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土壤在过水后会形成通往地表的毛细管。松土保墒是一个成语,保墒,在古代文献中也称为“务泽”,意思是“经营水分”。《齐民要术》特别强调:“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就是说,锄地是不论次数的,周而复始,没有草也要锄下去。农谚“锄头自有三寸泽”就是对松土保墒功能的生动总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锄地可防止土壤干旱的原理是(     
A.破坏土壤水分蒸发通道B.夯实土壤,堵塞水分蒸发通道
C.降低地下水水位D.提高土壤比热容,减少蒸发
2.松土保墒这一农业技术最早可能出现在(     
A.松花江流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
2023-08-03更新 | 68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5 土壤(专项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黑河一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地关系重要地理大发现之一。八十多年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材料二:下表为不同时期中国胡焕庸线两侧区域人口分布变化统计表。

年份东南部四北部
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
1953年94.80139.515.205.83
1982年94.23230.255.7710.82
1990年94.13259.005.8712.40
2000年93.89283.986.1114.18
2010年93.68303.926.3215.72

材料三:俄罗斯人口“西密东疏”欧洲密、亚洲疏”的集疏格局显著。类似于中国的“胡焕庸线”,俄罗斯也存在着人口分界线“圣彼得堡-图瓦线”(“圣图线”)。下图为俄罗斯人口地理集中度空间格局示意图。

(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容量大于西部地区,从自然资源与环境角度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B.水资源C.热量条件D.矿产资源
(2)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人均资源消费水平B.科学技术水平
C.自然资源与环境D.地区开放程度
(3)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塔里木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为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提高科技水平B.大规模建设新兴城市
C.扩大耕地面积D.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
(5)1953-2010年(     
A.东南部人口数量逐渐减少B.东南部的人口增长率比西北部更高
C.西北部人口密度逐渐降低D.东南部增加的人口数量多于西北部
(6)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至今末发生突破性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经济发展B.自然环境C.政策导向D.历史传承
(7)俄罗斯“圣图线”西南侧人口密度较________,城市数量较________,等级较__________
(8)分析俄罗斯“圣图线”西南侧人口、城市密集的原因。
(9)分析俄罗斯甲地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
2023-04-29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3 . 天气异常常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7月中旬,德国部分地区持续强降雨,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基础设施遭到极大破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

材料二:葡萄适合生长在南北纬38~53度的地区,喜光怕涝,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阿尔河流域是全球葡萄种植的最北区域之一,也是德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位于该流域的德尔瑙镇,人口约2千人,是此次洪水的重灾区。



(1)此次德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该国的____部,____河的支流沿岸。
(2)阿尔河沿岸的德尔瑙镇主要建于河流的(     
①凹岸②凸岸③河床④阶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图2所示的德尔瑙镇受灾照片,是图3中所标示的甲、乙、丙、丁中的____(选择:A.甲、B.乙、C.丙、D.丁)处拍摄的。据图可知,葡萄种植区位于____(选择:A.南、B.北)坡,____(选择:A.光热、B.水分)条件较好。葡萄种植区土壤以砂土为主,其特点是____(选择:A.蓄水能力强、B.通气性好),适宜葡萄生长。
(4)影响德尔瑙镇葡萄酒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B.土地C.市场D.劳动力
(5)除了洪涝灾害,强降雨在德尔瑙镇及周边区域还可能诱发(     
①咸潮②滑坡③风暴潮④泥石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图4是德国洪涝发生期间的等压线图。判断P点的风向(     
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


(7)德尔瑙镇葡萄种植区受持续降水和洪涝灾害影响较小,结合图2说明原因。
(8)如果将受灾区德尔瑙镇整体搬迁到A地区进行重建。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023-01-30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北京时间2022年2月4日19:30,第24届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融合了二十四节气的创意元素,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读图回答问题:

(1)第24届冬奥会举办期间,地球位于图1中四个时段中的____段(选填“a”、“b”、“c”或“d”),北京昼长越来越____(长/短)。
(2)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划分依据是(     
A.回归年B.恒星年C.太阳日D.恒星日
(3)北京冬奥会开幕时,下列城市会出现的现象是(     
A.温哥华华灯初上B.都灵市民午餐
C.长野迎来日落D.索契正值日出
(4)北京冬奥会开幕当日正值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____,与开幕当日北京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最为接近的是____

A.        B.

C.        D.

(5)根据图3判断,温哥华的气候类型是____,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该气候的成因____
(6)根据图3概述冬奥会举办城市的纬度分布规律,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冬奥会能在纬度相对较低的平昌和长野举办的原因。
2023-01-1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当地时间2022年3月11日凌晨2时30分,热带气旋“贡贝”登陆莫桑比克,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截至当地时间3月17日,热带气旋“贡贝”在莫桑比克已造成53人死亡。楠普拉、赞比西等地区大量房屋倒塌、基础设施被破坏。此次灾害估计有24000人流离失所,超过7700个家庭的房屋被部分或完全摧毁。

材料二:中国近年来积极投入莫桑比克的基础建设。我国与莫桑比克确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



(1)描述该国图2所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2)热带风暴“贡贝”登陆前,莫桑比克港和安戈谢港两处港口风暴潮强度的差异。
(3)解释热带风暴“贡贝”同时在沿海和内陆造成大量人囗受灾、流离失所的原因。
(4)简述中国企业参与莫桑比克灾后重建的有利条件。
2022-11-04更新 | 758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静安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2021年元旦前后上海连续经历了两次寒潮(天气状况如下表),两次都有显著降温,但晴雨状况差异较大,产生差异原因的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28日2~15℃多云转阴6日3~7℃多云
29日-5~16℃小雨转雨夹雪7日-5~-2℃多云
30日-6~2℃8日-6~-1℃
31日-8~1℃9日-4~4℃
A.28日前后冷空气携带大量水汽B.28日前后南方暖湿气流势力较弱
C.6日前后冷空气较为干燥D.6日前后南方暖湿气流势力较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观察到的月相照片,右侧为月昼,左侧为月夜,中间为昼夜分界线,此刻之后的几日内,该分界线将(     
A.向右侧移动B.向左侧移动C.不移动D.左右摇摆不定
2022-04-24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崇明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桌山是南非的平顶山,可俯瞰开普敦市,耸立于开普半岛北端。山顶平展似一个巨大的桌面。据学者实地考察发现,桌山上层为水平砂岩,山脚下发现海底生物的化石。

材料二:南非外国资本主要来自欧美,尤以欧洲为主。对南非累计投资额欧洲占近70%,美洲占近20%。在南非拥有资产的外国公司投资大多集中于采矿、制造、金融、石油加工和销售等部门。

(1)根据材料一,依据桌山脚下有海底生物的化石,推断桌山上层水平砂岩的形成过程。
(2)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分析桌山山顶冬季云雾缭绕但夏季又是拍摄和欣赏山顶云雾最佳季节的原因。
(3)写出开普敦主要的自然带以及主要的经济作物(经济作物至少两种)。
(4)分析南非成为外国资本重要投资地的原因。
9 . 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系着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交汇地带,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湖水主要依赖河流汇入和大气降水。几十年来,青海湖的水位、面积发生着变化,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对水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

材料二:青海湖是阻挡西部沙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和典型的生态系统脆弱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前,流域内一直以畜牧业生产为主;50年代到2005年间,流域内大量开垦草原4.49万km2,尤其在湖东和江西沟等地开办农场;到1986年实际耕地只有2.22万km2,50.6%开垦面积沙化。

青海湖区人口增长变化及比较   单位:人口规模/万人、平均增长(%)
年均青海湖区青海省平均全国平均
人口规模年均增长人口规模年均增长人口规模年均增长
19535.48167.6559434.67
196412.947.36214.562.2369794.341.46
198219.162.15389.573.22100817.52.02
199022.161.82445.691.68113368.31.47
200021.92*-0.11518.161.51265831.1
1950-20002.552.171.54

资料来源:根据青海省历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因经济建设、或某个工程、地区环境恶化等原因人口迁出。

(1)分析青海湖流域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2)归纳青海湖1974年以来面积年际变化的总体特点,并从水循环角度分析2005年后来青海湖面积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3)青海湖环湖地区出现沙漠化现象,2005年以前沙漠化不断扩大。根据材料分析土地沙漠化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青海湖水量增大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1-05-03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10 . 2013 年初,欧洲西部地区遭遇极寒天气,极地冷空气沿大西洋东岸侵袭欧洲西部地区。读欧洲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



(1)比较左图中①处和②处气温高低,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2)简述欧洲地形对极地冷空气南下的影响,以及极寒天气给欧洲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主要影响。
(3)从右图图中可以看出北部固态降水率高于南部,原因是北部纬度较南部高。试比较半岛中部与东西两侧、半岛西部沿海与东部沿海的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2019-11-19更新 | 5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