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5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蚀地貌主要有刃脊、角峰和冰斗三种。冰斗由冰斗壁、盆底、冰斗出口处的冰坎组成。冰斗是三面峭壁的圈椅状洼地,在下方有一短小的冰川舌流出,成为冰川谷的源头,如图所示。在气候长期稳定的条件下,冰斗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期当地的雪线(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线)高度基本相当。图中I、Ⅱ、Ⅲ冰斗形成于第四纪冰期的不同阶段,其形成期该山区气候整体呈变暖趋势。

(1)简述雪线附近冰斗的发育过程。
(2)判断该山区I、Ⅱ、Ⅲ冰斗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并分析其理由。
2024-05-10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松花江中下游某河段分布有曲流、顺直河道、边滩、江心洲等河流地貌(图1)。在曲流河段(AB段)流速很大的洪水向边滩散流时,由于强烈的下切侵蚀作用,常在边滩上形成逐步加深的沟槽(即串沟),并进而形成曲流串沟型江心洲。松花江流经CD河段时,受到断裂、平原沉降等构造运动等因素影响,形成狭窄的顺直河道。图2I~Ⅲ示意曲流串沟型江心洲的发育过程。

(1)说明AB段曲流串沟型江心洲的形成过程。
(2)简析CD段河道平直、狭窄的原因
(3)推测图9-III中的汊道、原河道的演变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4-03-05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中东沙尘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在2000—2019年都表现为相似的先升高后降低的年代际趋势转变,中东沙尘趋势的转变很可能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变率有关。图示意热带北大西洋海温中东沙尘相关机制。



(1)分析热带北大西洋异常增温导致中东沙尘活动增加的过程。
(2)有人认为中东局部灌溉面积的变化对沙尘活动影响更显著,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12-03更新 | 463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7(福建专用)-【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4 . 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作答。

183912月,在英国某海岸发生了一次异乎寻常的“山崩”。“山崩”前,沿着海岸分布的山丘顶部盖着一层石灰岩,有许多泉水从厚30多米的砂岩地层里面出露地表“山崩”导致悬崖向海移动了约15米,同时在悬崖前面形成了一排平行于海岸、长约1.6千米、高约12米的新海礁。图示意“山崩”后的地质剖面。

(1)简述该海岸本次“山崩”发生的条件。
(2)分析新海礁的形成过程。
(3)推测新海礁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4-01-22更新 | 83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18题原题及变式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死亡谷(如下图所示)位于美国西部沙漠地区,形成于约三百万年前开始的强烈板块运动(持续至今),谷地断层发育,最低处海拔﹣86米,谷地较平坦开阔,但四周“悬崖绝壁,地势险恶”。死亡谷气候干燥,夏季气温为美国之最,但有时会骤降暴雨。


       
(1)说明死亡谷四周“悬崖绝壁,地势险恶”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过程。
(2)从板块运动角度推测死亡谷地貌未来演变趋势,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地形和气候对死亡谷地貌形成的影响。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灌丛沙堆(又名灌丛沙丘、灌丛沙包)是一种典型风积地貌类型。自然状态下,灌丛沙堆形成、发展和消亡的一般过程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地处农牧交错带的河套地区(图a)生态环境脆弱,灌丛沙堆广布(图b)。

材料二河套地区农牧交错带红旗一社灌丛沙堆近10年来面积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图c示意2009~2020年红旗一社的降水变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表征降水量的变化程度)。一般认为,降水变率小于60%,可认为年降水量变化不大。

材料三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垦荒活动和利用沙物质改良土壤盐碱化是灌丛沙堆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当地农民在每年种庄稼之前,会引黄河水灌溉淋盐压碱,保持土壤水盐平衡,并将沙土覆盖于去盐碱化的土壤中,以此来改良土壤质地,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提高粮食产量。


      
(1)判断河套地区灌丛沙堆的面积变化与降水变率的相关性强弱,并说明理由。
(2)分析灌丛沙堆能被用于改良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3)简析河套地区农牧交错带灌丛沙堆消亡现象与农业活动的关系。
2023-07-0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城市1970年、1992年和2012年相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比较普遍,比较严重,尤其是大城市。城市主城区往往是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流量大。从空间上看,道路比较狭窄,出现拥堵的路段和路口较多。主城区的高架路和城市周边的环路,成为客货流主干道之后,也出现了拥堵路段,进出这些干道的路口也会成为堵车点。从时间上看,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进出城的时间,都会延长。从交通运输方式来看,各种私家车上路,拥堵现象比较常见。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疏通城市交通,也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在主城区较窄的道路实行"单行道"制度,车辆只能沿单一方向行驶。设立公交专用道,发展快速公交。调整交通信号灯的切换时间,使其适合十字路口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拓宽主城区部分道路,增加车辆可通行量。修建高架道路和地下通道,减轻地面交通压力。限制外地车辆进入城市,尤其是在交通高峰时段进入城市干道。有的城市限制部分车辆上路,有的城市还控制车牌供给。


(1)材料一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人口迅速增加、乡村人口减少,____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____不断扩大,农业用地不断转化为非农业用地。该城市1970-1992年的变化体现在城市规模扩大,城市____区(功能区)增加,新出现了____区(功能区)1992-2012年该城市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郊区出现了____城、绿化带和高速公路。该城市未来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
(2)简述城市交通拥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从交通相关利益方考虑,对材料三中提到的某一项措施谈其利弊。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是渤海沿岸风成沙丘发育最典型的区域,其中大圩顶沙丘发育最为典型。近年来,流动沙丘位置整体向陆地移动,移动速率每年10月~次年5月明显比5月~10月大。近几十年来,滦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开发治理,建成了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该自然保护区内未来50年防护林面积、丘间植被面积不断扩大。下图为大圩顶的地理位置、地貌示意及昌黎县气象站各月降水、风速统计图。

(1)从不同沉积物的位置关系,说明大圩顶海岸沙丘的形成过程。
(2)分析海岸沙丘每年10月~次年5月移动速率较大的原因。
(3)推测大圩顶海岸沙丘面积、移动速率的发展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3-12-04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考前冲刺卷(二)地理试题

9 .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强调各国应该加强合作,通过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通过以我国“双碳”为代表的减排行动,实现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下降会导致(     
A.①增加B.②减少C.③减少D.④增加
2.我国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小是因为(     
A.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①弱B.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④强
C.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③强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②弱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2022年10月2日晚,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老人”与海蚀崖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变近B.逐渐变远
C.先变远,后变近D.先变近,后变远
2.“石老人”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     
A.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
B.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
C.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
D.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
3.造成“石老人”坍塌的原因可能是
①常年风化②地壳运动③风雨侵袭④海水侵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11-15更新 | 2001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