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自西南流向东北。该流域是河西走廊人口密集、生态脆弱的区域。近年来,该地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协调人口分布,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下图示意石羊河流域人口密度变化。

(1)分析石羊河流域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原因。
(2)推测石羊河下游地区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请指出为提高石羊河流域的环境承载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2023-03-27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2 . 图为“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工业部门①最可能是(     
A.家具厂B.制糖厂C.水泥厂D.生物制药厂
2.工业部门从④→②→①的发展趋势,反映了(     
A.原料对工业的影响在增强B.政策对工业的影响在减弱
C.劳动力数量对工业的影响在增强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的影响在增强

3 .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洋流的性质及流向是(     
A.寒流自东北向西南B.暖流自西南向东北
C.寒流自西南向东北D.暖流自东北向西南
2.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及甲海域面积的变化趋势是(     
A.消亡边界、扩大B.生长边界、扩大
C.消亡边界、缩小D.生长边界、缩小

4 . 2021年7月11日,是第32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发布的《2021年世界人口状况》显示全球人口规模为78.75亿人,与前一年的世界人口总数77亿人相比,虽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人口增长速度急剧下滑,许多国家出现了人口萎缩现象。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发展中国家和地区B.发达国家C.低纬度地区D.海岸线20千米以内
2.亚马孙平原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分别是(     
A.人口稀疏,地势过于低平B.人口稠密,地形平坦
C.人口稀疏,气候过于湿热D.人口稠密,气候湿热
3.与往年相比,《2021年世界人口状况》显示人口增速急剧下滑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世界经济增速下滑B.世界人口政策变化C.老龄化加剧D.新冠疫情影响

5 . 人口统计是了解一个国家基本国情的重要方法,统计结果是国家制定内政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下表为2019年和2020年沈阳、鞍山、无锡和上海的人口统计情况。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2020年

户籍人口(万人)

2020年

总人口(万人)

2019年户籍人口

自然增长率(‰)

2020年户籍人口

自然增长率(‰)

沈阳

762

829

0.04

-3.34

鞍山

336

344

-2.24

-5.19

无锡

508

659

1.18

-0.16

上海

1450

2487

-2.3

-1.8

1.2020年我国东北和长三角部分地区同时出现户籍人口自然负增长,其直接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育龄妇女比例小B.资源枯竭,经济大幅度衰退
C.城镇化率高,就业竞争压力大D.经济发达,养育儿童成本高
2.近十年来,上海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有缓慢增加的趋势,与此关系最紧密的是(     
A.生育高峰到达B.青年人口迁入C.人均寿命延长D.生育保障完善
6 . 下图为华北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属于冲积扇地貌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有关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B.从南往北地势呈降低趋势
C.出山口往东,沉积物的颗粒渐小D.村庄所在的地区为背斜谷

7 . 弥漫于大气中的烟尘,犹如地球的一把“遮阳伞”,被称为“阳伞效应”。“阳伞效应”与“温室效应”正好相反。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与“温室效应”直接相关的过程是(     
A.①B.②C.③D.④
2.“阳伞效应”出现,将会引起当地(     
A.①变弱B.②变弱C.①变强D.②变强
3.“阳伞效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有(     
①影响农作物生长②太阳紫外线辐射更强烈③地质灾害频率增多④太阳能发电站效率降低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8 . 下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右图为“北京2022年11月21日、22日天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秋冬季节相较于其他季节平均温度较低的根本原因是(     
A.①较弱B.③较弱C.④较弱D.⑤较强
2.与21日相比,22日昼夜温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①减弱,③增强B.②增强,④减弱C.②增强,③减弱D.②减弱,③增强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带一路”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城市众多,气候类型多样。其中,上海、乌鲁木齐、鹿特丹三座城市分别对应以下哪个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并且判断其气候类型。

A

B

C

城市名称____________
气候类型_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貌也同样多姿多彩。当古代商人路经乌鲁木齐附近时,时常见到如图1所示的地貌景观,其壮观宏伟,犹如天生“拱桥”。塑造图1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3)商人们凑近观察该天生“拱桥”,其中岩石层层堆积,颗粒分明。读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推断构成地貌的岩石为(       
A.①B.②C.③D.④
(4)图2中①②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需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重熔再生—风化作用—变质作用B.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固结成岩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D.重熔再生—岩浆侵入—冷却凝固
(5)从我国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航行,前往鹿特丹的航线上,自东向西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有船员观察到船只____(填“顺水”或“逆水”)而行,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该现象。____
(6)古代航行会更依赖于风向和洋流,很多时候是在“等风来”。判断古代我国沿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返航时会选择____(填“夏季”或“冬季”),并解释理由。____

10 . 泥炭地的土壤过湿或有薄层积水,当植物残体的堆积量大于其分解量时,泥炭就不断积累。这种固碳作用对于缓解全球变暖很重要。数百年来,人类排干泥炭地中的水用于开采泥炭或开垦农田,使世界上许多泥炭地正接近从“碳汇”到“碳源”的临界点(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碳的过程;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碳的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某处泥炭地的形成条件中不包括(     
A.稳定的地质B.漫长的时间
C.厌氧的环境D.茂密的森林
2.某泥炭地正变为“碳源”的主要原因是(     
A.水位上升促进了有机质分解B.开采的泥炭作为燃料燃烧
C.人类破坏泥炭地的原生植被D.全球变暖,降水减少
3.对于泥炭地的保护与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     
A.扩大养殖规模B.种植外来物种
C.人工重新灌水D.清除河滩植物
2024-01-06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