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反季节蔬菜,是指春夏类蔬菜秋季延后及春季提前生产的蔬菜。种植时必须采取防寒措施,达到提早上市目的。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冬暖式蔬菜大棚在德州市广泛推广,生产的反季节蔬菜有效保障了城镇冬季的蔬菜供应(下图)。


(1)冬暖式蔬菜大棚主要是改善农作物生长的________条件。
(2)菜农发现大棚内种植的蔬菜在________(AB)位置长势较好,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
(3)菜农发现大棚内种植的蔬菜在________(AB)位置口感较好,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
(4)依照菜农的经验,当寒潮来临时要在棚内洒水,以保证蔬菜安全过夜。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做法的原因。
2020-12-0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大考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冰洋的形成主要与构造运动相关。某次钻探发现:约4000万年前,占据北极的是暖水湖泊,湖水通过狭窄的水道流入大西洋;约1750万年前,狭窄的水道逐渐变成较宽的海峡,高盐度海水进入湖泊,形成海湾;约500万年前,白令海峡(此处为地堑)开启,形成了如今北冰洋的雏形。由太平洋注入的大量低盐度海水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的隆起共同为北冰洋冰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此次大洋钻探的样本中缺失了4450万年前—1820万年前的地层。有学者预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由于光照条件改善,北极地区浮游生物的生产力将大大提高。下图示意北极及周边地区。


   
(1)分析当今北冰洋地区是由湖泊→海湾一海洋演变而来的原因。
(2)推测此次大洋钻探缺失4450万年前—1820万年前地层样本的自然原因。
(3)分别说出白令海峡的开启与蒙古高原的隆起对北冰洋冰盖形成的影响。
(4)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浮游生物的生产力将大大提高。请从海冰变化的角度作出合理解释。
2023-06-19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沱江是长江上游支流,全长629km,发于四川盆地西北缘海拔为4984m的九顶山(龙门山脉中段),在泸州市汇入长江。沱江干流穿越龙泉山金堂峡,长达13公里,由于峡谷地形有束水的作用,汛期水位抬升,金堂县赵镇经常被淹没。沱江穿出金堂峡之后,进入盆地丘陵区,河道一波三折,九曲回肠。沱江河道从赵镇到泸州长522km,比直线多出了2.11倍,沱江河床并不平坦,而是岭壑相交,崎岖起伏。九曲回肠的沱江,给行船多走了不少冤枉路,但对防洪、发电有所帮助。因为河曲多,洪水索回百折,渐渐减缓流速,所以河槽就有了一定的调蓄能力,减少洪水向两岸泛滥的危害。1981年7月的大洪水,干流河槽里每公里滞纳水量多达300~600万立方米,延缓了洪水传播的时间,如图。

材料二 资中血橙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资中县是全国种植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塔罗科血橙基地,目前已种植塔罗科血橙及其新系近1.33万hm2,被命名为“中国塔罗科血橙之乡”。由于当前城乡差别,农民大量外出务工。

材料三   内江天宫堂大坝建成蓄水,使昔日沱江内江城区段变成了如今河水深,河面宽广,水位稳定的甜城湖,这对内江城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1)从材料一沱江的河流特征信息中分别举例说明对沱江的航运,防洪,水能开发可能的有利影响(要求每一个方面举例一个并说明影响)。
(2)在收获的季节,资中有的地方满山血橙无人过问,地面到处是丢弃的熟果,请你分析出现这种的情况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简要说明甜城湖对内江城区环境、经济的影响。
2020-10-14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陆风是指发生在沿湖地区,由于湖泊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风向存在明显昼夜变化的天气现象。下图中鄱阳湖西侧的甲地湖陆风现象明显。

材料二:2021年末,鄱阳县发布了霜冻蓝色预警,为了防范农业生产受损,当地农民采用了灌溉法和熏烟法等防御措施。

材料三:根据卫星地图信息显示,赣江在入湖口处形成有明显的河口坝。



(1)乙地是鄱阳湖畔的著名沙山,该沙山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沙山面积增长最快的季节是____
(2)从大气保温作用的角度解释熏烟法防霜冻的原理。
(3)说明入湖口处河口坝的形成原因。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半干旱草原系统中,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特别是长期放牧的双重影响,使得灌木植物在草原分布的密度增加,形成草原灌丛化现象,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在半干旱草原中,灌木植物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土壤湿度和小气候,在灌丛附近堆积着比周围地表更肥沃的土壤。这种灌木植被聚集土壤养分的现象,被称为“沃岛效应”。由于灌丛化草原和“沃岛效应”的发展,引发了部分草原向沙漠演替的现象,加剧了草原的沙漠化。

(1)试分析草原灌丛化现象过程中灌丛获得竞争优势的原因。
(2)试解释灌丛植物引起沃岛效应的原因。
(3)说明“沃岛效应”与促进草原荒漠化的关系。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过对古土壤钙质结核特征的研究,科学家发现5000万~3800万年前,青藏高原呈现为“两山夹一盆”的地貌特征:冈底斯山脉海拔约4500m,中央分水岭山脉海拔约4000m,它们之间夹着海拔约1700m的中央谷地。中央谷地气候湿润,冬季降水量最大,夏季次之,春,秋季降水量小。谷地内亚热带动植物繁盛。约2900万年前,由于软流层物质上涌,中央谷地隆升,南亚季风环流改变,中央谷地环境向高寒演变,部分生物灭绝。下图示意中央谷地的位置。



(1)分析中央谷地冬夏季节降水差异的形成原因。
(2)分析中央谷地隆升对南亚夏季风的影响。
(3)中央谷地隆升后,部分生物灭绝而不是迁移扩散,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2-09-15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五校(赣州三中、赣州中学、南康中学、宁都中学、于都中学、于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漂浮式水上光伏是指在水塘、湖泊、水库、蓄水池等水体上建立的漂浮式光伏电站,硬件组成部分主要为光伏面板、汇流箱、逆变设备、变压器、集电线路、聚乙烯浮体架台等。漂浮式光伏电站在日本、美国、英国、挪威等国家早已经有了成功案例,但与陆地光伏相比,发展甚是缓慢。

材料二 2017年12月10日,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安徽淮南150兆瓦水面漂浮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淮南市由于地下开采造成的塌陷面积占全市面积的7.9%,该项目在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上建设,计划2018年5月实现全部并网发电。

(1)与陆地光伏相比,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效率更高,试分析原因。
(2)说明淮南市水面漂浮光伏项目的建设产生的效益。
(3)与陆地光伏相比,简述漂浮式水上光伏发展缓慢的原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远离大陆,面积12000多平方千米,人口3000多人。该群岛上土生的陆地哺乳动物已不可见。下图示意为该群岛主要岛屿地理位置。



(1)说出该群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解释其成因。
(2)分析该地地形、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分析该岛上土生陆地哺乳动物已不可见的原因。
(4)推测该群岛居民主要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仙女圈”位于非洲西海岸纳米布沙漠,其中央不长草,周围的草却长得特别茂盛。下列左图为“仙女圈”景观图,右图为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学术界关于“仙女圈”成因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2013年,德国植物学家尤尔根斯研究发现,“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凉,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2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却在地下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仙女圈”中央土层下。“仙女圈”附近沙漠年降水量多在100毫米左右,雨期极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尤尔根斯推测,沙漠白蚁为保证自己存活,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内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结构。

(1)“仙女圈”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
(2)与一般白蚁相比,纳米布沙漠白蚁深居地下,试分析其原因。
(3)尤尔根斯推测“仙女圈”的形成与白蚁密切相关,试分析其形成原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套灌区是我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河套灌区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该灌区年引黄河水量为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灌区农作物灌溉分夏灌、秋灌和秋后灌三个阶段,夏灌从每年5月上旬到6月底,秋灌从9月初到9月中旬。这两个阶段的灌水都是农作物生长期的灌溉。秋后灌溉是作物收割后的储水灌溉,每年从10月初开始到11月初结束,是该灌区一年中灌水量最大的一次。长期以来,河套灌区由于灌水较多,而排水工程没有跟上去,土壤盐碱化日趋加剧,严重影响灌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下图为河套灌区区域图。


(1)简述河套灌区水渠密布的原因。
(2)说明河套灌区进行秋后灌的主要目的及其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3)试为河套地区促进农业良性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2017-05-12更新 | 59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