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28 道试题

1 . 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不含港澳台)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中国式现代化将长期同时面临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下图是1949~2023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变化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49~1957年,新中国的人口数量迎来了第一次增长高峰,最主要的原因是(     
A.死亡率的下降B.出生率的上升C.国际人口迁入D.国家鼓励生育
2.我国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产生的共同根源是(     
A.死亡水平上升B.生育水平下降C.国内人口外迁D.预期寿命延长
3.针对我国将长期同时面临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高生育支持水平②保障有效劳动投入水平,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③出台鼓励国际移民政策,吸引国际人口迁入④落实国家相关人口战略,释放老年人力资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技能劳动者是指通过技术等级考试,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相应等级的执业资格证书后,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影响技能劳动者与普通劳动者迁移的区位因素中既有相同因素,也有差异因素。近年来,我国不同城市技能劳动者迁入率差异呈扩大趋势,东部地区迁入较多,西部地区迁入较少。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技能劳动者与普通劳动者迁移的差异因素是(     
A.工资收入B.城市舒适度C.城市位置D.交通便利度
2.近年来,我国不同城市技能劳动者迁入率差异扩大会(     
A.增加特大城市数量B.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等级
C.增加流动人口规模D.扩大区域创新能力差异
3.各城市为了吸引技能劳动者迁入,应该(     
A.扩大城市用地面积B.提高城市平均工资
C.提高城市生活品质D.增加城市交通类型
2024-04-13更新 | 307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1226日,新疆G575线巴里坤至哈密公路控制性工程东天山隧道正式通车。隧道贯通后,G575线取代原盘山公路成为新疆东部互联互通最为便捷的运输通道。该遂道全长11.7公里,穿越东天山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采用独头掘进施工,最大埋深1200多米,穿过10处断层,隧址区海拔高度2000米以上,年最低气温﹣32℃,基岩终年得到天山积雪融水补给。该隧道施工过程做到了低粉尘、低污水排放,实现了隧道洞渣资源化利用。如图为东天山隧道所在标段示意图和隧道口附近景观。

(1)判断图中隧道口朝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简述东天山隧道施工中遇到的主要难题。
(3)列举东天山隧道减排增效的具体施工措施。
(4)隧道贯通后,原东天山盘山公路夏季仍有车辆通行,分析其原因。
2024-04-12更新 | 32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检测(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4 . 黄河三角洲由泥沙堆积而成,其成土过程也是地势不断抬高和土壤不断脱盐的过程。黄河三角洲湿地在演化过程中分别形成了耐盐耐涝的碱蓬种群,耐盐耐旱的柽柳种群及较为稳定的芦苇种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三角洲湿地自陆向海的优势种群依次为(     
A.柽柳种群——芦苇种群——碱蓬种群
B.柽柳种群——碱蓬种群——芦苇种群
C.碱蓬种群——柽柳种群——芦苇种群
D.芦苇种群——柽柳种群——碱蓬种群
2.黄河三角洲优势植被种群水平宽度远大于一般的河口湿地,主要原因是(     
A.径流季节变化大B.河口改道频繁C.河流含沙量大D.潮汐作用强
3.随着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推进,推测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演替方向为(     
A.种群空间分布趋于稳定B.碱蓬种群向内陆方向扩展
C.芦苇种群有所扩大D.各种群向海洋方向扩展
2024-04-12更新 | 1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检测(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5 . 近年来,随着三亿人上冰雪战略的提出,中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国滑雪场的数量不断增长,并逐渐成为冰雪产业发展的龙头加速器。如图为2019年我国省级行政区滑雪场数量累计百分比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全国滑雪场在省域的分布特点是(     
A.分布较为均匀B.南方多于北方C.上海数量最多D.青藏地区较少
2.近几年华北地区新建滑雪场数量不断上升,主要原因是(     
A.受全球变暖影响,降雪增多B.政策引导驱动,市场需求扩大
C.地形地貌好,利于雪道建设D.群众滑雪基础好,消费水平较高
3.全国滑雪场大多分布在离城市较近的区域,但南方地区多布局在较偏远的地区,其原因可能是(     
①降低建设成本,有效提升滑雪场的环境容量和体验质量
②本地的客源市场较小,以远途游客为主
③大城市多集中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
④当地经济发达,交通通达度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4-12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检测(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6 . 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的H农场,地势低洼。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从沿海省份引进种苗,养殖南美对虾、海鲈鱼、石斑鱼等海产品,探索出一条海鲜陆养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难点。如图为H农场海鲜养殖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H农场发展“海鲜陆养”产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盐碱水丰富B.水域面积大C.光照充足D.地价低廉
2.推测目前新疆海鲜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于(     
A.知名度低B.技术落后C.运输成本高D.规模过小
2024-04-12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检测(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带属于亚寒带藻类,一般生长在海岸低潮线下2~3m深度的岩石上。海带生长海区要求水流通畅,水温适宜,光照和营养盐充足。大钦岛位于渤海海峡中段,属于火山岛,周围海域海流通畅,水质清澈,无污染。20世纪50年代大钦岛引入海带养殖,距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每年10月初,当地养殖户将海带苗定距夹入苗绳,开始播种;5——8月,收割和晾晒海带,海带大多在鹅卵石上晾晒。大钦岛所产的海带体长、色泽好,营养丰富,常年出口日本、韩国。2021年,当地海带养殖面积约1.3万亩(1亩≈666.67m²),年收割鲜海带量达18.2万吨,是名副其实的“海带岛”。下图示意大钦岛地理位置。

(1)指出大钦岛养殖海带的优势自然条件。
(2)简述大钦岛海带大多在鹅卵石上晾晒的好处。
(3)分析10月初当地养殖户播种海带时,将海带苗定距夹入苗绳的原因。
(4)说明大钦岛海带常年出口日本和韩国的原因。

8 . 鲁运河段是大运河流经山东境内,北起临清,南到枣庄台儿庄的部分,总长374.7km。鲁运河北段与黄河水系交错,是水利工程最集中的河段。依托鲁运河漕运、商运发展,沿线古镇融合南北聚落空间特征和建筑表现形式,保存有较大规模的商业性集镇。台儿庄古镇位于大运河鲁运河段的最南端,为鲁南重镇,发展于元,繁庶于明清,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完成下面小题。

1.台儿庄古镇甲于一邑,主要得益于(     
①运河沿线充足的土地②优越的地理位置③漕运和商运的发展④建筑规模的扩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鲁运河北段水利工程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北段沿线农业发达,需引水灌溉农田B.北段河床落差巨大,需修闸逐级提水
C.沿线地区地势低平,河水排泄不畅通D.与黄河水系交错,受黄河水患威胁大
3.鲁运河漕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运河功能定位的转变B.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C.沿线传统手工业的衰落D.沿线城镇人口大量流失
9 . 地坑院也叫地窖,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个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呈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据此完成下题。

地坑院反映当地(     
A.土层深厚B.冬暖夏凉C.降水稀少D.木材短缺
10 .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下图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黄石市在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通过对矿山复垦种植,完善周边基础设施,打造以天坑为特色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下左图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产业结构统计图,下右图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

材料三黄石市经信局2023220日印发《黄石市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加快融入武汉都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黄石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端化引领、智能化赋能、绿色化转型为主攻方向,聚焦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聚力主攻方向和细分领域,以突破性思维、超常规举措,坚定不移推动工业提质倍增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结合资料,简述2017年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
(2)说明目前黄石市发展第二产业的有利条件。
(3)结合材料三,请为黄石市未来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