地区冷库容量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影响我国冷库容量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B.政策支持C.技术水平D.产地供应
3.生鲜类农产品采用冷库存储主要是为了(     
①延长产业链②改善产品品质③延长保质期④保持产品新鲜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5-08更新 | 3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一梯田四素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主要功能是(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水源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2024-04-25更新 | 155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江淮部分校2019届高三入学摸底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沿岸M河流域地形以低山为主,中上游峡谷与盆地相间,盆地内有大型咸水湖沼沉积物遗迹。M河下游发育于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下陷的较稳定区域。距今2万年前后的末次冰期,M河源头在甲以西。末次冰期结束时,流域降水略有增加,区域水系重组,M河流域下游泥沙沉积速度明显加快。距今6千年来气候相对稳定三角洲呈带状逐渐发育,南侧海湾形成了F咸水湖。图为当前M河流域地理事物分布。


(1)说明咸水湖沼沉积物遗迹形成过程。
(2)分析水系重组后M河下游泥沙沉积速度变快的原因。
(3)简述F处由海湾演变为咸水湖的过程。
2024-04-21更新 | 862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