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为河网交错、局部有小湖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东晋、南朝之际,受长江荆江段兴筑堤坝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水分两股进入该地区,干扰该地区水系,在该地区迅速形成大湖景观。之后洞庭湖不断扩张,在宋代达历史最深。研究表明,宋代以来,长江含沙量持续增加;洞庭湖洪水特征逐渐由以“春溜满涨”为主转变为以“夏秋连涨”为主。至清代中叶,洪水期洞庭湖面积扩张至历史鼎盛。图1示意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水系,图2示意明末清初该地区水系。

       图1                                             图2
(1)据图1,用遗址分布说明与新石器时代相比,汉代该地区河网湖沼广布。
(2)说明荆江堤坝修筑致荆江河床相对堤外不断增高的原因。
(3)简述宋代以来洞庭湖洪水由“春溜满涨”为主逐渐转变为“夏秋连涨”为主的原因。
(4)解释宋代以后洞庭湖在面积扩张的同时深度变浅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4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全国甲卷文综地理真题

2 . 贵阳(26.5°N)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为探究正午日影长度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制作了简易的日晷(左图)。并将日晷晷面与地面夹角设置为3°并朝向南方进行观测、记录,绘制了二十四节气正午日影长度变化,如右图所示。测量过程中发现一年中最长的正午日影长度刚好与晷面半径相等。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甲节气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2.如果用该日晷在西安测量正午日影,并得到右图的日影变化结果,测量时应将(     
A.晷面与地面的夹角增大,晷针长度不变
B.晷面与地面的夹角减小,晷针长度不变
C.晷面与地面的夹角增大,晷针长度增长
D.晷面与地面的夹角减小,晷针长度增长
2024-05-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2023年某二分日(天气为晴天)新疆喀什地区某小区(39°N,76°E)的遥感照片。该小区西侧某道路(标白)与正北方向夹角约为3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该照片拍摄于北京时间(     
A.8:00左右B.10:00左右C.13:00左右D.15:00左右
2.由图可知(     
A.图示时刻为南侧主阳台阳光照射到室内光照强度最强时刻(整日阳光无遮挡)
B.图示时刻为南侧主阳台阳光照射到室内光照面积最小时刻(整日阳光无遮挡)
C.该日以后图中楼宇日影长度一定会变短
D.该日以后喀什平均日照时数可能会变长
2024-05-12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4 . 棕榈油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印度尼西亚是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材料一: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其棕榈果肉可榨棕榈油,主要用于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等。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0%,主产区在苏门答腊岛;棕榈油出口以原油为主,棕榈油精炼及成品加工产业还比较薄弱。自2020年起印度尼西亚只允许30%的棕榈原油出口。

材料二:苏门答腊岛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苏门答腊岛岛上居民抽干泥炭沼泽森林的水分,焚烧原始林地,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

(1)根据材料,说明印度尼西亚种植油棕榈树的优势自然条件。

1____、2____、3____4、____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对苏门答腊岛当地气候产生的影响。
(3)将原有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会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加。关于其成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土壤中有机质分解速度减慢B.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
C.湿地森林面积减少,固碳作用减弱D.原始林地焚烧,碳排放量增加

(4)影响棕榈油加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根据材料,推测印度尼西亚限制棕榈原油出口的原因____
(5)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2023年下半年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并将持续到春季。据图2预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导致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____(增多/减少),并运用海—气相互作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

(6)卡里马塔海峡洋流受风向影响,流向季节变化明显。7月,一批棕榈油通过货轮从雅加达出发,经过卡里马塔海峡,途经南海出口到中国。该轮船航行方向与海水运动的关系为____(A顺水B逆水)。此时,爪哇海海水水温偏高,海水盐度偏____(A低B高)。
(7)中国是全球棕榈油第二大进口国,进口量已占中国植物油消费比重的1/5以上,且高度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阐述中国保障植物油供给安全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2023-12-13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5 . 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反之称“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西风带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分裂为南北两支,形成北支脊和南支槽,在高原南北两侧形成冷暖平流差异。下图为“500hPa高度冬半年东北半球大尺度大气环流的演变及亚洲西风带槽脊位置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北半球西风带最强盛的季节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西风带受到青藏高原阻挡被迫分支后,暖平流主要分布在高原(     
A.东南和西南B.东北和西南C.东南和西北D.东北和西北
3.图中,东亚大槽附近主要盛行(     
A.槽前:西北风B.槽前:西南风C.槽后:东北风D.槽后:东南风

6 . 地埂也称田埂,意为田间的埂,用来分界和蓄水。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其一是等高地埂,指在坡面上每隔一定距离,沿着等高线开沟、筑埂,把坡面分割成若干等高带状的坡段;其二是比降地埂,与等高线存在一定的纵向梯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等高地埂相比,比降地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拦蓄地表径流B.利于补充地下水C.减少田地的渍涝D.减少水土流失
2.比降地埂可适用于(     
A.塔里木盆地B.印度南部深黑色黏土区C.祁连山坡地D.青藏高原冻土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均为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拉尼娜现象是因海面信风加速,促使东部和中部太平洋离岸气流出现,造成深层海水将低温冷水上翻,从而使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降低所致。读正常情况下的海气相互作用示意图以及厄尔尼诺发生时海气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相关任务。


(1)比照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海域东西岸大气环流状况,绘制拉尼娜发生时该区域的大气运动状态示意图;根据所绘示意图,说明赤道太平洋东岸和西岸地区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
(2)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讨论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河流等可能带来的影响。

8 . 云南省保山市某公司职员于2022年3月20日开车赶到公司办公楼(25°N,99°E)参加北京时间上午11点开始的会议。图为到达公司办公楼时的露天停车场空余车位和太阳光照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司职员到达办公楼时,离会议开始时间还有(     
A.2小时B.1小时C.36分钟D.46分钟
2.为使汽车在这一天中尽量少被阳光照射,该公司职员应该选择的停车位是(     
A.①车位B.②车位C.③车位D.④车位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7月16日,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向西安输水,该工程将汉江黄金峡水库的水通过泵站隧洞等设施向关中平原输送。该工程横跨多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施工过程中生态保护任务艰巨。图1为引汉济渭工程线路示意图,图2为引汉济渭主体工程示意图。


       
(1)分析汉江上游成为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地的自然条件。
(2)说明该工程输水线路设计的优点。
(3)施工过程中,该工程生态保护任务艰巨。试为施工单位提出可行性建议。

10 . 成熟的都市圈一般要经历5个空间扩展阶段(如下图所示),即由单一的空间组织结构向多极空间组织结构发展。当前,世界部分都市圈出现了"空心化"现象(人口、产业大量外流,导致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都市圈5个空间扩展阶段中(     
A.强核时期城市辐射功能最强B.渗透导致中心城市规模扩大
C.交通的发展加快布网的形成D.融合阶段各城市的产业趋同
2.都市圈“空心化”现象常出现在(     
A.渗透阶段B.布网阶段C.连接阶段D.融合阶段
3.我国都市圈发展过程中为防止中心城市出现“空心化”现象,可以(     
A.加快卫星城的建设B.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C.提高城市地价水平D.减少城市人口流动
2023-08-15更新 | 535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米、绥、横、靖”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