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22 道试题

1 . 广东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区域内保存了大量孑遗种、珍稀濒危物种,也是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丹霞梧桐的主要分布地。丹霞梧桐属于小乔木,根系发达,每年夏初开花,秋季叶子变黄后脱落。下图示意丹霞山狮子岩阳元山景区丹霞梧桐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广东丹霞山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落叶阔叶林
2.根据材料信息及丹霞梧桐分布特征图,推测丹霞梧桐的生长习性为(     
①喜光②耐旱③耐寒④耐贫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广东丹霞山植物类型丰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山体相对高度大B.气候类型多样C.人类活动干扰小D.地质地貌独特
昨日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地理试卷(A卷)

2 .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处于横断山区的核心地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截至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甘孜州人口110.74万,其中藏族人口占82%,城镇化率约31%,县市多为小型城镇。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影响,该州没有实现人口大规模流动,坚持走高原型生态产业主导的有限城镇化道路。下图示意甘孜州行政区划,下表示意甘孜州各县常住人口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排序区县七普常住人口(万)排序区县七普常住人口(万)
1康定12.6810道孚5.34
2石渠10.3611雅江5.12
3德格8.8512巴塘4.99
4泸定8.4213丹巴4.98
5甘孜7.2714炉霍4.72
6理塘6.7315新龙4.57
7色达6.4716稻城3.29
8白玉5.9517乡城3.14
9九龙5.3718得荣2.47

1.关于甘孜州人口分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城镇地区B.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C.东部地区人口最少D.北部人口多于南部
2.甘孜州内多小型城镇的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较均衡②常住人口数量少③受自然条件限制④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甘孜州走有限城镇化道路的主要好处有(     
①保护当地生态环境②传承藏区民族文化③避免出现城镇化问题④增强城市辐射能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地理试卷(A卷)

3 . 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图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图2示意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该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A.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
B.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下降
C.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上升
D.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
2.碳足迹系数为某类食物产生的碳足迹与该类食物的消费量之比。下列食物中碳足迹系数最大的是(       
A.粮食B.蔬菜C.禽肉D.畜肉
3.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行的饮食方式有(       
①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将动物源食物消费保持在合理范围
②保持动物源食物占比,由水产品消费大幅度转向畜肉消费
②减少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增加畜肉消费
④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减少畜肉消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6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真题

4 . 经济联系量可用作衡量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指标,相邻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越大,它们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下表为2021年成都都市圈城市经济联系量统计表,下图为成都都市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成都德阳眉山资阳
成都——1122.071018.61405.53
德阳——33.5834.55
眉山——34.76
资阳——
总量2546.211190.201086.95474.84

1.成都都市圈各城市间(     
A.眉山与成都的经济联系最强B.眉山与德阳的经济联系强于眉山与资阳
C.成都与德阳一体化程度最高D.经济联系的强度与城市间的距离正相关
2.近年来广汉市成为流入成都市域跨城通勤人数最多的城市,其原因是(     
A.德阳对广汉的城市辐射作用减弱B.成都就业机会多,成广交通便利
C.成都的行政管理功能较德阳更强D.广汉劳动力更适应成都高新产业
3.广汉市近年依托三星堆遗址发展旅游业,其可借用的成都因素是(     
①广阔的市场②便利的交通③发达的科技④悠久的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4更新 | 412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5 . 科研小组利用多套测风系统,观测记录了敦煌绿洲边缘某年沙漠风和绿洲风的风速、风向与频次,并对表层沙粒采样分析。结果发现,当地冬季白天以沙漠风为主,晚上沙漠风和绿洲风频次相当;自沙漠向绿洲方向风速呈减小趋势,绿洲风风速衰减幅度比沙漠风小。如图示意采样点及其沙粒分选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沿采样点1至9方向,沙粒(       
A.分选性由好变差B.平均粒径由细到粗
C.分选性由差变好D.平均粒径由粗到细
2.关于当地冬季昼夜主要风向成因的说法,合理的是(       
A.冬季白天,绿洲“冷岛效应”显著B.冬季白天,绿洲“热岛效应”显著
C.冬季夜晚,绿洲“冷岛效应”显著D.冬季夜晚,绿洲“热岛效应”显著
3.绿洲风对当地绿洲生态环境改善明显,是因为绿洲风有利于(       
A.降低绿洲居住区噪音污染B.给绿洲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
C.沙物质从绿洲运移回沙漠D.增加绿洲地区阳光照射强度
2024-06-13更新 | 6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真题

6 .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只是体系。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某地农业生产中有“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的说法,该地可能是(     
A.江淮地区B.青藏地区C.西南地区D.黄河中下游地区
2.2024年立春到立夏期间(     
A.我国日落时间越来越早B.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
C.我国北方地区正午日影逐渐变短D.我国最北与最南端昼长差值变小
2024-06-1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B)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潮湿或地表积水的环境中,死亡植物体分解缓慢,有机物不断积累,这些积累的有机物被称为泥炭,积累泥炭的土地被称为泥炭地。泥炭地被认为是最大的陆地碳储库。苏门答腊岛东部分布有大面积的泥炭地。当地基于经济目的,一方面大规模采伐热带雨林,另一方面排空泥炭沼泽积水,然后放火烧掉泥炭,进行农田和经济林的开发。有专家认为,未来苏门答腊岛有碳汇功能降低并逐渐转变为碳源的风险(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碳的过程,碳源则相反)。目前印尼政府已颁布法规保护和逐渐恢复泥炭地。

(1)分析苏门答腊岛泥炭地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的原因。
(2)简述苏门答腊岛“碳汇”功能降低并逐渐转变为“碳源”的过程。
(3)说明保护苏门答腊岛泥炭地是如何实现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带来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域多年冻土退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这些变化,使流域径流过程变化显著。1980~2019年,育空河年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16%。如图示意育空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

(1)说明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流域不同冻土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增加的途径。
(3)分析1980~2019年育空河径流量冬季增幅最大的原因。
2024-06-12更新 | 5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真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桑树喜暖湿环境,桑蚕以桑叶为食,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蚕茧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广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但产业发展模式单一,大部分鲜茧销往外地。近年来,广西来宾市与广东茂名市通过共建蚕丝绸产业园,合作打造“种、养、研、产、销、配”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其中,桑蚕养殖通过智慧蚕房管家系统,对桑蚕生长进行全程监测,桑蚕养殖周期缩短一半,成活率提高,为下游产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下图为蚕丝绸产业园生产模式图。

(1)分析广西来宾市发展传统桑蚕养殖的自然资源禀赋。
(2)说明利用智慧管家系统养蚕对下游产业的有利影响。
(3)与传统单一模式相比,分析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所体现的社会经济优势。
2024-05-30更新 | 17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16题原题及变式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崇木幽村地处湖南省虎形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是雪峰山高山台地花瑶(瑶族支系)居住最集中的传统村落。随着村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崇木幽村传统的生产方式、人口分布、建筑功能等发生改变,村落空间布局也相应产生时空变化(如下图),形成了以条带式、组团式、离散式为主的村落形态,逐步实现“居住—旅游—景观”空间协调发展。

(1)与2009年相比,描述崇木幽村2021年村落空间形态的变化特征。
(2)指出2021年崇木幽村组团式居民点的主要分布区域,并分别分析其成因。
(3)从经济、社会、生态角度,为崇木幽村“居住一旅游—景观”空间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5-24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真题17题原题及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