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7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死亡谷(如下图所示)位于美国西部沙漠地区,形成于约三百万年前开始的强烈板块运动(持续至今),谷地断层发育,最低处海拔﹣86米,谷地较平坦开阔,但四周“悬崖绝壁,地势险恶”。死亡谷气候干燥,夏季气温为美国之最,但有时会骤降暴雨。


       
(1)说明死亡谷四周“悬崖绝壁,地势险恶”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过程。
(2)从板块运动角度推测死亡谷地貌未来演变趋势,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地形和气候对死亡谷地貌形成的影响。

2 . 城镇化表示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水平。如图为1901—2015年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时段内,中国、印度两国城镇化率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是(     
A.中国城镇化起步早,后期快速发展B.印度城镇化起步早,后期发展缓慢
C.中国城镇化率年增长率一直低于1%D.印度城镇化率年增长率一直高于1%
2.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量快速增长B.东部地区气候适宜
C.工业化的快速发展D.人口向东南沿海聚集

3 .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强调各国应该加强合作,通过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通过以我国“双碳”为代表的减排行动,实现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下降会导致(     
A.①增加B.②减少C.③减少D.④增加
2.我国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小是因为(     
A.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①弱B.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④强
C.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③强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②弱

4 . 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频发,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大气辐射B.④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表示大气受热过程D.②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2.雾霾笼罩时,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受热过程大致依次是(     
A.①②③B.④②③C.②①③D.④③①
2023-01-04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图示意1996-2020年海南岛降水量、蒸散量、水源涵养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相反B.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C.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D.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2.据材料推测,海南岛水源涵养量的分布特征是(     
A.东部低西部高B.东部高西部低
C.自北向南递减D.自南向北递减
2023-06-21更新 | 8048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与区域的发展相互促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下表),对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如图示意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表是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居民数量(单位:亿人)

年代(年)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城镇人口

0.8

1.3

2.0

3.0

4.7

6.8

9.0

乡村人口

5.2

5.9

8.3

8.5

8.3

6.9

5.1

(1)依据普查数据,绘制我国城镇化变化趋势折线图。

(2)描述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城镇化过程的表现。
(3)以长三角城镇化过程为例,请为我国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4-25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⑤是大气受热过程中的环节,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在数量上相等
B.②和③均为短波辐射
C.③和④只在白昼发生
D.④和⑤在多云时较强
2.与I~IV各段变化趋势直接相关的环节和影响因素是(     
A.I与③直接相关,主要受地面温度影响
B.II与⑤直接相关,主要受天气状况影响
C.III与②直接相关,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D.IV与①直接相关,主要受距日远近影响
3.与晴天夜晚相比,阴天夜晚(     
A.②多B.③多C.④强D.⑤强

8 . 通勤是指从家中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为缓解通勤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北京市设置了多条潮汐车道(可变车道,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个或多个车辆行驶方向随不同时段变化的车道)。下图示意2020年北京市城区人口5km同心圆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北京市的就业人口数量(     
A.与居住人口数相当B.少于居住人口数C.距市中心越远越少D.呈明显增长趋势
2.根据交通流量,北京市潮汐车道较合理的设置是增加(     
①8:00前后出城方向的车道
②8:00前后入城方向的车道
③18:00前后出城方向的车道
④18:00前后入城方向的车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城中心0-10km范围内就业人口与居住人口比值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服务业高度发达B.劳动密集型工业集中
C.建筑物高大稠密D.平均通勤距离最近
2022-03-23更新 | 1419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_地貌。
(2)B图是_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___地区;近年由于人类_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动,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
(3)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该图地质构造是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黄淮海平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______
(5)简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6)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2022-01-0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第九十五中学益中学校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9月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湖北三峡地区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了4种形似树叶的远古生物化石。研究人员最终确定这些“树叶”是来自5.5亿年前的早期动物,它们生活在远古海洋底部,现已完全灭绝。下图为化石及其复原图。



(1)“树叶”化石属于 ①  (岩石类型),是在 ②  (内力/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推测湖北三峡地区自5.5亿年前以来地层总体趋势是在 ③  (抬升/下降)。
(2)有些化石会出现在有序弯曲的地层中,这种现象主要是由 ①  (垂直/水平)运动造成的,该运动通常形成 ②  (地质构造)。
(3)简述远古海洋底部的“树叶”最终呈现在人们眼前所经过的过程。
2020-11-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