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区域一体化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根据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地理区位差异进行分工配置。

材料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人口迁移量大。左图为“2010年~2020年长三角城市人口增量统计图”。右表为“第七次人口普查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部分数据比较”。

地区0~14岁(%)15~60岁(%)60岁以上(%)城镇化率(%)
上海9.866.8223.3889.3
江苏15.2162.9521.8473.44
浙江13.4567.8618.7072.17
安徽19.2461.9618.7958.33
全国17.9563.3518.7063.89
(1)近十年来,人口增量超过100万的非省会城市有________,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
(2)长三角三省一市中上海市0~14岁人口比重____(较大/较小),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3)图示人口迁移对长三角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削弱上海对周边辐射能力B.促进周边城市的产业升级
C.提升中心城市制造业比重D.扩大各省区间的经济差距
(4)虹吸效应是中心城市从周边地区集聚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而扩散效应反之。下图为“城市群中心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时间演变示意图”。上海作为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的关系所处的时间阶段是(     

A.IB.IIC.ⅢD.以上都不是
(5)相比北京,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更____(强/弱),原因主要是____
(6)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需强化区域联动。苏浙皖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分工合作、错位发展,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和效率。在下图连线苏浙皖三地的区域优势和发展途径。
区域优势区域定位和发展途径
江苏①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浙江②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⑤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安徽③数字经济领先、生态环境优美、民营经济发达等⑥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对外开放重要枢纽和绿色发展新标杆。
江苏--____--____   浙江--____--____   安徽--____--____
(7)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交通部为促进长三角水运一体化,提出要加快京杭大运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说明加快京杭大运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影响。
2 . 伦敦是世界上工业化和城镇化化最早的地区,是英国乃至世界经济中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1~2020年伦敦市与英国的人口数量变化情况示意图(以1961年为基数100)。


材料二:建筑高度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的体现。图为伦敦市75米以上高层建筑增长趋势统计。


材料三:“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发布,伦敦位列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第2名。

材料四:东伦敦科技城位于伦敦东区,历史上一直是贫民、移民的聚集区。二战后重建为服装、印刷为主的轻工业区。20世纪50年代开始,制造业衰落,伦敦东区又回到脏、乱、差状态。如今,东伦敦科技城是科技、数字和创意等企业集聚的中心。“硅环岛”是指伦敦技术创新中心,但从该地到中心城区的商业、文化和金融中心等地交通便捷。在政府投资和政策的扶持下,吸引了众多的创新型企业入驻。据统计,在“硅环岛”注册的企业达1.57万家,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技术企业集群区。2021全球科创城市排名中,伦敦仅次于硅谷排名第二,东伦敦科技城功不可没。

材料五:1952年12月5-8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大量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气在伦敦上空形成厚达百米的浓雾,总悬浮颗粒物与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剧增,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在烟雾持续的4天时间里有4000多人丧生,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死亡。烟雾事件导致当时英国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1)判断1961~1981年伦敦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A自然增长/B机械增长)
(2)判断1961~1981年英国城市化总体特点是(     
A.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B.城市化水平低,速度慢
C.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D.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
(3)城市功能分区中,一般来说建筑高度最大的是____区。
(4)描述1990年以来,伦敦市建筑高度的变化特征。
(5)金融中心指数的评价指标可能包括(     )(多选)
A.工业基础B.基础设施C.营商环境D.城镇化水平
(6)如今在东伦敦科技城大量科技、数字和创意企业集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获取规模效益,降低能源消耗B.创造新兴行业,增加就业方向
C.吸纳高端人才,促进信息交流D.加剧同质化竞争,降低创业者收益
(7)20世纪50年代,东伦敦地区的衰落可能带来的城市问题包括________
(8)根据材料四,分析东伦敦科技城形成的区位条件优势
(9)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源是(     
A.交通发达,大量汽车尾气排放B.化工厂泄漏出的有毒气体
C.核电站泄漏出的有毒气体D.工厂、家庭燃煤取暖排放的废气
(10)伦敦烟雾事件,按污染物形态分类属于____
(11)为防止类似伦敦烟雾事件等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提出至少3条你认为合理的建议
2023-01-28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已知当太阳光线与集热板处于垂直时,受热情况最佳。若太阳光照图中的C地为上海(31°N)某高中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完成下面小题。



1.12月21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26’B.35°34’C.54°26’D.66°34’
2.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3.根据下图,若小雪这一天为保证最佳受热状态,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夹角调整为θ,那么为保证受热最佳,当该夹角再次为θ时,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节气。
A.大寒B.大暑C.小满D.霜降
2023-01-16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上海市市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乌干达地处非洲东部,是中国在非洲重要的合作伙伴。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干达位于东非高原上,境内雨水充沛,河湖众多,东南部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国土面积仅24.2万平方公里,却拥有4400万人口。乌干达经济基础薄弱,农业是其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但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产量和生产效率较低。主要出口农产品包括咖啡、鱼和鱼制品、糖等。

材料二:乌干达东部布达卡地区(图中“A”处)农民以种植水稻为生,然而受稻米产量所限,农民收入微薄。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人员选择在该地进行杂交水稻的试验示范,种植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简述乌干达的地理位置。
(2)判断图1中乙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分析图2中A地区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优势区位条件。
(4)除推广杂交水稻品种及相关种植技术,列举我国企业可在乌干达投资开发的农业相关领域,并说明理由。
12-13高一下·江苏扬州·期末
名校

5 . 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是(     
A.甲B.乙C.丙D.丁
2.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最可能为(     
A.甲→乙→丁→丙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D.丁→甲→乙→丙
3.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容量B.国际移民C.国内迁移D.社会经济
2021-09-11更新 | 251次组卷 | 20卷引用: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区域的气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起到重要作用,是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材料一   渭干河流域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最大灌溉区,其南部主要为绿洲。2000年以后,该流域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外加国内粮食和棉花价格的持续攀升,造成该流域人工绿洲面积不断扩张。

材料二   人工绿洲景观包括渭干河流域内人工经营的一切土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园地、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居民与工矿用地、交通用地以及渠道等。



(1)概述渭干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2)描述1980-2001年间渭干河平原人工绿洲景观变化,并分析造成该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3)概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并分析渭干河流域盲目扩展人工绿洲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渭干河流域的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04-09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7 .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区域的气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起到重要作用,是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渭干河流域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最大灌溉区,其南部主要为绿洲。2000年以后,该流域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外加国内粮食和棉花价格的持续攀升,造成该流域人工绿洲面积不断扩张。

材料二:人工绿洲景观包括渭干河流域内人工经营的一切土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园地、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居民与工矿用地、交通用地以及渠道等。

表1980年~2001年渭干河平原绿洲景观变化及其转移矩阵(转移百分比)

2001
1980天然
绿洲
人工
绿洲
荒地荒漠水域1980年
(km2)
2001年
(km2)
天然绿洲55.231.89.92.20.9516.1426.3
人工绿洲1.567.320.110.40.71252.61614.2
荒地9.535.138.814.81.81389.31013.5
荒漠——4.318.577.2——878.4969.9
水域9.011.514.8——64.797.6110.1

(数据说明:以天然绿洲为例,31.8%转化为人工绿洲,9.9%转化为荒地,2.2%转化为荒漠,0.9%转化为水域)


(1)概述渭干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2)描述1980-2001年间渭干河平原人工绿洲景观变化,并分析造成该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3)概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并分析渭干河流域盲目扩展人工绿洲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渭干河流域的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04-09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0-2021学年高二4月等级考试模拟质量调研地理试题
8 . 2018年7月,中国与圭亚那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开启中圭关系发展新篇章。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圭亚那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西南部圭亚那高原属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境内矿产、森林资源丰富,农业盛产甘蔗、水稻、咖啡等,以出口蔗糖、木材、稻米等初级产品作为其主要的经济支柱。缺乏配套基础设施,每年到访游客十分稀少。近几年,能源领域成为圭亚那重点投资领域。政府计划到2025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全面替代传统能源,并实现电力出口。

材料二:中国某公司在圭亚那承建的斯凯尔顿糖厂,每日产生蔗渣约3000吨,为了有效利用产生的蔗渣及避免产生污染,该公司建了一个生物质电站,以蔗渣为原料进行发电。电站产生的电量,满足制糖厂的全部自用外,向区域电网每年输送一定的电量,替代了部分小柴油发电机组的高成本电。生物质电站中锅炉产生的废气通过净化后含有余热的气体输送至制糖车间作为热源进行循环使用。同时,制糖工艺产生的滤泥被榨干燃烧后作为肥料还田,既降低了“废渣”的产量,又为当地农田提供了肥料。



(1)简述圭亚那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的成因。
(2)圭亚那政府计划到2025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全面替代传统能源。推测该国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并说明理由。
(3)中国某公司在圭亚那投资建设现代化制糖厂,并以蔗渣为原料进行发电,评价该公司做法的意义。
(4)为促进圭亚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简述我国在与圭亚那经济合作方面可投资的领域,并说明理由。
9 .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我国与柬埔寨的合作更加深化。阅读柬埔寨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境内北部,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湖滨平原广阔平坦。洞里萨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最小面积仅有2700~3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

材料二: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约85%的国民以农业为生,但由于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贫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生产力低下,农业生产仍处于粗放式,大米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薄弱。


(1)判断洞里萨湖地区所属的自然带类型,并简述该自然带植被景观的特点。
(2)从气候和河水补给的角度,简述洞里萨湖水深与面积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
(3)洞里萨湖地区是柬埔寨重要农业区,分析洞里萨湖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区位优势。
(4)为进一步提高柬埔寨大米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简述我国在与柬埔寨农业合作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
2020-12-27更新 | 6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上海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
A.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C.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D.上海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2019-12-29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