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是渤海沿岸风成沙丘发育最典型的区域,其中大圩顶沙丘发育最为典型。近年来,流动沙丘位置整体向陆地移动,移动速率每年10月~次年5月明显比5月~10月大。近几十年来,滦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开发治理,建成了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该自然保护区内未来50年防护林面积、丘间植被面积不断扩大。下图为大圩顶的地理位置、地貌示意及昌黎县气象站各月降水、风速统计图。

(1)从不同沉积物的位置关系,说明大圩顶海岸沙丘的形成过程。
(2)分析海岸沙丘每年10月~次年5月移动速率较大的原因。
(3)推测大圩顶海岸沙丘面积、移动速率的发展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3-12-04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考前冲刺卷(二)地理试题
2 . 大通水文站是长江流域水沙进入河口区的控制站,读“1950--2010年大通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累计过程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50--2010年大通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累计过程线示意图

1.下列关于1950年以来大通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累计过程的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年径流量变化幅度均匀
B.1960--1995年期间,输沙量大于径流量
C.以20年为单位,1970--1990年期间,输沙量最多
D.年径流累计量持续上升,是受年径流量持续上升的影响
2.1990年之后,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是
A.减少   中上游建库筑坝拦沙B.增加   人工挖沙减少
C.减少   流域水土保持工程D.增加   中游河道、湖泊淤积减少

3 . 某研究运用出租车GPS定位的轨迹大数据,揭示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和城市空间结构特征。该研究将居民出行距离划分为短距离(0-3千米)、中距离(3-9千米)和长距离(大于9千米)三种。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出行流量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下图示意中国北方某大城市不同长度出行组的出行方向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出租车短距离出行的上下车热点集中在该城市(     
A.中心商务区B.工业区C.风景区D.文教区
2.该城市空间形态可能为(     
A.条带式B.圈层式C.网格式D.组团式
2024-01-26更新 | 757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4 . 人口迁移事关城市兴衰,影响城市化发展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大经济圈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征。人口迁移还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深度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这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下图为2019年、2021年我国各大经济圈人口流动变化(单位:万人)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2021年我国各大经济圈人口流动变化的特征是(     
A.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人口流入加快B.海峡经济圈人口呈缓慢流入趋势
C.中部城市的人口流入速度逐渐变慢D.东北城市人口呈现持续流出趋势
2.针对环渤海经济圈人口流动问题,亟须采取的措施是(     
A.放开生育政策,放宽落户限制B.控制房价上涨,提高教育水平
C.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D.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
3.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出现较多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程加快B.限制外来人员子女规模以控制大城市病
C.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突出D.外来人员在城市居住地的不稳定性强
2023-09-27更新 | 47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猜题卷(六)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岸沙丘是受风力与水力交互作用而形成。托拉海河地处柴达木盆地南部(间歇性河流),该地常年盛行风风力强劲,区域内广泛分布形态独特的河岸沙丘,最为典型的是复合新月形沙丘。

材料二:某科研团队运用遥感影像、探地雷达(利用天线发射和接收高频电磁波来探测介质内部物质特性和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探究该地河岸沙丘的分布特点、沉积构造和演变规律。随着沙丘内部的水分变化,其内部存在明显交界面。在交界面以上,沙质疏松,电磁波传播速度较快;在交界面处存在盐壳,出现强烈反射;交界面以下附近,含水量较高,快速衰减(如图1)。

材料三:通过对比2002-2020年间遥感影像图发现,河岸沙丘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如图2)。



(1)说明早期新月型沙丘的物质来源。
(2)描述2002-2020年间沙丘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3)根据探地雷达信号变化,分析该地古复合新月形沙丘不同时期形态结构变化的原因。
6 . 下图为某月某日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该日最可能所处的季节,并简述推测依据。
(2)判断此时长沙的风向,比较北京与南京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3)比较此时北京、南京空气质量的优劣,并说明主要原因。
(4)判断即将影响福建南部的天气系统,并简述其未来天气变化趋势。
(5)判断该类天气系统给我们福建地区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并说明其对当地人们生活的主要影响。
2023-08-05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尚德中学等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流动人口规模较大,人口流动方向趋于集中,省外集中于苏浙沪,省内集中于合肥。下图示意2011~2016年安徽省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1~2016年安徽省流动人口的变化特征是(     
①以跨省流动为主   ②流动人口逐年增加   ③以省内流动为主   ④流动人口总体下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影响安徽省流动人口省内、省外流向趋于集中的因素主要是(     
A.人口数量质量和对外开放水平B.城市环境质量和交通便捷程度
C.资源能源禀赋和居民消费水平D.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空间距离
3.推测导致近年来安徽省省际流动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该省(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B.城乡生态环境改善C.交通基础设施完善D.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城市韧性是指城市系统在面临干扰时适应、维持和恢复的能力。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发展带,研究城市韧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下图为2009、2018年黄河流域9省区内部分地级市城市韧性空间分布(韧性值越大,城市韧性水平越高)。资源型城市韧性一般呈下降趋势,但鄂尔多斯城市韧性有较大提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的城市韧性(     
A.在中西部地区均明显变小B.空间分异的均质程度降低
C.与产业发展水平呈负相关D.与对外依存程度呈正相关
2.鄂尔多斯市城市韧性提升较大,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城市规模B.资源禀赋C.发展理念D.土地面积

9 . 碳排放主要受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等因素影响。2007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2009年,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政府提出在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2015年,中国政府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郑重承诺: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高峰。2000~2015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消耗单位能源的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直接反映了(     
A.能源利用效率提高B.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C.经济发展速度加快D.科技水平日益提高
2.期间中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已出现峰值,主要说明了(     
A.中国已经实现碳达峰目标B.中国已经实现经济转型
C.中国碳减排政策初见成效D.中国人口增长出现峰值

10 . 红壤是我国南方主要土壤,质地黏重,呈酸性,近年来,局部地区由于长期不合理施肥等原因,土壤酸性有变强趋势。下图示意某地四个采样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剖面pH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土壤表层酸性显著增强的施肥方式是(     
A.①B.②C.③D.④
2.三种施肥方式对土壤pH值影响最大的深度范围是(     
A.5~10厘米B.5~30厘米C.5~50厘米D.5~70厘米
3.改良红壤的措施包括(     
①种植绿肥②掺用沙子③施用石灰④引淡淋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2-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