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站来到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左图)示意图。



(1)图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由于某些原因,环节②增加,则环节①_________________(增加、减少)
(2)为了观察土壤的垂直分层结构,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右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____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林。
(3)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_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因为该坡属于_____________(阳坡、阴坡)
2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A、B、C、D四支洋流的流向______
(2)A洋流的名称是______,它对沿海地区的气候起到_____的作用,并影响着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
(3)B洋流的动力主要来自_____(信风)D洋流按冷暖性质属于________流。(寒流或暖流) ,名称为______
(4)图中 E海区是世界著名的_____渔场,该渔场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陆架海水浅,阳光透射率高,生物光合作用较强。 B.寒暖流交汇
C.沿海大陆架风浪小,适于海洋生物的生存。   D.受离岸风产生的上升流的影响
(5)E海域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      )

(6)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F处的降水将_____
2020-04-07更新 | 513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山东省发布钢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对地处内地的济南和莱芜两地钢铁企业进行重组,并加快在位于沿海的日照(港口)建设山东钢铁集团,加速山东钢铁工业由内陆向沿海转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山东内陆地区的钢铁企业搬迁重组的主要原因
①运输成本高 ②接近原料产区 ③资源短缺 ④环保压力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重组后的山东钢铁工业布局到东部沿海的最大优势是
A.水源充足B.劳动力丰富
C.海运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D.科技发达
3.世界钢铁工业的区位发生了几次明显的变化,对于其变化的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A.钢铁工业区位最早指向煤炭产地,因为当时煤炭运量最大
B.20世纪初,钢铁工业区位指向铁矿产地,因为冶炼技术进步,煤炭运量减少
C.二战后,钢铁工业区位指向沿海钢铁消费市场,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D.我国鞍钢属于临海型工业布局
2018-01-0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型湖泊附近由于湖泊与陆地气温存在差异,产生了风的昼夜差别,我们称之为湖陆风。下图示意某月某日鄱阳湖区域02:00平均温度分布。



(1)“某月”最可能是____(填“1月”或“7月”);图中,与周边陆地相比,湖泊温度较____(填“高”或“低”);图中甲、乙两地中,湖陆风现象明显的是____
(2)在下图的线段上添上箭头,正确表示图示时刻鄱阳湖与周边陆地的热力环流,并判断此时近地面鄱阳湖湖面与周边陆地气压高低。

(3)该季节,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鄱阳湖湖面的降水,多出现在____(填“白天”或“夜晚”),试说明原因____
(4)写出鄱阳湖周边区域的主要植被类型的特点。
2023-01-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下列不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A.无节制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下沉
B.工业“三废”和剧毒农药被生物吸收,污染食品,危害人体和农村
C.城市人口膨胀,产生大量垃圾、噪声、废气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
D.台风、寒潮、水旱等灾害
6 . 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40多年前,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珠三角搭上产业转移的快车,率先承接了亚洲“四小龙”转移过来的大批加工制造业;4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传统的人力优势、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加工制造业已难以为继。为此,广东省政府提出了“腾笼换鸟”的决策。

石龙镇是东莞市土地资源最少的一个镇,由于工资、地价、燃料和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为了让有限的土地和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早在10年前石龙镇就开始了对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转移。经过三次产业调整,石龙镇90%的服装企业已经转移,建材、五金电镀、塑料制品等行业也基本上全部转移出去了。现在石龙镇以电子数码、食品医药为支柱的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寸土寸金”的土地发挥出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石龙镇仅仅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按照广东省政府提出的“腾笼换鸟”的决策,珠三角的低端制造业将逐渐转移到粤东、粤西和粤北,有的向越南等东南亚地区转移。这些地区具有资源、地价和劳动力优势,对企业很有吸引力。


(1)珠三角地区外迁的企业主要是____
(2)根据材料分析,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有哪些?
(3)珠三角地区很多企业向外转移,根据材料分析这类产业转移后对珠三角地区有什么影响。·
(4)珠三角的许多产业逐渐转移到粤东、粤西和粤北,对这些地区有何影响?
7 . 1.东北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其黑土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B.气候干旱
C.秸秆还田D.生物活动微弱

8 . 下图为“全球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若乙气压带的成因是热力原因,则②处盛行(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2.若乙位于北半球且有极锋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为极地高压带B.甲为副热带高压带
C.②风带为信风带D.①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9 . 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所示的月份和气压带的成因分别是(     
A.1月热力原因B.1月动力原因
C.7月动力原因D.7月热力原因
2.关于图示季节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候特点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受中纬西风控制→湿润多雨B.乙地:受中纬西风控制→湿润多雨
C.甲地:受低纬信风控制→湿润多雨D.乙地:受低纬信风控制→干燥少雨
10 .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甲海域的面积将越来越____(大或小),原因是____
(2)丙地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其主要成因是____;图示季节甲地开往乙地的轮船途经戍地时速度____(加快或减慢)。
(3)判断乙处的气候类型____,并分析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____
(4)分析图中戊地盛行风的形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