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4 道试题
1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我国,寒潮主要发生在____(冬或夏)半年。
(2)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由三部分组成,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____(序号),无风、少云、干暖出现在____(序号)。
(3)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源于____,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沿海地区。
(4)简述寒潮的主要危害。
2024-04-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

2 .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在城市群不同要素流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全要素流综合实力较强以及单要素流实力领先的城市往往作为扩散者,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持续动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素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城市间有(     
A.整体性B.关联性C.竞争性D.差异性
2.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质生产力高地,其形成的关键因素为(     
A.传统产业规模B.技术创新能力C.交通物流效率D.良好就业环境
3.惠州、肇庆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其在生态服务流中的角色类型为(     

A.扩散型B.受益型C.均衡型D.孤立型
12-13高一下·广东佛山·期中
名校

3 . 据报道,新疆每年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提到的季节工现象属于(     
A.国内人口迁移B.人口流动
C.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2.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C.文化教育因素D.政治因素
2024-04-08更新 | 436次组卷 | 44卷引用:安徽省含山中学、和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4 . 粮食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解决了全国人民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图是1983~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和自给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近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变化的原因(     
A.城镇化速度加快,耕地面积持续减少B.人口增长速度快,对粮食需求量增加
C.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品种需求多样化D.近年气象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幅度大
2.为落实粮食发展战略,我国积极研发耐盐碱的“海水稻”,在江苏山东等地的沿海地区建立了“海水稻”试验基地,并推广种植。上述地区推广种植“海水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地形平坦,机械化水平高B.滩涂宽广,开发潜力较大
C.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D.土壤肥沃,稻米品质较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铃薯喜温凉,易种、耐寒、耐旱、耐贫瘠,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脂肪含量少。2015年,农业部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后我国的第四大主粮。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量全球占比接近1/4,但单产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下面左图为我国四大主粮与世界平均单产的比较。

材料二:根据自然条件、种植规模、产业化基础、产业比较优势的差异,本着不与其他主粮抢水争地的原则,农业部将我国马铃薯主产区规划为五大优势区,旨在逐步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下面右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分布图;下表中数值代表我国部分地区马铃薯综合比较优势。

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黄淮海地区
2016年0.871.711.680.740.16
2020年0.81.641.760.820.17

(1)从地形、土地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描述我国马铃薯优势区的分布特征。
(2)从土地集约利用的角度,分析西南和西北地区马铃薯综合比较优势高的原因。
(3)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简述我国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现实意义。
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
名校

6 . 土地是发展之基础、农民之根本。2023213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指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小田并大田”政策目前在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区进行试点。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实施“小田并大田”政策的原因有(     
①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②土地流转费用高③撂荒和弃耕现象严重④耕地分布不平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小田并大田”政策对安徽省的意义是(     
A.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转型升级B.实现农业生产多样化
C.减少农村劳动力的迁出数量D.缓解耕地非粮化倾向
2024-02-07更新 | 490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银杏是一种“色相”树种,春夏是“绿油油”的,秋天是“金黄黄”的,冬天是“光溜溜”的,非常适合城市绿化。重庆某中学老师发现,校园内相邻的两颗银杏树树叶脱落程度完全不同(下图圆圈标注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银杏林属于(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2.重庆的银杏树比北京的要晚一点变黄。影响银杏树变黄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B.降水C.地形D.热量

8 . 2023年我国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8次。其中大陆发生5级以上地震11次,包括1月30日新疆沙雅6.1级和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6.2级两次6级以上地震;海域发生5级以上地震4次,台湾发生5级以上地震3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地震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
B.地震与滑坡、泥石流无关
C.地震主要是人类活动不合理造成
D.积石山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积石山地震发生后,当地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防止坡面崩塌
B.修筑护坡工程,加固坡面
C.及时抢修道路,便于救援
D.加强灾情预警、预报工作
3.剧烈地震发生时,高楼层居民应立即采取的紧急避防措施是(     
A.乘电梯逃生B.蹲在内承重墙墙角
C.打电话报警D.站到阳台呼救

9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及郊区的热力环流示意图,甲处为市中心,①②为两个郊区村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处(     
A.上空的空气下沉B.气压高于①②两地
C.空气向四周流动D.气温高于①②两地
2.图中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由①流向③B.由③流向④C.由②流向⑤D.由④流向⑤
10 .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历“建设---繁荣---衰退”的历程后,不是转型振兴,就是逐渐走向衰亡。如何选择新的发展道路,这关系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人口约120.9万人,耕地面积为10600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7.98%,农业结构中水稻、玉米、大豆种植业占比在80%以上。该市煤、铁等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湿地资源、动植物资源丰富,2010年前曾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煤城”,201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现仅有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一所科研院校,科研机构也很少。

材料二:下图为2010—2020年双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比重(每一年柱状图,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根据材料,归纳2010年以来双鸭山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双鸭山市等资源枯竭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
(3)请根据双鸭山市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其因地制宜地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