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321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下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莲花盆需要(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A.曲折的河道B.平坦的河床
C.充足的水汽D.丰富的泥沙
2023-06-11更新 | 11887次组卷 | 39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辽宁省抚顺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图)。抚顺市早期城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由于煤炭开采与城市建设矛盾日益突出,1972年城市发展重心开始向浑河北岸转移,然而1983年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回浑河南岸。近年来,抚顺市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城区功能布局。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抚顺市早期城市形态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风向B.地形C.资源D.河流
2.1983年抚顺市城市发展重心转回浑河南岸,主要因为(     
A.南岸生态环境优美B.城区煤炭资源枯竭
C.北岸发展空间狭小D.经济依赖重化工业
3.为优化功能布局,抚顺市城区宜(     
A.向东建设新城镇发展带B.向南建设宜居宜业新区
C.向西承接沈阳产业外延D.向北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2023-06-21更新 | 11024次组卷 | 55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3 . 某文化广场(37°N,105°E)上的十二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小明在圆中心竖立一根细杆,以观察太阳周日视运动变化。图示意夏至日两个时刻的杆影指向。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夏至日地方时16:00时,杆影指向(     
A.生肖虎B.生肖虎与兔之间C.生肖兔D.生肖兔与龙之间
2.11月至次年2月,一日内被杆影指向的生肖石像个数最多为(     
A.5个B.6个C.7个D.8个
2023-06-21更新 | 10836次组卷 | 42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4 . 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长短B.天敌数量C.太阳辐射D.食物数量
2.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     
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
3.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6-13更新 | 9990次组卷 | 48卷引用:贵州省仁怀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下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

   

(1)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并说明理由。
(2)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请作出合理解释。
(3)根据材料,简述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3-06-13更新 | 9740次组卷 | 40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左为滇池流域示意图。海口河为滇池湖水的唯一出口,元代以来多次疏浚。明代,滇池南岸有大量移民迁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清代,人们在柴河下游相继开挖了十余条沟渠。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面积显著扩大。图右示意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的聚落分布。

   

(1)说明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对柴河三角洲面积扩大的影响。
(2)分析与A区域相比,B区域聚落密度大的原因。
2023-06-21更新 | 8865次组卷 | 27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     
A.人口惯性的影响B.环境条件的改善C.青壮年人口迁出D.康养产业的发展
2.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运输B.自然资源C.市场需求D.劳动力
3.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     
A.造纸工业B.纺织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装备制造工业
2022-06-23更新 | 17071次组卷 | 73卷引用: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8 . 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图为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大能源基地共同的主要清洁能源是(     
A.核能水能B.风能火电C.水能地热D.风能太阳能
2.我国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可以(     
A.促进低碳能源发展B.改变能源资源分布C.控制能源消费总量D.缩短能源输送距离
2023-01-10更新 | 7656次组卷 | 42卷引用: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9 . 某地(下左图)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下右图),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A.水流汇集快B.年降水量丰富C.河道较弯曲D.地质条件复杂
2.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a处B.b处C.c处D.d处
3.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
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③抑制土壤盐碱化
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5更新 | 15805次组卷 | 98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
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
2.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     
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23更新 | 14825次组卷 | 92卷引用: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