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分析能力是我们地理学科考查的重点,结合等压线分布图,分析气流运动情况,并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是我们解题中的关键环节。

材料一:山谷风是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下图示意某时段山谷近地面等压面分布。



(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用箭头绘出此图完整的气流运动方向。
(2)该时段反映的是____(白天或夜晚)的____(山风或谷风)。

材料二:读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



(3)图中滨海地区近地面的实际风向为____

材料三:经研究发现,在炎热的夏季午后,海风有时会加剧当地雷暴天气(强对流雷雨)的发生。下图为江苏近岸地带海陆风频率空间分布示意图。



(4)归纳江苏近岸地带海陆风频率的区域差异。
(5)从下垫面粗糙度的角度,分析江苏近岸地带海风强度大于陆风的原因。
(6)说明江苏近岸地带在炎热的夏季午后雷暴天气多发的原因。
2022-01-29更新 | 70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业能力调研地理试题

2 .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下图是扇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扇三角洲的特征是(     
A.可能在河流入湖口B.可多次堆积形成
C.沉积物大多为粉沙D.分布在湿润地区
2.图中的辫状河流(     
A.流量稳定B.河道较浅C.容易改道D.无结冰期
2022-01-01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3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事古难全。”月相的变化承载了古人丰富的情感。完成下列小题。

1.今天(12月10日)的月相是(     )(今年的中秋节是9月24日)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2.上个月19日上演了一场月食,食甚接近0.97,我国东部地区看到了带食月升这种壮观的天文奇观,请问下列诗句中哪句和这种月相一致(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B.杨柳岸,晓风残月。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美丽的星空承载了先民太多的想象,古人也给各个星星赋予了众多的故事和传说,好比夏季银河两岸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而到初冬的黄昏,可以看到猎户座从东边的天际缓缓升起,像一个高举猎弓的猎人。请问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星星,大多属于(     
A.银河系B.地月系C.河外星系D.其他行星系统
2021-12-12更新 | 7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是以北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昏线,CD、CE是日期分界线。内圆表示极圈,则:

1.此刻雅安(103°E,29°56′N)的地方时为(     
A.20时08分B.4时52分C.19时08分D.3时52分
2.此刻北京时间是(     
A.6月22日11时B.12月22日11时C.6月22日5时D.12月21日5时
21-22高一上·全国·期中

5 . 读“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2.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     
①太阳光照充足②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③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
④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⑤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①②④D.①②⑤
3.图中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     
A.增大田间温差B.抑制杂草生长
C.接受阳光直射D.保持田园水肥
2021-11-04更新 | 151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高频考题期中测试卷03(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真题

6 . 深空网是支持深空探测活动,放飞人类太空梦想的核心系统。深空站作为深空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建立天地联系通道,实现对航天器的跟踪测量和数据传输,其系统复杂,对站址环境条件要求苛刻,建设维护成本极高。我国已基本建成功能完备、性能先进、全球布局的深空网,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保驾护航。左图示意佳木斯深空站,右图示意全球主要深空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单个深空站无法实现对航天器的连续测控覆盖,主要是因为(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地球形状D.地球大小
2.为了实现全天24小时360°对航天器的连续跟踪,需要建立的深空站个数至少是(     
A.2B.3C.4D.5
3.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深空站的全球布局,右图中①~④可选为站址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20更新 | 3608次组卷 | 1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

7 . 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学生们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淮河道上部中间位置,匀速将饮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本次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实验过程中(     
A.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后堆积B.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先堆积
C.水流越快,丁处堆积的沙子越粗D.水流越少,丁处堆积的沙子越粗
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模拟河流的上游河段,常见v形峡谷地貌B.丙处最适宜发展聚落
C.模拟河流的中下游河段,以下蚀作用为主D.乙处适合修建河港
3.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具有长期效益的措施是(     
A.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B.种植草皮、造林护林
C.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工程D.在地表铺盖黏土,防止雨水渗入
8 . 春季的北京百花争艳、杨柳依依,但是漫天飞絮也给人们带来了烦恼。北京某中学地理小组同学展开了对飞絮的探究性学习。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问题一:飞絮从哪里来?

同学们查阅到了“杨柳絮家族成员介绍示意图”(左图),经过研究分析,对飞絮情况作了如下总结。

飞絮是杨絮和柳絮等飘飞的自然现象。一年中柳树飞絮一般发生在惊蛰到春分前后,杨絮比柳絮飘飞得晚一些。一天中飞絮最严重的时间段在10点到16点之间,这是因为该时段气温低,飞絮较多。阴雨天比晴天飞絮也会严重些。



(1)请你挑出总结中的两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1.原文:惊蛰到春分前后改正:谷雨到立夏前后


(2)同学们是从树种和____等角度对飞絮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探究问题二:北京不同地区飞絮的时间有差异吗?

同学们查阅了“北京市杨树飞絮时间分布图”(右图),并进行了实地考察。


(3)同学们列表分析了北京市杨树飞絮时间分布特点及成因,请你写出下表中①、②所代表的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杨树飞絮时间分布特点主要成因
①城区比郊区____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城市热岛效应)
郊区杨树飞絮时间自东南向西北推迟②地势东南比西北____
气温东南比西北____

杨柳飞絮影响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如导致易过敏人群皮肤过敏、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4)请你对园林部门有效治理飞絮或者对易过敏人群应对飞絮提出两条建议。
(5)在同学们探究的基础上,写出一个你感兴趣的关于飞絮的探究性问题。
2021-10-09更新 | 3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合格班)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森林关键在于营造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位于西城区菜市口的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是北京核心区首个城市森林公园。园中共种植79种木本植物、32种草本植物,其中乡土树种(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占80%以上。还有一些浆果类、蜜源类植物种植在“森林”深处,可以为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提供果实和巢穴;改善土壤,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条件,从而构建出一处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得以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公园内禁扫落叶,以落叶为肥,禁喷农药,并用碎石子铺路,使得雨水全部回灌利用,既滋养了土地,又给鸟兽提供了水源。下图是广阳谷森林公园局部景观图,图22是有机质分解与合成示意图。



(1)植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是适应其共同生活环境的结果。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特点有________
《北京城市森林建设指导书》中明确提出,城市森林在树种的选择上乡土树种应占80%。
(2)以下四种树木适合在广阳谷种植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

(3)请你说出提出“城市森林在树种的选择上乡土树种应占80%”这一要求的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4)参考下图,关于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的修建和管理,对当地土壤形成和发育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禁扫落叶,利于营养元素富集在土壤表层
B.碎石子铺路,可增加成土母质
C.禁喷农药,利于微生物生存,合成腐殖质
D.雨水回灌,可增强土壤肥力
2021-10-09更新 | 71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某同学调查了自己所居住区域的发展历史,并绘制了示意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     
A.始终存在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工业用地
B.I时期农业生产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
C.II时期建设纺织厂促进了当地人口和经济增长
D.III时期商务办公用地出现是城镇化起步的标志
2.从II时期到III时期的发展(     
A.第二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B.变化主要受文化因素影响
C.是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2021-10-09更新 | 1537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