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冰间湖”指在冬季,当外界环境达到结冰条件时,仍在较长时间或长期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白令海的冰间湖通常由风或海流的作用形成。冰间湖与冰情、海洋动力和热力过程及大气环流有着密切关系,在气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冰间湖形成区域及形成的时间对北极航道也有一定影响。图为“白令海区域冰间湖分布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令海区域冰间湖面积鼎盛期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当圣劳伦斯岛南岸出现大面积冰间湖时,白令海区域盛行(     
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
3.冰间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可信的是(     
A.海洋生物死亡率上升B.增强海-气相互作用
C.减缓海冰的消融速度D.航道开阔水域萎缩
2024-03-21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适应性练习地理试题

2 . 大理某气象台(25°42N100°11E,海拔1990.5m)西距点苍山约4km,东距洱海约2km,位于东南低西北高、依山傍水的坝区内。受湖陆风和山谷风的影响,该坝区内盛行风向呈现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下图分别为某日该地近地层风速(单位:m/s)日变化图和气温(单位:℃)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此地地方时6:40近地层2m处的气温是(     
A.12.3℃B.12.8℃C.15.3℃D.15.8℃
2.该地夜晚风速较小的原因是(     
A.地面摩擦作用,风力减弱B.湖陆风与山谷风相互抵消
C.地面降温快,出现逆温层D.大气吸热使保温作用增强
2024-03-17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深圳某中学地理爱好者组成研学团队,暑期围绕“我眼中的青藏高原”主题进行研学活动并记录了研学旅途中的所见所想。下图为我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研学团队途经图中甲地,在甲处看到的河流地貌是____(a或b)图景观,并描述该河流地貌特征____

(2)我国西南地区夏季盛行从印度洋来的西南风。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夏季流量大的原因。
(3)研学团队经实地考察并查阅资料得知,青藏高原多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等,土层薄,土壤贫瘠。从影响土壤的成土因素角度分析青藏高原土壤特征的成因。
2024-03-17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广州、深圳都市圈是我国距离最近的两大都市圈。该都市圈中的“穗莞惠”(广州、东莞、惠州)跨界地区是该都市圈圈域交织和邻近区域,跨界协同不足使“穗莞惠”跨界地区成为广州、深圳都市圈中的发展“洼地”,该“洼地”是广州、深圳都市圈难以进入“圈际耦合”发展阶段的关键“堵点”。图6为“广州、深圳都市圈空间演进阶段规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广州、深圳都市圈处于(     
A.分散发展阶段B.中心聚能阶段C.圈层扩散阶段D.圈际耦合阶段
2.关于都市圈“圈层扩散”阶段特点的错误表述是(     
A.中心功能区地价上涨B.生产性服务业向外围辐射区集中
C.辐射区基础设施完善D.传统型制造业外迁至紧密联系圈
3.“穗莞惠”从“洼地”向“高地”转变的合理做法包括(     
A.重塑产业壁垒B.壮大石化产业
C.建立新型的产业合作联盟D.构建模糊的利益分配机制

5 . 扎墨公路从我国西藏波密县扎木镇到墨脱县,全长117km,沿线最大高差近4000m,穿过8种不同气候区。公路沿线。随海拔上升,温度从年均20℃左右的流水带过渡到小于0℃的冰雪带。在公路南段,来自盂加拉湾的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上溯,形成一个多雨区,年降水量达2500mm以上。不同海拔高度自然环境和泥石流类型垂直地带性分异显著。图为“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成因类型的垂直地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VIII为(     
A.热带季雨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D.寒带苔原带
2.不同类型泥石流主要爆发期发生在(     
A.降雨型:春季B.冰面湖溃决型:夏季
C.冻融型:秋季D.融水型:冬季
3.图中,由I到VIII,泥石流发生频率表现为(     
A.高→低→高B.低→低→高C.高→高→低D.低→高→低

6 . 受某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某地某年3月7日~11日前后气象条件发生显著变化。图为该地3月7日02:00~11日23:00期间“地面温度、PM2.5浓度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A.北京B.广州C.台北D.海口
2.该地该时段最大风速出现在(     
A.3月7日20:00B.3月8日20:00
C.3月10日20:00D.3月11日20:00
3.该天气系统过境后,该地(     
A.近地面气压降低,天气转晴B.近地面气温降低,湿度下降
C.近地面风速变小,污染降低D.近地面能见度高,风速变小
2024-03-10更新 | 34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适应性练习地理试题

7 . 2023年11月9日和10日,一轮残月与金星近距离相伴。欧洲大部分地区可在当地时间9日上午,观测到残月从金星前经过的“月掩金星”天象。我国虽看不到“月掩金星”,但可在9日和10日的某时段欣赏到残月伴金星的美丽天象。图为波兰华沙(52°15'N,21°00'E) 某摄影师于当地时间9日上午10:56~10:58用望远镜快照追踪的残月逐渐遮掩金星的“时间序列合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拍摄此图时,摄影师的望远镜镜头指向(     
A.东北B.正东C.东南D.西南
2.该日,若天气允许,镇江人肉眼观测金星与月球“同框”最适宜选择在北京时间(     
A.5:00-7:00B.9:00-11:00C.14:00-16:00D.18:00-20:00
3.该日, 当月球完全“遮掩”金星时,地球、月球、金星位置呈(     
A.一假想“直角”,地球居中B.一假想“直角”,金星居中
C.一假想“直线”,月球居中D.一假想“直线”,地球居中
2024-03-10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适应性练习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等高线示意图,两地理兴趣小组923日在图示地区宿营,甲地的小组在400(地方时)看到日出,乙地的小组在500(地方时)看到日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甲、乙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海拔高度B.地球形状C.地球自转D.纬度不同
2.图中①一④四地中,此日地方时6点前能看到日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⑤地海拔高度可能为(     
A.80米B.250米C.390米D.620米
2024-03-02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循环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运动、转换的更新状态中,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周围有大小湖荡189个,进出口河道200余条,水源主要在南、西、北三面,出水口集中在东部,经黄浦江、吴淞江等河流泄入长江。下表为“2003年与2006年太湖水的蓄变量表”。

年份P
(mm)
E
(mm)
R流入
(亿m3
R
(亿m3
R流出
(亿m3
W
(亿m3
2003908.4941.8106.36-0.7897.345.61
20061008.5997.473.840.2673.078

注:P-降水量;E-蒸发量;R流入-环太湖入湖水量;R-湖面产水量;R-流出-环太湖出湖水量;W-环太湖企业取水量

材料二、太湖是太湖流域水资源滞蓄和调度的中枢,具有防洪、排涝、供水、航运、旅游及养殖等功能。下图为“太湖水位过程线(1991和1999年)图”。



(1)据上表推测,____(2003或2006)年太湖水面面积较大,请列算式计算并说明理由____
(2)据上图推测,1991和1999年,太湖流域两次洪峰均发生在____(填季节),简述太湖流域洪水超警戒水位高、历时长的原因____
(3)请从水循环角度提出太湖流域降低洪水水位的可行性措施。
2024-02-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入海河口在近海海洋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其自身的复杂性。河口低盐度区是重要的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区域,河口盐度的变化对生物生存、海水养殖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材料二、黄河是汇入渤海湾的主要径流,目前的入海口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黄河河口海域盐度变化受入海径流和海洋动力因素等影响,时空特征变化明显。丰水期黄河口附近余流流速较大,莱州湾余流流速较小,枯水期时黄河口和莱州湾海域的余流流速比较均匀。下图为“2020年黄河口丰水期、枯水期表层盐度空间分布图”。



(1)比较丰水期、枯水期表层盐度空间分布异同。
(2)简述黄河口与莱州湾丰水期盐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3)说明枯水期海水盐度分布对当地渔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