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3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简要列举陆源有机碳进入北冰洋的途径。
(2)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和汇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3)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4)从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浙江专用)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2 . 海水温度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皆存在显著差异,水温在垂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的水层叫做温跃层。下图为大西洋不同纬度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大西洋海水温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同一深度下高纬度海域垂直差异最大
B.不同纬度海域水平差异大致相同
C.不同纬度海域温跃层的深度大致相同
D.南温带海域水平差异大于北温带
2.水深3千米内,造成大西洋热带海域水温垂直变化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海底地形差异B.表层海水运动
C.太阳辐射差异D.海水蒸发差异
2024-06-15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县域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滑坡的滑动面通常距离地表6米以下。强降水是南方地区滑坡发生的重要诱因。在降雨初期,树木的冠层可以拦截一部分雨水。下图为模拟我国南方某省份典型林地在不同的单次降水量级下的冠层截留情况,在这七次模拟降水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均未达到饱和。截留率是指截留量占单次降水量级的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1.在降雨强度逐渐增大时(     
A.植被截留量增加,地下径流减少B.植被截留量减少,地下径流增加
C.植被截留率增加,地下径流减少D.植被截留率减少,地下径流增加
2.坡地退耕还林是南方地区水土保持的重要工程,若在坡度较大的耕地退耕还林,其余条件不变,则(     
①滑坡次数增加   ②滑坡次数减少   ③滑坡强度减少   ④滑坡强度增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6-1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浙江专用)

4 . 图为某地某时段内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A.堪培拉B.海口C.乌鲁木齐D.布宜诺斯艾利斯
2.在该地正午影长最短日至最长日之间(     
A.该地正午时,全球约一半地区是新日期B.天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约为66°34′
C.该地影长先逐渐变长再变短再变长D.南极秦岭科考站日出时太阳方位由东南转变为东北
2024-06-15更新 | 297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浙江专用)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它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宽度和长度位居世界峡谷之首。研究表明,未来图(a)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将出现缩小趋势。图(b)示意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的原因。
(2)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
(3)结合图(b)信息,推理图(a)中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过程。
2024-05-12更新 | 59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浙江专用)

6 . 2023年11月4日,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古堰位于高堤河宽阔地带的河道基岩上,古堰坝并不与河流垂直,而是斜向布置,堰坝底部设有一底孔,宽约1.5米,高约2米,底孔春闭秋开,独具特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底孔的主要功能是(     
A.汛期泄洪B.汛末排沙C.枯期灌溉D.鱼洄通道
2.与垂向布置相比,古堰坝设置成斜向布置的优势是(     
A.提高溢洪力,减小洪水冲击B.减少工程量,降低修建难度
C.增加蓄水量,利于灌溉农田D.提高美观度,增加观赏效果
2024-04-16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流域内广泛发育着地质历史时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和现代风沙沉积。沉积物颗粒以机械搬运和物理风化为主,其化学成分与附近地表堆积物联系密切。下图为学者研究提出的该地沉积地貌发育概念模型图。



(1)结合图a,从分选性角度分析坡面上冰碛物与洪(冲)积扇颗粒物的沉积特点。
(2)结合图b,指出沙丘的沙源和沙丘增长最快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结合材料推测坡面上黄土的形成过程。
2024-03-27更新 | 43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4~15题 地质作用-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

8 . 如图为低纬南太平洋M国局部某区示意图。图中为当地某时刻等压线分布。该气候状况在一年中对该M国的影响时间较长。M国风景秀丽,基础设施完善,东侧岛屿山脉更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人口较少,分布多集中在西侧的岛屿上。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适合徒步攀登及风景照拍摄B.乙处适合建立水产加工基地
C.丙处适合建立商业港口D.丁处船只航线速度比乙附近海域更慢
2.甲乙两地都处于锋线附近,下列对应关系全都正确的是(     
①甲处地面至高空气温变化趋势为升高-降低-升高
②甲处地面至高空气温变化趋势为降低-升高-降低
③丙处地面至高空气温变化趋势为升高-降低-升高
④丙处地面至高空气温变化趋势为降低-升高-降低
⑤乙地的降水量高于丁地
⑥乙地的降水量低于丁地
⑦甲地的植物种类比乙地更丰富
⑧乙地的植物种类比甲地更丰富
A.①③⑥⑦B.①④⑥⑦C.②③⑤⑦D.②④⑤⑧
2024-03-1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辛愉杯”第一届线上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9 . 202127日中午,印度北部北阿肯德邦查莫利地区一处冰川(约北纬30°,东经80°)发生断裂,断裂的冰川形成了混杂着碎冰、淤泥和石块等共同组成的山洪沿着恒河源头的道里根加河呼啸而下,冲毁了北阿肯德邦的五座桥梁、大坝、施工隧道和村庄等,该事故造成了巨大损失。完成下面小题。



1.诱发此次冰川断裂的因素可能是(     
①生态脆弱②冰川融化③山体升温④兴修水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山洪为流经地带带来大量土质,但该地(河源地带)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A.土壤矿物质含量B.土壤温度C.土壤有机质含量D.土壤盐分
3.国际灾害防治技术已极大提高,但此事故却为何造成巨大损失(     
A.当地人口密度较低B.该地基础设施较差
C.该事故发生较迅速D.国家人文意识淡薄
2024-03-14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辛愉杯”第一届线上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为2023年10月28日(农历九月十四)17:39(北京时间)在杭州余杭地区拍摄的月相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拍摄图示月相,应该朝向(     
A.朝东B.朝西C.朝南D.朝北
2.与前一天比,第二天同一时间拍摄的月相高度(     
A.更低B.更高C.不变D.无法判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