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一带的安第斯山脉西坡历史上多小型梯田,梯田水源较为稳定,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支撑了昔日繁荣的聚落。随着气候变化及现代农业和交通的发展,该地梯田逐渐荒废。下图示意安第斯山脉梯田的位置。

(1)分析安第斯山脉梯田的主要水源。
(2)说明修筑梯田对当地土壤条件的改良作用。
(3)简述安第斯山脉梯田逐渐荒废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逐步恢复安第斯山脉梯田的农业生产?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虎跳峡位于金沙江上游、云南省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全长17千米,最窄处仅30多米。虎跳峡东南岸为玉龙雪山,西北岸为哈巴雪山。虎跳峡镇地处虎跳峡的出口,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繁荣的古镇,是茶马古道川滇藏线的“咽喉”要地。

材料二下图示意虎跳峡镇周边地形图。



(1)图示区域内山高谷深,从内外力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明虎跳峡镇古聚落在图示区域内位置上选址的优势条件。
(3)有专家建议,投资重建虎跳峡镇茶马古道,恢复古道沿线商贸业交流。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刺梨是云贵高原及攀西高原特有的野生植物,习性喜温、喜光、喜湿,较耐寒,土壤以酸性或微酸性为宜。其根系发达,多生长于海拔较高的向阳山坡。刺梨是一种很好的观赏花卉,果实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加工保健食品。刺梨种植成本低,生长周期短,从插苗到收获只需两年时间。茶香村是贵州省龙里县的一个小村落,土地石漠化严重,几乎无法种植经济作物。近几年,茶香村依托刺梨种植,实现了42个贫困户全部脱贫。下图为刺梨景观图。



(1)分析茶香村刺梨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2)结合材料,列举依托茶香村刺梨可以发展的产业。
(3)贵州刺梨目前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请为贵州刺梨在对外销售和产品推介方面提出建议。
(4)有人认为可以在茶香村进行大面积的刺梨种植。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受长江和海洋共同影响,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崇明岛东部受入海泥沙量等因素影响,沉积物颗粒粒径大小存在明显变化。左图为崇明岛东部不同年份围垦大堤位置图,右图为1950-2011年长江入海含沙量的变化。



(1)简述围垦大堤的空间变化特征。
(2)崇明岛东部沉积物颗粒平均粒径由西向东逐渐变小。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有人认为,崇明岛面积增长会变慢,甚至缩小。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2-03-23更新 | 44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四川省德阳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省太仓市自古为鱼米之乡,明清时期曾是南粮北运的重要基地,素有“皇家粮仓”之名。近年来太仓第二、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农民将自己的土地租赁给工厂,剩余的耕地也出现撂荒现象。位于太仓市城区附近的东林村由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来,原有工业用地、居民区和耕地较为分散。从2010年起,东林村大力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土地综合整治,将土地经营权集中到村集体,成立劳务合作社,规划建设居住区和工业区,并对原有建设用地进行土地复垦,做到了“更少的人种更多的地”。当地还探索出了将水稻秸秆制作成饲料、用生态饲料喂养特色湖羊、羊粪加工成有机肥的生态循环农业,并获“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证书。下图示意太仓地理位置。

(1)说明明清时期太仓成为“皇家粮仓”的原因。
(2)说明2010年前太仓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3)分析东林村种养复合模式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的意义。
(4)有人认为像东林村这样地处发达地区的农村应该积极推进城镇化。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表明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
2023-08-31更新 | 147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参喜冷凉,不耐旱,忌强光照射,怕水涝,对土壤肥力消耗大,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材。野山参生长周期长达70~150年,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长白山地区,随着森林的破坏,东北野山参几乎绝迹。东北地区人工种参约有400多年的历史,5~6年可收获一次。在人参加工过程中可以获得很多副产品,如人参油,人参露,人参膏,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材料二   下图示意东北野人参分布图。

(1)分析东北野生人参分布区域适宜人参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东北地区野山参几乎绝迹的原因。
(3)有人建议人参产区的农民扩大人参种植规模,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王金庄村位于河北邯郸涉县。元代初期,迁居此地的人们就地取材,用石头垒起房屋和梯田。后来人口增加,梯田不断增多,最多时有8万余块、1.2万亩,占村落总面积的70%以上,最小梯田不足1平方米。2014年,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被评选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地夏季多暴雨,梯田易损毁,每年需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进行修缮。近二十多年,王金庄村出现了石房大多空闲、梯田大面积撂荒的现象,且撂荒情况远超石家庄周边。下图示意王金庄村的地理位置。



(1)根据梯田的数量和面积,推测王金庄村的地形特点。
(2)与东南丘陵地区的梯田相比,王金庄村梯田的土地生产力较低,分析限制该村梯田农业生产条件的自然条件。
(3)分析王金庄村的耕地撂荒的原因。
(4)王金庄村的梯田作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农耕地,有人提出对其撂荒的梯田进行复垦,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1-07-06更新 | 35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来看,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是城镇化速度比较快的一个时期。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3.9%,还处在较快发展期间。下图示意2001~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国内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年份城镇化率(%)国内生产总总值(亿元)三大产业产值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001年37.7110863.114.044.841.2
2005年43.0187318.911.647.141.3
2010年49.9412119.39.346.544.2
2015年57.3688858.28.440.850.8
2020年63.91013567.07.737.854.5
(1)从人口和产业两方面说出我国2001年至2020年城镇化的表现。
(2)说明我国城镇化发展对乡村发展的有利影响。
(3)有专家认为,我国应该适当控制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试题。

东居延海湿地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地区,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呈“浅碟状”。因黑河下泄量减少,东居延海于1992年彻底消亡;2001年,国务院进行黑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并于当年首次输水进入东居延海。每年9-11月为生态输水期。经连年调水,东居延海年平均水域面积大致稳定在40km2左右。湖中挺水植物繁茂,其茎、叶挺出水面,有的挺水植物生长于潮湿的岸边。图a示意黑河流域,图b示意入湖水量与水面蒸发关系,图c示意2004-2015年湿地面积年内变化。



(1)据图b说明2005年前、后东居延海入湖水量和水面蒸发量数量的对比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2)据图c说明东居延海冬、夏季水位特征及其原因。
(3)东居延海生态恢复后,挺水植物在夏季分布面积最大,试分析原因。
(4)你是否赞同进一步增加入湖水量,扩大东居延海面积。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2-05-22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地理课题组围绕“喀斯特地貌”进行主题探究。

探究1:喀斯特地貌的景观差异

同学们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图a为河北西北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b为广西中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与图a相比,描述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探究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机制

同学们在我国两个石灰岩分布区采样,获取下表数据,并且依据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坐标图(下图c)。


地区广西中部河北西北部
降水时间分布相对均匀集中
年降水量(mm)1500-2000400—600
年平均气温(℃)20—226—8
年溶蚀率(mm/年)0.12—0.30.02—0.3
(2)图a与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更高的是____,依据图c和表资料,说明其发育程度高的原因____

探究3: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