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上海昔日很多苏州河和黄埔江沿岸工业遗迹被改造,由生产区域改为生活区域,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浦江下游西北岸区内拥有14所高等院校。新中国成立后,滨江企业密集码头,厂房,仓库沿江而立,20世纪90年代,杨浦滨江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老厂纷纷关停。留下众多破旧厂房。2012年起,上海市推进城区改造,在修缮保护业工业遗存的同时,植入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把滨江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水公共空间。

材料二:上海市工业遗产分布图和上海部分工业遗产的现在功能及用途表。

表上海部分工业遗产的现在功能及用途表

名称建设时间所在区域现在功能及用途
永兴仓库
旧址
1935年虹口北外滩创意园
市南发电厂
旧址
1879年黄埔世博园区观光塔
黄埔码头仓库
旧址
1900年杨浦申江北外滩公司
上海第十钢铁厂
旧址
1956年长宁上海城市雕塑
艺术中心

(1)据图描述昔日工业遗产分布特征。
(2)分析上海昔日工业遗迹沿江沿河分布原因。
(3)分析改造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并分析原因。
(4)上海一江一河两岸规划建设,暴雨灾害也在城市规划中,分析暴雨灾害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2023-02-07更新 | 302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网络回忆版)

2 . 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流域内农业发达,上游较下游流量大,其流域面积虽然在整个松花江流域占比较大,但对松花江干流的泥沙贡献较小。


(1)尼尔基水利枢纽建于嫩江中游末端,建成后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提高嫩江部分河段通航能力B.导致嫩江中游水质恶化
C.解决嫩江下游的水危机D.缓解嫩江中游洪涝灾害
(2)从河流补给的角度,说明嫩江上游径流量比下游大的主要原因。
(3)分析嫩江对松花江干流泥沙贡献较小的自然原因。
2022-12-20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随着“雪龙”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顺利完成。这次南极考察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共同执行考察任务,两船于2021年11月先后出发,分别于2022年4月26日和20日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下图为两船去程路线图。



1.下列“雪龙2”号经过的海域中,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原因是____
A.上海沿海B.澳大利亚东北海域C.新西兰沿海D.中山站沿海
2.两船在前往中山站的航程中,分别遭遇①、②海域洋流,更容易遭遇海雾的是____号科考船,其海雾的成因是____
3.在①洋流所在海域画两条经过洋流的等温线,分别标注18℃和20℃,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2022-11-2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读上海城郊热力环流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中①~④处,②处(     
A.气压最高B.气温最高C.白天温度最高D.昼夜温差最大
2.郊区②与城区③间的风向为(     
A.西风B.东风C.西北风D.西南风
3.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下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B.
C.D.
5 . 当地时间2022年3月11日凌晨2时30分,热带气旋“贡贝”登陆莫桑比克,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截至当地时间3月17日,热带气旋“贡贝”在莫桑比克已造成53人死亡。楠普拉、赞比西等地区大量房屋倒塌、基础设施被破坏。此次灾害估计有24000人流离失所,超过7700个家庭的房屋被部分或完全摧毁。

材料二:中国近年来积极投入莫桑比克的基础建设。我国与莫桑比克确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



(1)描述该国图2所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2)热带风暴“贡贝”登陆前,莫桑比克港和安戈谢港两处港口风暴潮强度的差异。
(3)解释热带风暴“贡贝”同时在沿海和内陆造成大量人囗受灾、流离失所的原因。
(4)简述中国企业参与莫桑比克灾后重建的有利条件。
2022-11-04更新 | 758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静安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千岁兰,裸子植物,生长在非洲西部纳米比亚近海地区,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很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直而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

(1)推测千岁兰最早可能出现的地质年代,该地质年代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符合的数字序号)(不定项)。
①“爬行动物时代”             ②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             ③石油生成时期
④蕨类大发展时期             ⑤联合古陆形成                           ⑥重要成煤时期
⑦两栖类和爬行类已占主要地位
(2)下列四幅气候要素图中,最接近千岁兰自然生长地气候条件的是(     
A.B.
C.D.
(3)自然环境与植被特征密切相关。根据材料描述,分析千岁兰植株特征与该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大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受表层海水运动影响,纳米比亚西部海区水温偏低,空气中易凝结成一层很厚的长带状云雾,使得千岁兰叶片的蒸腾量不大,叶面还可吸收凝聚在叶片上的水分。

(4)从逆温、大气环流的角度解释该地沿岸多浓雾的原因:逆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气环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千岁兰引入我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推测其是否能够成活,说明原因。
2022-09-30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于2022年4月7日正式生效。中新将进一步扩大货物、服务、投资等领域市场开放。新西兰已经实现对中国全部产品进口零关税,中国已经对从新西兰进口的97%的产品零关税。新中自贸协定升级后,中国对从新西兰出口的林业产品逐步取消关税,“易腐货物快速通关”条款等为新西兰的鲜活产品出口中国提供便利,到2024年新西兰乳业对华出口将享受零关税

材料二: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以服装、电信设备、电子数据处理与办公设备、金属制品、化学成品等为主;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有肉类、鱼类、水果、乳制品、林产品、毛毯、食品、造纸、木材等。

材料三:下图为新西兰地理简图。

(1)乳制品、肉类及食用杂碎是新西兰出口中国的主要货物,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原因。
(2)新西兰拥有“绿色能源”,生产生活用电多来自清洁能源。推测其主要能源,并说明理由。
(3)中国一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的正式生效对新西兰的意义。
(4)概括中新两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种贸易特点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022-08-09更新 | 34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读青海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冻土广布,湿地广阔,草原占全省面积的60.5%,拥有中国最大的原始森林,是世界独特的生物资源基因库。

材料二:青海省境内太阳能资源、风能等能源丰富,是国家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和“绿电”输出基地。青海省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聚多家知名企业,是全国重要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基地。太阳能发电是青海脱贫的重要举措,也是治理(或遏制)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1)青海省蕴藏了独特且多样的生物资源,简析其形成原因。
(2)目前,青海是全国重要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基地,分析其区位优势。
(3)从气候、土壤、生物角度,分析太阳能发电有助于治理(或遏制)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4)简析青海省发展太阳能、风能对脱贫的积极作用。
2022-06-17更新 | 78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影响区域环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渭干河流域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最大的灌溉区。2000年以来,该流域人口大幅增加,国内粮食和棉花价格攀升,人工绿洲面积不断扩张。

材料2:人工绿洲指渭干河流域内人工经营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居住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以及渠道等。


表:1980——2001年渭干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百分比和面积

2001年百分比(%)面积(km2)
1980年百分比(%)天然绿洲人工绿洲荒地荒漠水域1980年2001年
天然绿洲55.231.89.92.20.9516.1426.3
人工绿洲1.567.320.110.40.71252.61614.2
荒地9.535.138.814.81.81389.31013.5
荒漠-4.318.577.2-878.4969.9
水域9.011.514.8-64.797.6110.1

说明:以天然绿洲为例,自1980年至2001年,55.2%保持不变,31.8%转化为人工绿洲,9.9%转化为荒地,2.2%转化为荒漠,0.9%转化为水域。


(1)从典型地理位置、主要气候特点、水文补给、自然植被类型四个方面说明渭干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指出1980—2001年渭干河流域转化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并说明转化的具体情况。
(3)1980—2001年渭干河流域人工绿洲面积增加。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说明人工绿洲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来源,并根据这种转化概括人工绿洲面积增加的原因。
(4)制定一条渭干河流域人工绿洲建设的基本原则,并说明理由。
2022-06-1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2021年6月10日,我国西部地区可见日偏食,2021年11月19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见月偏食。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食时月相为上弦月,日食时月相为下弦月
B.发生日食或月食时,日地月一定处同一直线
C.月食当日月球亮面朝西,日食当日月球亮面朝东
D.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当日可能发生月食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