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7 道试题

1 . 读下面我国甲、乙两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城市化进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域市化水平高于乙,且速度快于乙
B.乙地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
C.甲地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城乡差距增大
D.乙地进入郊区城市化阶段,中心区出现环境恶化等问题
2.为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智慧停车”悄然兴起,它能实现车位的查询、更新、导航等。其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NSS、RSB.RS、GISC.GIS、GNSSD.GNSS、VR
2024-06-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获取该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数据,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虚拟现实技术
2.据图推断,该城市近十年(     
A.城区植被覆盖率增加B.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C.郊区种植业发展迅速D.郊区生态退耕明显
12-13高一上·黑龙江双鸭山·期中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3 . 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蓝月亮”应属于(     
A.行星B.恒星C.彗星D.卫星
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A.恒星B.地球C.行星D.太阳
2024-03-13更新 | 271次组卷 | 178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火山熔岩阻塞河道,形成了五个相连的堰塞湖,因其形如串珠,故得名五大连池.如图,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题。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
2024-03-11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双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期中)地理试题

5 . 新华网南京2008年8月24日奥运专电  记者24日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刚刚发布的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图中所示的②和③指的是(     
A.金星和地球B.地球和火星C.火星和木星D.木星和土星
2024-02-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6 . 2023年5月4日,位于北美洲南部,海拔3763米的富埃戈火山再次喷发,火山口喷发出大量火山灰和气体,喷射高度超过230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大量火山灰喷出的气体主要来自(     
A.大气圈B.地壳C.地幔D.地核
2.此次火山灰柱最高位置位于地球大气的(     
A.高层大气B.平流层C.对流层D.臭氧层
2024-01-2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7 . 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地幔部分
2024-01-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8 . 民航客机的飞行分为起飞、巡航和降落三个阶段。航程主要为巡航,也就是平飞阶段。飞机滑行距离要求尽可能短。我国民航规定,中型以上的民航客机都在海拔700012000米的高空飞行。下图为飞机在海拔8千米左右窗外景观图,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中型以上的民航客机选择在海拔7000至12000米的高空飞行,是因为此空间(     
①大气垂直运动较少②水汽和尘埃含量较少③飞鸟飞行数量很少
④对地面产生噪声污染相对较少⑤飞行高度遵循舒适、经济原则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下面民航客机飞行各阶段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起飞阶段一般逆风起飞B.平飞阶段燃料燃烧充分
C.降落阶段乘客颠簸感强D.降落阶段一般迎风降落
2024-01-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泥炭地的土壤过湿或有薄层积水,当植物残体的堆积量大于其分解量时,泥炭就不断积累。这种固碳作用对于缓解全球变暖很重要。数百年来,人类排干泥炭地中的水用于开采泥炭或开垦农田,使世界上许多泥炭地正接近从“碳汇”到“碳源”的临界点(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碳的过程;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碳的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某处泥炭地的形成条件中不包括(     
A.稳定的地质B.漫长的时间
C.厌氧的环境D.茂密的森林
2.某泥炭地正变为“碳源”的主要原因是(     
A.水位上升促进了有机质分解B.开采的泥炭作为燃料燃烧
C.人类破坏泥炭地的原生植被D.全球变暖,降水减少
3.对于泥炭地的保护与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     
A.扩大养殖规模B.种植外来物种
C.人工重新灌水D.清除河滩植物
2024-01-06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界面代表莫霍面,则甲(     
A.代表地壳B.代表地幔C.平均厚度170KMD.地震波横波难以通过
2.若界面代表古登堡面,则(     
A.甲代表岩石圈B.甲代表地幔C.乙代表地壳D.乙代表软流层
3.若图中界面代表太阳大气层分界面,且由甲至乙代表由外至内,则(     
A.甲——光球层乙——色球层B.甲——色球层乙——日冕层
C.甲——光球层乙——日冕层D.甲——日冕层乙——色球层
2024-01-02更新 | 289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纯阳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