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51 道试题

1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年日照时数:M>N,年太阳辐射总量:M<N
B.年日照时数:M>N,年太阳辐射总量:M>N
C.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两者之间无关联
D.年日照时数越多,其年太阳辐射总量一定越丰富
2.影响M、N两地的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地势(海拔)B.气候、地势(海拔)
C.气候、纬度D.海陆位置、气候
3.若有一架飞机由M地沿着最短航线飞往N地,则正确的飞行方向是(     
A.先向东北,再向东南B.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C.一直向东飞行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昨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产生重要影响。沙尘强度、传输路径等又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图1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距平(相对于多年气压平均值的差值)图。图2示意2023年春季两次沙尘天气中部分城市日最高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图2-a)和高、低压中心位置(均为当日17时)的变化(图2-b)。

                  图1

                    图2
(1)根据海平面气压距平分布的主要特征,分析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的原因。
(2)说明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的影响。
(3)据图2-a,指出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和路径的特点,结合图2-b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昨日更新 | 777次组卷 | 6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安徽专用)

3 . 地层沉积物的组成及粒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古地理环境的变化。陕西榆林横山区地处沙漠—黄土过渡带(如图1)。图2为横山区某地沉积地层剖面示意。该剖面厚度为17.55m,地层沉积连续,层位清晰。研究发现,该剖面古风成沙层平均粒径较大,沙质黄土层次之,沙质古土壤层最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剖面古风成沙层沉积物的搬运动力主要是(       
A.高空西风气流B.东北信风C.东亚冬季风D.东亚夏季风
2.在a1到c1地层沉积期间,总体上该地区(       
A.气候由暖湿趋于冷干B.过渡带先向西北移动,再向东南移动
C.沙尘暴频次先减少后增加D.沙漠先向东南扩张,再向西北收缩
昨日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真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美洲的卡西基亚雷河(以下简称“卡河”)是奥里诺科河(以下简称“奥河”)上游的一条河,经内格罗河流入亚马孙河(如图)。奥河在分汊口附近堆积有大量沉积物。自分汊口向下游方向,相比较而言,奥河河道宽而浅,卡河河道窄而深,卡河河床纵剖面坡度明显大于奥河。目前该分汊口上游约四分之一的来水流入到卡河,专家预测卡河未来将成为主要河道。

(1)说明分汊口处堆积体的形成过程。
(2)分析卡河未来可能成为主要河道的原因。
(3)如果分汊口上游来水完全流入卡河,分析其对内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昨日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真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具有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喜暖湿,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绿化村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喀斯特地貌广布。近年来,绿化村采取了“土地流转+优先雇用+分红”的模式进行佛手种植,石缝里长出了“金果果”,“石缝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如图),昔日“石山”变“青山”进而变“金山”,走出了一条山区发展富民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

(1)分析该地佛手种植的限制性自然条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工程措施。
(2)分析“土地流转+优先雇用+分红”模式对该地佛手种植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为进一步促进“石山”变“青山”进而变“金山”,从产业关联的视角为该地佛手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7日内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真题

6 . 下图为寒武纪到古近纪生物多样性统计图和全球海平面升降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最大的一次物种灭绝发生在(     
A.二叠纪末B.三叠纪末C.志留纪初D.白垩纪末
2.图中(     
A.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
B.侏罗纪是哺乳动物的繁盛时期
C.古生代生物多样性并没有比中生代生物更高
D.物种灭绝与海平面波动变化成正比关系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天宫课堂是为了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的太空科普教育品牌。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北京时间2023年9月21日15时,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时(     
A.悉尼(34°S,151°E)旭日初升B.黄河站(79°N,12°E)正值极昼
C.伦敦(51°N,0°)烈日当空D.纽约(40°N,74°W)夜幕沉沉
2.此时,全球处于9月21日的理论范围最接近(     
A.二分之一B.四分之一C.四分之三D.全球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韩国济州岛种植柑橘历史悠久,岛上火山岩渗透性大,土壤贫瘠。16 世纪济州官府设置柑橘园,开始向朝鲜王朝进贡柑橘。20 世纪以来,济州岛从日本引进新品种,兴建水利工程,岛上柑橘园数量大幅度增加,布局也发生了改变。1997 年韩国开放农业市场,大量进口廉价水果。目前,济州岛依托朝鲜时期柑橘园景观改造柑橘园,设立博物馆,举办国际柑橘博览会,济州岛柑橘园成为世界知名旅游产品。图示意济州岛1530年和2019年柑橘园分布。

(1)与岛屿北部相比,分析南部种植柑橘的优势气候条件。
(2)与1530年相比,说明2019年柑橘园数量和分布格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3)阐述近现代济州岛发展柑橘产业采取的措施及其带来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风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适应性模拟地理试题

9 . “东数西算是我国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启动的又一个大工程。在西部地区发展能耗高、耗水多的数据中心,将东部产生的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图为我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把东部的部分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价格的差异B.国防安全的需要C.能源与环境考量D.数据保密的要求
2.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东数西算”能(     
减轻东部地区的算力需求 推动西部信息网络的建设 缓解东西部间交通运输压力 促进数据中心相关产业转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长三角枢纽适宜布局互联网数据业务有(     
A.视频通话B.离线分析C.存储备份D.后台加工
7日内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风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适应性模拟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简要列举陆源有机碳进入北冰洋的途径。
(2)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和汇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3)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4)从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