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带来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域多年冻土退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这些变化,使流域径流过程变化显著。1980~2019年,育空河年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16%。如图示意育空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

(1)说明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流域不同冻土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增加的途径。
(3)分析1980~2019年育空河径流量冬季增幅最大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738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99年,国务院对三峡水库移民安置规划进行了调整,即库区环境容量不足地区的移民需要外迁。在试点的基础上,三峡移民外迁采取的是“相对集中到县乡,分散安置到村组”的方式。分散安置难度较低、有助于社会融合与稳定;采取集中安置模式则主要是出于移民在安置地的生产生活便利等方面的考虑。

材料二:一项针对部分从重庆迁往安徽、江苏的三峡移民社会融合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调查于2020、2021间进行)。

表:两种安置模式移民社会融合状况对比

安置模式

经济融合

文化融合社会关系融合
工作来源居住环境经济状况语言适应文化习俗适应与当地人的关系
分散安置较少,以自己碰运气找为主,包括当地人介绍房屋质量较差,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移民内部讲重庆方言,后辈讲普通话或当地话初期不理解、贬低当地风俗,后逐渐按照当地风俗办事相对更亲
集中安置较多,包括自己找,以及老乡、当地人帮助介绍新建房屋、新建基础
设施
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平均水平移民内部讲重庆方言,与当地人讲重庆普通话不了解当地风俗,按照老家风俗办事相对较疏
(1)从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环境人口容量影响角度,分析库区外迁移民的必要性。
(2)与集中安置相比,分散安置的经济融合程度较低,社会文化融合程度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3)水库移民的经济社会融合是国家长治久安、和谐进步的内在要求。请为迁入地政府实现移民的经济社会融合提出可行性建议。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两假企业”是指落户于东北乡镇地区并以每年春种和秋忙时期为企业“两栖”型员工各放一个月假的经营模式运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两栖就业”是指东北地区农民利用农闲的时间就近务工,农忙时在家务农的一种亦工亦农的兼业性就业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乡镇地区发展“两假企业”的条件有(     
①农业生产“一年两熟”②劳动力资源丰富③粮食产量大④工业基础完善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2.“两栖就业”会造成东北地区种植业(     
A.播种面积减少B.产值快速提升C.结构趋于稳定D.机械化水平提升
3.符合“两假企业+两栖就业”模式实现东北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的是(     
A.承接产业转移,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
B.加强技术培训,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
C.引进高层次人才落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乡镇地区劳务输出
2024-06-15更新 | 38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地理试卷

4 . 某寺庙内地面上画有直径6m的圆形,圆内平分12个区间,区间分界线用12地支标注。中间立一根3m长的铜柱,用于观测日影变化(如图),撞响铜钟,提醒人们注意时间。经实地测试,某年3月22日北京时间6时,铜柱影子指向卯方;12时,铜柱影子指向午方,柱影与午方刻度线完全重合且长短一致。完成下面小题。

1.当天北京时间11时,铜柱影子指向(     
A.南偏东约15°B.西偏南约45°C.东偏北约45°D.北偏西约15°
2.该寺庙所在地位于(     
A.内蒙古境内B.浙江境内C.黑龙江境内D.四川境内

5 . 贺兰山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温带草原与荒漠草原的地理分界线。某地理研究小组选取了贺兰山不同海拔典型植被带作为研究区,沿海拔选取①1350m、②1800m、③2450m、④2600m、⑤2900m五个样地,并测得各样地土壤水分含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有可能有大量针叶林树种分布的样地为(     
A.①B.②C.③D.④
2.样地④土壤水分含量低于样地③和⑤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B.热量C.光照D.蒸发
3.山麓地带的样地①土壤可能出现(     
A.母质层暴露B.大孔隙减少
C.腐殖质积累D.固碳效应强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云海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并且云顶高度低于山顶高度的云层。庐山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北邻长江、南依鄱阳湖平原,主峰海拔为1474m,大多数山峰的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山体相对孤立,周边50km范围内大部分为平原和小丘陵。庐山一年四季皆有云海且夏季多冬季少。山前堆积型云海是来自东南的气流将鄱阳湖湖面形成的低云推向庐山东侧堆积而成的尺度较小且弱的云海(下图)。

   

(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角度分析庐山云海多发的原因。
(2)分析庐山云海夏季多冬季少的原因。
(3)描述庐山山前堆积云海的形成过程。
2024-05-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第一中学、榕江县第一中学高考黄金二卷三模地理试题

7 . 黑海(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海,因水色深暗而得名。科学研究表明,地质历史时期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有时是“黑海”,有时则是“黑湖”。2010年科学家在土耳其海峡与黑海边缘海之间的海底发现了流量巨大的水流及类似河道的深海平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质历史时期黑海有时是“黑海”有时是“黑湖”是因为(     
①黑海入海径流②地壳运动③全球气候变化④冰川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黑海海底的水流(     
A.总体由东北流向西南B.水体盐度比黑海大
C.使黑海营养物质减少D.水体密度比黑海小
3.深海平原的成因可能是(     
A.水流侵蚀B.水流沉积C.板块张裂D.断裂下陷
2024-05-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第一中学、榕江县第一中学高考黄金二卷三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8 . 海底麻坑是海底下地层中流体或气体沿着运移通道溢出海底,侵蚀海底沉积物形成的海底负地貌。下图示意海底麻坑发育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海底麻坑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势起伏C.构造运动D.海陆变迁
2.浊流可以(     
A.影响麻坑形态B.形成冲刷沟槽C.减少麻坑形成D.导致海丘增高
3.相较形成年代较老的麻坑,新生成的麻坑(     
A.直径较大B.沉积物厚C.坑深较浅D.坑壁更陡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的莱茵河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河流生态系统,从阿尔卑斯山到北海海口,沿途河道周围有众多湖泊和湿地,河里的水族种类繁多,最著名的是来自北海的鲑鱼。鲑鱼是溯河洄游性冷水鱼类.不同年龄的鲑鱼喜欢在不同深度活动,以浮游生物、昆虫幼虫、小鱼小虾为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复苏,工农业等产业快速发展,几十年间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鲑鱼数量大幅度减少。1987年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ICPR)提出了“鲑鱼2000计划”,即鲑鱼在2000年重返莱茵河上游作为本目标的实现标志。图左为莱茵河的综合治理工程示意图。图右为卵石区水流场示意图。

(1)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莱茵河鲑鱼数量减少的原因。
(2)据图文材料推测河床铺设卵石区对鲑鱼生存水环境的有利影响。
(3)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角度,分析莱茵河综合治理工程对鲑鱼回归的意义。
2024-04-19更新 | 572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新七省通用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10 . 道宁盆地是湖南省西南部永州市内的一座狭长山间盆地,位于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交界处,有近500个古村落分布于此。先辈们在道宁盆地建造住宅时,选择“靠山而处,择水而居”,民居呈现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特征。图1为道宁盆地位置图,图2为上甘棠村古宅天井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道宁盆地民居呈现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特征,主要是为了(     
A.适应当地气候B.方便居民蓄水C.方便粮食储存D.增加民居功能
2.古宅建设天井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古宅稳定性B.增强古宅美观度
C.减少建筑用材量D.调节院内小气候
3.道宁盆地古村落保存完整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发达,粮食供给丰富B.受水系阻隔,村落互不相通
C.受山地阻隔,与外部联系少D.人口稀少,建设用地充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