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美洲的卡西基亚雷河(以下简称“卡河”)是奥里诺科河(以下简称“奥河”)上游的一条河,经内格罗河流入亚马孙河(如图)。奥河在分汊口附近堆积有大量沉积物。自分汊口向下游方向,相比较而言,奥河河道宽而浅,卡河河道窄而深,卡河河床纵剖面坡度明显大于奥河。目前该分汊口上游约四分之一的来水流入到卡河,专家预测卡河未来将成为主要河道。

(1)说明分汊口处堆积体的形成过程。
(2)分析卡河未来可能成为主要河道的原因。
(3)如果分汊口上游来水完全流入卡河,分析其对内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昨日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真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沿海某区域某时段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浓雾天气,给当地交通带来了较大影响。气象部门指出,此次浓雾为平流雾,是由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形成的。如图示意该区域0时(雾过程初期)近地面主要气象要素的分布。

(1)分析此次浓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
(2)夜间,该区域被厚厚的云层覆盖,低层的雾逐渐发展增强,形成了“上云下雾、云雾共存”的特征。说明在夜间,云对雾发展快慢的影响。
昨日更新 | 4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高考地理真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带来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域多年冻土退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这些变化,使流域径流过程变化显著。1980~2019年,育空河年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16%。如图示意育空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

(1)说明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流域不同冻土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增加的途径。
(3)分析1980~2019年育空河径流量冬季增幅最大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6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真题

4 . 新城生活空间是指新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和空间。如图示意2017年我国某大都市某新城生活空间现状和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调查显示,该新城的社区居民休息日与工作日的出行率、人均出行次数均相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新城的社区居民非工作活动大部分在新城外或社区附近,主要是因为新城(     
A.交通方式较为单一B.生活服务设施不足
C.生态环境质量较差D.居民消费能力较弱
2.为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该新城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A.扩大新城空间范围B.增加休闲娱乐场所
C.促进就业本地化D.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后,该新城的社区居民日常(     
A.平均出行距离增加B.工作出行次数减少
C.平均出行成本增加D.出行方式更加多元
7日内更新 | 5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高考地理真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防洪限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允许蓄水的上限水位。受防洪限制水位的约束,汛期降雨径流经水库调节后,仍有大量径流未得到充分利用,作为弃水排放。

(1)分别指出防洪限制水位的高低与汛期水库蓄水量大小、预留防洪库容大小的关系。

材料二   近年来,丹江口水库以《丹江口水利枢纽调度规程(试行)》为基础,主要从汛前水位消落、汛期水位控制、汛末蓄水三个方面进行优化调度的探索。2021年,基于精准的降水、洪水预报,丹江口水库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调度超额完成供水计划,并首次蓄水至设计蓄水位170 m。图1示意汉江流域概况。图2示意优化调度方式与规程调度方式的对比。

(2)以保证防洪安全为前提,优化调度过程中,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可在防洪限制水位的基础上适度上浮。说明丹江口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可适度上浮的主要保障条件。
(3)分析与规程调度方式相比,优化调度方式的供水优势。
7日内更新 | 3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高考地理真题

6 . 2019年9月17—18日西藏林芝地区出现了两次强降雨。研究表明,深入谷地的季风为该地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山谷风影响了降雨的时空变化,使降雨呈现明显的时段特征。如图示意两次强降雨时距地面10米处的风向与风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一次和第二次强降雨可能出现的时段分别为(       
A.17日00:00—01:00   18日12:00—13:00B.17日07:00—08:00   18日12:00—13:00
C.17日22:00—23:00   18日01:00—02:00D.17日13:00—14:00   18日00:00—01:00
2.两次强降雨时谷地风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挡B.东南风影响C.气温变化D.摩擦力作用
7日内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高考地理真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河流等类型。甲区域曾是里海的一部分,现为淡水湿地,有狭窄水道与里海相连。该湿地流域位于伊朗北部,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据预测,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将全部变为沼泽。如图示意该湿地位置及湿地流域的土地利用状况。

(1)简述甲区域演变为淡水湿地的过程。
(2)推测从现在到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类型结构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3)为减缓该湿地变成沼泽的速度,请提出可行的措施。
7日内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高考地理真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气温下降,湿度上升时,硫硝钠会吸水形成芒硝,使得裂隙中的容积增大;当气温上升,湿度下降时,芒硝会脱水产生反硝化。该过程涉及主要化学方程式为:Na2SO4+10H20Na2SO4·10H2O。 四川仁寿县牛角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岩石表层紫色砂岩以及雕刻石像(牛角寨大佛)的裂缝中均发现了硫酸钠。下左图示意仁寿牛角寨地质剖面图;右图示意2021年8月份每天等时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对比。

(1)说明甲、乙两区域的地质构造及地层年代特征,并据此判断甲、乙哪个区域的地表剥蚀作用更强。
(2)根据硝化与反硝化的条件,说明I、II、Ⅲ阶段硫酸钠的分别变化。
(3)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分析裂缝中硫酸钠对雕刻石像(牛角寨大佛)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8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产生重要影响。沙尘强度、传输路径等又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图1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距平(相对于多年气压平均值的差值)图。图2示意2023年春季两次沙尘天气中部分城市日最高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图2-a)和高、低压中心位置(均为当日17时)的变化(图2-b)。

                  图1

                    图2
(1)根据海平面气压距平分布的主要特征,分析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的原因。
(2)说明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的影响。
(3)据图2-a,指出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和路径的特点,结合图2-b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97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高考地理真题

10 . 地层沉积物的组成及粒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古地理环境的变化。陕西榆林横山区地处沙漠—黄土过渡带(如图1)。图2为横山区某地沉积地层剖面示意。该剖面厚度为17.55m,地层沉积连续,层位清晰。研究发现,该剖面古风成沙层平均粒径较大,沙质黄土层次之,沙质古土壤层最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剖面古风成沙层沉积物的搬运动力主要是(       
A.高空西风气流B.东北信风C.东亚冬季风D.东亚夏季风
2.在a1到c1地层沉积期间,总体上该地区(       
A.气候由暖湿趋于冷干B.过渡带先向西北移动,再向东南移动
C.沙尘暴频次先减少后增加D.沙漠先向东南扩张,再向西北收缩
7日内更新 | 2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