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612 道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北部是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左右,地势向南和西南缓陷,河谷逐渐宽广;在南部、西南部边境,地势渐趋和缓,山势较矮、宽谷盆地较多,海拔在800~1000米左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云南是我国夜雨较多的地区。下图分别为云南省全年、夏季、冬季多年平均夜雨频次空间分布示意图。

(1)描述云南夏季和冬季夜雨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
(2)分析云南多夜雨的原因。
(3)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图中绘出云南某谷地出现夜雨时的等温面和等压面。要求:按图例绘制,等温面和等压面各绘一条示意即可。
2024-04-12更新 | 38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2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变化不仅与降水有关,还与植物蒸腾、消耗和土壤蒸发差异相关。辛店沟小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面积约1.44km2,地貌以梁、峁、坡为主,70%以上降雨量集中于6—9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某研究团队于2020年6—11月对该小流域灌木地、荒草地0-50cm深度土壤含水量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图1、图2为监测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和图示可知,该流域(     
A.草本对底土保持效果好B.9月植被迎来生长旺季
C.灌木对表土保持效果好D.草本植被耗水少于灌木
2.土壤体积含水量11月比8月高的主要原因是(     
A.降雨量少B.土壤水全部冻结C.蒸发、蒸腾量小D.地表径流量小
3.图2中50cm深度土壤体积含水量灌木少于草本的直接原因是(     
A.茎秆高B.根系深C.叶片大D.果实多
2024高三·安徽·专题练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冰厚度是湖泊在封冻期(开始冻结~完全消融)的重要物理参数,明晰其时空变化对于认识气候背景下的湖冰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该区域冬半年以偏西风为主,日均温低于0℃,湖泊东侧为浅水区,东西两侧冰厚差异明显。研究发现,每年3月中旬青海湖进入解冻期。近年来,该区域气候整体呈现暖湿化,引起湖泊面积、湖水浑浊度变化,从而影响湖冰封冻期的变化。下图示意青海湖2010年~2020年封冻期平均冰厚的空间差异及时间变化。


(1)指出青海湖东侧与西侧冰厚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3月份青海湖冰厚达到最大的原因。
(3)说明近年来青海湖湖冰封冻期的变化及原因。
2024-03-25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4 . 20181181400~100800东北地区北部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降水集中出现在8日夜间到9日白天。8日下午率先出现降水,降水强度不断增强,9日白天天气系统中心经过时降水强度达到最大,最大降水出现在牡丹江站,其逐时降水量、气温和气压演变如图所示。本次强降水过程多为雨雪混合态降水,因气温变化,降水相态不断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本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①冷锋过境②暖锋过境③锋面气旋过境④反气旋过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据图,推测9日降水相态转变过程(     
A.雪一雨夹雪B.雨夹雪——雪C.阵雨一雨夹雪D.阵雨一阵雨
3.本次天气变化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破坏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粮食作物因降温而减产,需健全灾害保险制度
B.部分河流出现凌汛现象,下游炸冰,疏通河道
C.城市可能发生局部内涝,需合理规划城市交通
D.居民外出活动受阻,需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位于主峰海拔1260 m的石耳山北面一支余峰的山坡上,始建于明代中叶,削坡为梯台,建筑分布区地形平均坡度约为25°,从下往上逐渐变陡,上下落差近百米,被称为“挂在悬崖上的古村”。勤劳智慧的篁岭百姓,将山脚水源充足、坡度较缓之处开垦成为层层梯田。下图示意篁岭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模式时空演变:a表示2009年村庄尚未开发之前;b表示2009—2014年,居民搬迁新村,古村落进行内部填充式旅游开发;c表示2014年之后,景区开发建设不断升级。

(1)说明篁岭村削坡为梯台的好处。
(2)说出旅游业的发展对篁岭村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
(3)有人认为:随着篁岭村人口规模的扩大,篁岭梯田面积也在沿山势逐渐向上拓展。请为该观点说明理由。
2024-03-15更新 | 31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细胞携带的一类大分子,沉积物DNA被广泛用于气候变化、农牧活动及人地关系演变等研究。表土DNA浓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相关性,且更易被黏土吸附;气候、植被、土地利用方式等影响着表土DNA浓度。地处青海湖盆地的布哈河流域,海拔高达3000m以上,各河段土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畜牧主要集中在中游,下游以农耕和畜牧交互利用的方式为主。下图示意2021年布哈河干流表土的颗粒组成及DNA浓度。

(1)概括布哈河干流表土颗粒分布及变化的主要特征。
(2)与上游相比,中游表土DNA浓度高,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其原因。
(3)指出下游农耕活动对表土DNA浓度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024-03-15更新 | 51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西北干旱沙漠矿区的煤炭储量丰富,拥有大量露天煤矿。内蒙古乌海市东部存在露天矿区(左图所示),露天采煤形成的巨大矿坑侵入河道,改变了局部小流域水系结构。随着露天煤矿开采规模和强度的不断增加,其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某研究团队提出“矿坑蓄洪”综合利用的地表水系恢复方案(右图所示),为西北干旱荒漠区的矿区修复治理以及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1)指出乌海市东部露天煤矿所处小流域的地势特征及判断依据。
(2)分析“矿坑蓄洪”方案的可行性。
(3)简析该地“矿坑蓄洪”综合利用方案实施的生态意义。
2024-03-14更新 | 1143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8 . 我国滨海盐碱地面积广,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是缓解我国耕地资源锐减,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台田——浅池”(挖土成池,筑土为台)是我国华北地区一种新型的滨海盐碱地综合改良模式,其创新性地将新型水资源——海冰水应用在滨海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中。下图为“台田—浅池”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受气候影响,华北滨海盐碱土春、夏、秋、冬四季水盐运动变化过程是(     
A.盐分稳定一淋盐一积盐一积盐B.积盐一淋盐一盐分稳定一积盐
C.淋盐一积盐一积盐一盐分稳定D.积盐一淋盐一积盐一盐分稳定
2.修筑台田,提高地表高度,可以相对(     
A.减少水分蒸发B.提高土壤肥力C.降低地下水位D.加速盐分下移
3.该地海冰覆盖台田并产生明显脱盐效果的季节应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4-03-14更新 | 1909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9 . 观测表明,森林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纬度差异,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昼夜不对称特征。下图为白天及夜间全球不同纬度森林及其开敞地的年地表温差(年地表温差=森林年地表温度-开敞地年地表温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及夜间对局地气候均有增温作用的森林主要为(     
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
2.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森林在白天对局地气候有降温作用,原因主要是森林覆盖区的(     
A.降水量大B.蒸发(腾)强C.反射率低D.大气逆辐射弱
2024-03-14更新 | 559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评估植被状况的有效参数之一,它与植被生产力呈正相关关系,可以较好地表征大尺度范围内植被生长状况。NDVI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气温、降水、地形、土壤、人类活动等。下图示意太行山东坡植被NDVI与海拔的关系,太行山NDVI值冬、夏季差异较大。



(1)分析太行山东坡海拔600m以下地区NDVI值较低的原因。
(2)分析太行山东坡海拔2200m以上地区NDVI值降低的原因。
(3)分析太行山NDVI值冬、夏季差异的原因。
2024-03-13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