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939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受多要素影响。下图为“2017年我国两个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总体来看,成都的经济辐射力较西安强,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成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B.成都交通网络更完善
C.成都与重庆形成协同效应D.成都的科技水平更高
2.关于增强西安经济辐射力的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A.提升西安城市行政等级,扩大其服务范围
B.提高西安经济总量,增强西安经济影响力
C.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引进重量级企业入驻
D.加快西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昨日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以北,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海拔约1100-1500米,大部分为山前冲积扇平原。河西走廊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区,有色金属工业发达。近年来风能、太阳能开发力度日益加大,现已建成多个风力发电场,因此被称为“风电走廊”。下图为河西走廊区域示意图。

(1)分析河西走廊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
(2)指出河西走廊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的意义。
昨日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3 .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下图中甲图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变化趋势,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2000-2018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A.碳排放量呈中游>上游>下游空间分异
B.上游碳排放占比呈上升趋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C.中游碳排放占比呈下降趋势,对能源依赖性较弱
D.下游碳排放占比呈先升后降趋势,经济发展质量提高
2.黄河中游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产业结构B.经济发展水平C.地区人口总量D.工业技术水平

4 . 下图为欧洲和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及两典型地区气候特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美洲相比,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A.纬度延伸得更高B.东西宽度较小C.气温年较差较小D.降水季节差异大
2.欧洲与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大气环流②海陆分布③地形④洋流性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昨日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泥炭是一种富含水分、有机质和腐殖质的松软物质,是由植物残体在积水、低氧环境下长时间缓慢分解形成的。瓦休甘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泥炭地沼泽,平均厚度达45米。

材料二:大约在一万多年前,瓦休甘沼泽就已形成。该地自第四纪开始一直持续稳定沉降。

(1)分析瓦休甘沼泽泥炭层深厚的原因。

材料三:研究表明,瓦休甘沼泽中的泥炭是良好的信息载体,它所储存的植物孢粉(孢子和花粉)种类相对丰富、完整,可以提供过去上万年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使泥炭地成为一本无字的地球历史书

(2)依据资料,说明泥炭地成为“一本无字的地球历史书”的理由。

材料四:霍尔果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大的综合性口岸,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

(3)读图,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霍尔果斯被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的原因。

材料五:20世纪90年代,霍尔果斯市居民自由开展以日用杂货为主的口岸贸易。2012年,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正式运营,提供贸易洽谈、商品展示销售及金融等服务。2020年,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发展仓储物流、外向型加工和进出口贸易产业,并与合作中心中方区形成前店后仓”“前店后厂的联动发展模式。

(4)简述联动发展模式对霍尔果斯口岸贸易的积极影响。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6 . 读图文材料,完成要求。

500万年前,阿伊拉日居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象泉河流域,曾经是一片灌满了微咸水的古湖。随着古湖两侧山脉的加速隆起和一系列的地质作用,象泉河流域的札达盆地(位置见左图)形成了独特的地貌一土林。即土质的丛林。右图为札达土林自然保护区景观图。

(1)推测500万年以来土林形成的地质过程。
(2)小华结合当地条件认为札达土林会留存较长时间,试为小华的观点提供论据。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近年来,中国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规模过度扩张,导致地价上涨较快,对居民购房、企业选址等带来重要影响,地价过高已成为大城市病的典型表现之一。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是近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产物,城市地租曲线会随城市次中心的出现而发生变化。下图示意多中心和单中心城市地价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单中心相比,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     
①有效降低城市平均地价     ②有效提升城市低段地价
③显著抑制城市中心地价     ④显著提高农业用地地价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方向最合理的是(     
A.城市中心集中增加公共设施B.城市中心着重增加楼层高度
C.次中心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D.各中心边缘严控占用其他用地
3.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     
①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城市空间均衡发展     ②减少“地王”现象,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③提高次中心工业地价,增强企业竞争力     ④促使城市设施水平和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日内更新 | 359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湖南省紫鹊界水稻梯田分布在海拔200400米的山坡上,这里独特的水循环系统(图)是紫鹊界水源稳定,旱涝保收的根源。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水循环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A.①蒸腾B.②水汽输送C.③地表径流D.④地下径流
2.森林和梯田是该地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森林增加了水分的蒸腾②森林增加了地表径流
③梯田减少了水分的下渗④梯田减缓了地表径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将水质级别划分为五类,每个级别的水从功能用途上区分较为明显。下图为我国辽东湾、渤海湾、菜州湾及周边地区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描述图中渤海水质等级的分布规律,并分析辽东湾水质污染严重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大气高出4℃~6℃,甚至达10℃。这会促使高原面出现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这种运动会对周边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季节青藏高原与周边大气温度差异会影响亚洲季风势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是因为(     
A.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
B.高原表面多冻土,热容量小,升温快
C.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热容量小,吸收地面辐射升温快
D.高原空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升温快
2.夏季青藏高原面出现的这种热力上升运动,使得其北部塔里木盆地的降水(     
A.增多B.减少C.不变D.季节分配均匀
3.青藏高原与周边大气温度差异会使得亚洲(     
A.夏季风势力增强,冬季风势力减弱B.夏季风势力减弱,冬季风势力增强
C.夏季风和冬季风势力均增强D.夏季风和冬季风势力均减弱
7日内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